空气抽排消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1741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气消杀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空气抽排消杀结构,包括空气流道以及消杀元件;空气流道具有进风口及出风口;空气流道具有两个横向相向侧壁,横向相对侧壁上设有多个挡风板,两个横向相对侧壁上的挡风板之间呈前后错位布置,将空气流道的中部隔阻形成导向空气流道的弯曲流道;空气流道的后部中形成后过滤段,后过滤段中设有上下摆动的封闭部;当空气沿着弯曲流道呈弯曲状流动,由消杀元件对空气进行消杀;当弯曲流道中的空气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后,封闭部朝上摆动,空气由出风口排出,当弯曲流道中的空气的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封闭部将弯曲流道与后过滤段隔断;延长空气在弯曲流道中的滞留时间,消杀元件可以对空气进行更为充足的消杀。为充足的消杀。为充足的消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抽排消杀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空气消杀的
,具体而言,涉及空气抽排消杀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进行更多的防护以及抗原检测等。在很多环境中,也经常需要对人员接触较多或者人员密集的区域进行空气抽排消杀。
[0003]例如,对于一些抗原检测设备、柜台等等环境中,由于人员流动以及接触较多,需要对设定区域进行空气抽排消杀,以保证设定区域中空气清洁,不会形成交叉感染,或者降低交叉感染的概率。
[0004]现有技术中,空气抽排消杀结构一般是将空气抽至特定的流道中,在流道中对空气进行消杀,消杀后的空气再排至外部。但是,目前的空气抽排消杀结构中,空气在流道中停留时间较短,导致消杀效果较差,无法达到设定的消杀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空气抽排消杀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抽排消杀结构的消杀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空气抽排消杀结构,包括供空气流动的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中设有对空气流道中的空气进行消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空气抽排消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空气流动的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中设有对空气流道中的空气进行消杀的消杀元件;沿着空气在所述空气流道中的流动方向,所述空气流道的前端具有进风口,所述空气流道的后端具有出风口;所述空气流道具有两个横向相对布置的横向相向侧壁,所述横向相对侧壁的中部上设有多个挡风板,沿着空气在所述空气流道中的流动方向,多个所述挡风板依序间隔布置;所述挡风板的外端对接在横向相对侧壁上,所述挡风板的内端朝向空气流道的中部延伸布置,且延伸过空气流道的中部;两个所述横向相对侧壁上的挡风板之间呈前后错位布置,两个所述横向相对侧壁上的多个挡风板将空气流道的中部隔阻形成导向空气流道的弯曲流道,所述消杀元件设置在弯曲流道中;所述空气流道的后部中形成后过滤段,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后过滤段的后端;所述后过滤段中设有上下摆动的封闭部,当所述封闭部朝上摆动后,所述后过滤段与弯曲流道连通,当所述封闭部朝下摆动后,所述后过滤段与弯曲流道隔断;当空气由进风口进入空气流道后,空气沿着弯曲流道呈弯曲状流动,并由消杀元件对空气进行消杀;当弯曲流道中的空气的压力超过设定压力后,所述封闭部朝上摆动,所述弯曲流道中的空气进入后过滤段,并由出风口排出,当所述弯曲流道中的空气的压力低于设定压力时,所述封闭部将弯曲流道与后过滤段隔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抽排消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抽排消杀结构包括两个所述空气流道,两个所述空气流道的前端分离布置,两个所述空气流道的弯曲流道分离布置,两个所述空气流道的后过滤段汇集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抽排消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朝下朝向布置,所述进风口设有将外部的空气抽进空气流道中且由感应器控制的进风扇;当所述感应器检测到用户进入设定区域后,所述进风扇启动运作,将外部的空气抽进空气流道中,当所述感应器检测到用户离开设定区域后,所述进风扇停止运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抽排消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设有空气过滤网,所述空气过滤网将整个进风口覆盖,沿着空气进入空气流道的方向,所述进风口、空气过滤网以及进风扇依序叠合布置。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抽排消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过滤段上下纵向布置,沿着空气在空气流道中的流动方向,所述后过滤段具有背离进风口的背离侧壁,所述出风口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安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