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D
‑
InSAR技术的滑坡防治效果评价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滑坡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D
‑
InSAR技术的滑坡防治效果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强降雨、地震、地质构造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影响下,滑坡的变形破坏、滑动失稳,一直是危害工程建设的一大问题,严重时更会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0003]滑坡在出现变形迹象后,监管部门会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现有的滑坡防治方法中,主要是通过混凝土加钢筋锚杆支护来加固围岩、加强围岩承载力,但是在强降雨、地震、地质构造等因素影响下,加固的锚杆支护稳定性会逐渐降低,产生变形位移,对边坡防护、水电工程建设过程造成不利影响;且在自然因素影响下,加固后的边坡其锚头也会产生的微小位移变化,因此精准计算锚杆头的位移变化量,对边坡稳定性进行有效判断,在边坡灾害防治中尤为重要。
[0004]而在现有的相关技术研究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滑坡稳定性主要有:1.野外测量法,采用现场人工测量观察,计算边坡变形量,其工作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D
‑
InSAR技术的滑坡防治效果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滑坡区域在防治加固处理后的第一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获取所述滑坡区域在变形之后的第二SAR影像,其中,所述第一SAR影像用于表征所述滑坡区域在所述加固处理后且在所述变形之前的位置,所述第二SAR影像用于表征所述滑坡区域在所述变形之后的位置;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
‑
InSAR技术,以滑坡加固时的锚杆头作为参照点,通过计算滑坡区域不同时间获取的所述第一SAR影像和所述第二SAR影像之间的相位差,生成干涉图ψ
int
,所述干涉图ψ
int
中包含了两次成像期间地表形变干涉相位信息ψ
def
,、成像区域的地形相位ψ
topo
、参考面相位ψ
flat
、大气延迟误差ψ
atm
和随机噪声误差ψ
noi
,对所述第一SAR影像以及第二SAR影像进行配准、差分干涉以及滤波解缠,去除包括大气延迟误差、随机噪声误差的误差影响,并结合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
‑
数字高程模型SRTM
‑
DEM模拟所述滑坡区域的地形相位误差ψ
topo
,通过卫星姿态参数去除参考面相位ψ
flat
,得到两个SAR影像之间的锚杆头地表形变干涉相位信息ψ
def
,作为所述滑坡区域的滑坡变形结果,其中,所述锚杆头地表形变干涉相位信息ψ
def
通过下式表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
‑
InSAR技术,以滑坡加固时的锚杆头作为参照点,通过计算滑坡区域不同时间获取的所述第一SAR影像和所述第二SAR影像之间的相位差,生成干涉图ψ
int
,干涉图中包含了两次成像期间地表形变干涉相位信息ψ
def
,也含有成像区域的地形相位ψ
topo
、参考面相位ψ
flat
、大气延迟误差ψ
atm
和随机噪声误差ψ
noi
,对所述第一SAR影像以及第二SAR影像进行配准、差分干涉以及滤波解缠,去除包括大气延迟误差、随机噪声误差的误差影响,并结合航天飞机雷达地形测绘任务
‑
数字高程模型SRTM
‑
DEM模拟所述滑坡区域的地形相位误差ψ
topo
,通过卫星姿态参数去除参考面相位ψ
flat
,得到两个SAR影像之间的锚杆头地表形变干涉相位信息ψ
def
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所述锚杆头在所述第一SAR影像和所述第二SAR影像的两景影像时间段内雷达视线方向上的地表变形量Δr:其中,r
SAR1
表示所述第一SAR影像,r
SAR2
表示所述第二SAR影像,λ为雷达波波长;通过滑坡变形指数计算公式,计算所述滑坡区域在所述防治加固处理后的滑坡变形指数,作为所述滑坡区域的滑坡防治效果评价结果中的指标参数,所述滑坡变形指数计算公式为:其中,σ表示所述滑坡区域在所述防治加固处理后的变形指数,L表示滑坡体纵长。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怡秋,郭长宝,张永双,吴瑞安,李雪,袁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