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诱发地表形变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149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开采诱发地表形变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根据数据资料获取目标区域的第一形变结果,并分析第一工作区内地面潜在危害,根据目标区域的附近区域的数据资料获取附近区域的第二形变结果,得到第二工作区内地面潜在危害,从而确定实际地面潜在危害;从无人机图像中获取高分辨率数字地面模型和正射影像,建立三维地表模型并获取目标区域的地形地貌变化特征;基于卫星光学遥感影像建立解译特征,对地形地貌变化特征分类,进而评估地表形变对不同类型地面设施的潜在危害。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有效降低人力物力成本,提升对采空区地表形变监测的实时性和精确性。性和精确性。性和精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采诱发地表形变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地表形变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开采诱发地表形变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采空区地表形变的监测方法主要通过水准仪、全站仪、经纬仪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对地表某一点或某一较小范围的位置及其变化进行测量,从而对地表形变进行监测和分析,以预防可能诱发的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严重的灾害。
[0003]然而,相关技术中水准测量监测等技术增加了工作量,且野外作业周期较长,增加了人力物力成本,尤其在地形复杂区域监测精度易受干扰,降低采空区形变监测的精确度,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问题和认识作出的:
[0005]地表形变是在人类工程活动或自然因素诱发下的一种缓慢变化且不可逆转的地质现象,如今我国的大多数城市都面临着由地表形变引发的诸多问题,实时、准确地对地表形变进行监测和分析,以预防可能诱发的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等更严重的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0006]目前地表形变监测面临的技术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传统监测技术大多基于离散点的观测数据,监测点的覆盖范围及空间密度均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难以有效地对规模大、范围广的地面形变进行监测和分析,另一方面,我国的矿产资源富集区及大型工程建设地大多处于地理位置偏远,地形地貌复杂,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在复杂自然条件下,传统监测作业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更要面临交通不便、通信困难等带来的巨大的挑战。
[0007]本申请提供一种开采诱发地表形变监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水准测量监测等技术增加了工作量,且野外作业周期较长,增加了人力物力成本,尤其在地形复杂区域监测精度易受干扰,降低采空区形变监测的精确度等问题。
[0008]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开采诱发地表形变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搜集选定的目标区域内的数据资料;根据所述数据资料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一形变结果,并基于所述形变结果分析第一工作区内地面潜在危害;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附近区域的数据资料获取所述附近区域的第二形变结果,得到第二工作区内地面潜在危害,并结合所述第一形变结果和所述第二形变结果,确定实际地面潜在危害;从无人机图像中获取高分辨率数字地面模型和正射影像,建立三维地表模型并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地形地貌变化特征;基于预设卫星光学遥感影像建立解译特征,对所述地形地貌变化特征进行分类;根据所述实际地面潜在危害和分类结果分析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表形变诱因和时空特征,评估地表形变对不同类型地面设施的潜在危害。
[0009]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资料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一形变结果,并基于所述形变结果分析第一工作区内地面潜在危害,包括:对所述数据资料进行影响处理,利用InSAR(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小基线得到所述形变结果;根据所述数据资料对所述工作区内形变区范围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所述工作区内地面潜在危害。
[0010]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资料包括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相关卫星的光学遥感影像、行政区划信息和矿区矿权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0011]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结合所述第一形变结果和所述第二形变结果,确定实际地面潜在危害,包括: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和所述附近区域的重叠区域;比较所述重叠区域的形变结果,判断所述形变结果是否达到预设准确条件,以在达到所述预设准确条件时进行形变监测。
[0012]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预设卫星光学遥感影像建立解译特征,包括:对所述预设卫星光学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得到图像的颜色特征、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和阴影特征中的至少一个特征;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建立所述解译特征。
[0013]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开采诱发地表形变监测装置,包括:搜集模块,用于搜集选定的目标区域内的数据资料;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资料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一形变结果,并基于所述形变结果分析第一工作区内地面潜在危害;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附近区域的数据资料获取所述附近区域的第二形变结果,得到第二工作区内地面潜在危害,并结合所述第一形变结果和所述第二形变结果,确定实际地面潜在危害;构建模块,用于从无人机图像中获取高分辨率数字地面模型和正射影像,建立三维地表模型并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地形地貌变化特征;分类模块,用于基于预设卫星光学遥感影像建立解译特征,对所述地形地貌变化特征进行分类;评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地面潜在危害和分类结果分析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表形变诱因和时空特征,评估地表形变对不同类型地面设施的潜在危害。
[0014]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获取单元,用于对所述数据资料进行影响处理,利用InSAR小基线得到所述形变结果;分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资料对所述工作区内形变区范围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所述工作区内地面潜在危害。
[0015]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资料包括SAR影像、相关卫星的光学遥感影像、行政区划信息和矿区矿权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0016]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和所述附近区域的重叠区域;判断单元,用于比较所述重叠区域的形变结果,判断所述形变结果是否达到预设准确条件,以在达到所述预设准确条件时进行形变监测。
[0017]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类模块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预设卫星光学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得到图像的颜色特征、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和阴影特征中的至少一个特征;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特征建立所述解译特征。
[0018]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开采诱发地表形变监测方法。
[0019]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开采诱发地表形变监测方法。
[0020]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搜集选定的目标区域内的数据资料,并获取目标区域的第一形变结果,并分析第一工作区内地面潜在危害,根据目标区域的附近区域的数据资料获取附近区域的第二形变结果,得到第二工作区内地面潜在危害,从而确定实际地面潜在危害,从无人机图像中获取高分辨率数字地面模型和正射影像,建立三维地表模型并获取目标区域的地形地貌变化特征,并基于卫星光学遥感影像建立解译特征,对地形地貌变化特征分类,进而根据实际地面潜在危害和分类结果分析目标区域的地表形变诱因和时空特征,评估地表形变对不同类型地面设施的潜在危害,有效降低人力物力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采诱发地表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搜集选定的目标区域内的数据资料;根据所述数据资料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一形变结果,并基于所述形变结果分析第一工作区内地面潜在危害;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附近区域的数据资料获取所述附近区域的第二形变结果,得到第二工作区内地面潜在危害,并结合所述第一形变结果和所述第二形变结果,确定实际地面潜在危害;从无人机图像中获取高分辨率数字地面模型和正射影像,建立三维地表模型并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地形地貌变化特征;基于预设卫星光学遥感影像建立解译特征,对所述地形地貌变化特征进行分类;以及根据所述实际地面潜在危害和分类结果分析所述目标区域的地表形变诱因和时空特征,评估地表形变对不同类型地面设施的潜在危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采诱发地表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资料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第一形变结果,并基于所述形变结果分析第一工作区内地面潜在危害,包括:对所述数据资料进行影响处理,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小基线得到所述形变结果;根据所述数据资料对所述工作区内形变区范围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所述工作区内地面潜在危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采诱发地表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资料包括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相关卫星的光学遥感影像、行政区划信息和矿区矿权信息中的至少一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采诱发地表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所述第一形变结果和所述第二形变结果,确定实际地面潜在危害,包括: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和所述附近区域的重叠区域;比较所述重叠区域的形变结果,判断所述形变结果是否达到预设准确条件,以在达到所述预设准确条件时进行形变监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采诱发地表形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卫星光学遥感影像建立解译特征,包括:对所述预设卫星光学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得到图像的颜色特征、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和阴影特征中的至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映涵刘子阳梅钢徐能雄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