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回收丙烯
‑
乙烯共聚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回收丙烯
‑
乙烯共聚物以获得具有良好光学和机械性质以及良好加工性能的聚合物的方法。
[000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涉及通过所述方法获得的丙烯
‑
乙烯共聚物和由其制成的制品。
技术介绍
[0003]基于聚丙烯的共聚物(如丙烯
‑
乙烯共聚物)广泛用于模塑应用,如薄壁包装应用,这些应用需要良好的机械性质
‑
例如高刚度和冲击强度
‑
以及光学性质的组合。
[0004]满足需求可能具有挑战性,因为许多聚合物性质直接或间接相关。通常,改善特定性质只能以牺牲另一性质为代价来实现。例如,可以通过增加组合物中均聚物的结晶度和/或相对量来提高刚度。然而,由于这种改性,材料变得更脆,从而导致较差的冲击性能和/或更差的光学性质。
[0005]可以通过增加共聚单体含量来改善冲击行为或光学性质。因此,材料在刚度方面将变得更软且松。因此,冲击或光学性质(例如雾度)表现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回收丙烯
‑
乙烯共聚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动态条件下在连续聚合反应器中在单位点催化剂存在下聚合丙烯和乙烯,b)收集步骤a)中获得的丙烯
‑
乙烯共聚物,其包含至少两个级分的丙烯
‑
乙烯共聚物粉末(P1,P2)以获得丙烯
‑
乙烯共聚物混合物(M),所述混合物(M)的MFR2(ISO 1133,230℃,2.16kg)在1.5至80.0g/10min的范围内,基于所述混合物(M)的总重量,乙烯含量在1.0至4.0重量%的范围内,c)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在挤出机中混炼所述混合物(M)和澄清剂,基于丙烯
‑
乙烯共聚物粉末混合物的总重量,所述澄清剂的量为0.01至1.0重量%,以及d)将上述混合物挤压成颗粒;其中,在步骤a)中,所述动态条件使得所得共聚物的乙烯含量和熔体流动速率(MFR2)从第一预定乙烯含量E1逐渐变化到第二预定乙烯含量E2,和/或从第一预定熔体流动速率MFR2‑1逐渐变化到第二预定熔体流动速率MFR2‑2;其中,当步骤a)中生产的聚合物具有第一乙烯含量E1和熔体流动速率MFR2‑1时,开始收集步骤b)中的所述共聚物粉末,并且当步骤a)中生产的聚合物具有第二乙烯含量E2和熔体流动速率MFR2‑2时,停止收集步骤b)中的所述共聚物粉末;以及其中,在步骤d)中获得的所述丙烯
‑
乙烯共聚物颗粒具有以下性质:i)MFR2(ISO 1133,230℃,2.16kg)在20至120g/10min的范围内,ii)MFR
2颗粒
/MFR
2粉末
的比率>1,iii)乙烯含量在1.0至4.0重量%的范围内,iv)根据ISO 11357
‑
3:1999通过DSC测定的结晶温度Tc在100至125℃的范围内,以及v)弯曲模量为850MPa以上,所述弯曲模量根据ISO 178在根据ENISO 1873
‑
2制备的80
×
10
×
4mm的注塑样品上以3点弯曲测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自由基引发剂是有机过氧化物。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澄清剂可溶于所述聚合物熔体。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澄清剂包括取代或未取代的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