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支架基础施工用套筒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145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支架基础施工用套筒及施工方法,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包括:溜槽,进料头固定设置在溜槽的一端,漏斗固定设置在进料头远离溜槽的一端,漏斗用于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精度,控料机构转动设置在进料头与溜槽的连接处,控料机构用于控制混凝土的用量,连接机构固定设置在溜槽远离进料头的一端,连接机构用于安装套筒。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浇筑成本高、浇筑容易造成桩孔塌方、因环境和地形无法使用、浇筑不连贯和浇筑量不好控制的问题,通过设置的连接机构,能够更好的将安装套筒组装在砼罐车上的出料口处,同时通过设置的控料机构能够更好的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流量,进而减少了浇筑时混凝土的浪费。进而减少了浇筑时混凝土的浪费。进而减少了浇筑时混凝土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支架基础施工用套筒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支架基础施工用套筒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资源分布广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能发电具有无污染、分布广、可持续、总量大、灵活多变等优点,光伏发电过程简单,没有机械转动部件,不消耗燃料,不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任何物质,无噪声,是一种绿色清洁能源;在国内外发展前景广阔,且倍受青睐。随着不可再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不断减少,为了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可再生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其中光伏新能源是最佳选择之一。
[0003]在光伏发电项目施工中,光伏支架基础施工为项目施工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对保证工程整体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光伏支架基础主要分为混凝土独立基础、桩式基础、屋面基础支架基础等。混凝土灌注桩传统的施工工艺为,现场完成成孔、清渣、放置钢筋笼等施工任务后,将砼罐车开至施工现场,并用砼罐车或泵车进行浇筑。
[000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这种用泵车或砼罐车浇筑的施工工艺存在以下问题:
[0005]1、泵车浇筑成本较高。
[0006]2、直接用砼罐车浇筑存在离成孔太近容易造成桩孔塌方。
[0007]3、因个别地形限制无法使用泵车浇筑。
[0008]4、泵车在固定位置后,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浇筑,完成一定范围的浇筑后必须收车再支,存在浇筑不连续,周转时间过长,施工效率不高等问题。
[0009]5、一般每个桩的浇筑约为0.2m3,因此用泵车浇筑量不好控制,存在砼浪费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基础施工用套筒及施工方法,解决了浇筑成本高、浇筑容易造成桩孔塌方、因环境和地形无法使用、浇筑不连贯和浇筑量不好控制的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12]一种光伏支架基础施工用套筒,包括:
[0013]溜槽;
[0014]进料头,固定设置在所述溜槽的一端;
[0015]漏斗,固定设置在所述进料头远离所述溜槽的一端,所述漏斗用于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精度;
[0016]控料机构,转动设置在所述进料头与所述溜槽的连接处,所述控料机构用于控制混凝土的用量;
[0017]连接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溜槽远离进料头的一端,所述连接机构用于安装套筒。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基础施工用套筒,所述控料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移动设置在进料头靠近溜槽的一端,所述挡板外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所述挡板相对于推动把手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中转动设置有连接转杆,所述连接转杆的一端贯穿转动槽与进料头固定连接。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基础施工用套筒,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加固条和连接块,所述加固条固定设置在溜槽顶部两侧,所述连接块固定设置在加固条远离进料头的一端,所述连接块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口。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基础施工用套筒,所述连接块远离加固条的一端开设有滑动口,所述滑动口中滑动贯穿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在安装口中设置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靠近滑杆一端两侧固定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口内壁。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基础施工用套筒,所述溜槽外壁远离进料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稳固条。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基础施工用套筒,所述漏斗倾斜设置在进料头的一端,且将进料头与漏斗进行连通,所述漏斗与进料头之间的角度为大于90度小于180度。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步骤一:将光伏支架基础施工用套筒放置在施工现场;
[0025]步骤二:将套筒组装在砼罐车上的出料口处;
[0026]步骤三:通过调节砼罐车出料口的高度,使得套筒高度与桩孔高度进行调节;
[0027]步骤四:打开砼罐车出料口,使得混凝土流入溜槽中;
[0028]步骤五:通过推动把手转动溜槽中的挡板,使混凝土进入进料头中;
[0029]步骤六:通过进料头一端的漏斗,将混凝土送入桩孔中。
[0030]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施工方法,在步骤一之前,先联系砼厂家,确认派用浇筑的砼罐车出料口的尺寸,进而确定选用套筒的直径和高度。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施工方法,确定完套筒的直径和高度后,再根据光伏支架基础外漏部分的高度确定漏斗的高度和长度。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施工方法,步骤四

步骤六中,浇筑时每台砼罐车配制5名工人,通过分工分别进行安装、浇筑、振捣和外漏地面模板安装,每两排地下部分桩浇筑完成后在循环浇筑外漏地面部分。
[003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34](1)利用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加固条和连接块,通过将加固条设置在溜槽顶部的两侧,将连接块固定设置在加固条的一端,在连接块的顶部贯穿开设安装口,从而通过安装口能够更好的将套筒组装在砼罐车上的出料口处,使得安装更加的方便,通过在安装口中设置限位块和挤压弹簧,使得限位块能够更好的将安装时的挂钩进行固定限制,使得套筒和砼罐车组装更加的稳定,方便混凝土的浇筑。
[0035](2)利用控料机构,控料机构包括挡板,通过在挡板上分别设置推动把手和连接板,通过连接板使得挡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进料头上,从而使得通过推动把手使得挡板在进料头处发生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打开挡板,使得混凝土进入进料头中,进而方便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控制,进而减少了浇筑时混凝土的浪费。
[0036](3)利用漏斗,通过将漏斗设置在进料头的一端,进行选用合适的套筒,使得漏斗在安装后与地面桩孔间的距离更加的合适,同时使得漏斗口与地面进行水平刚好处在桩孔的上方,进而使得在浇筑时能够更好的将混凝土掉入桩孔中,进而通过漏斗能够更好的进行准确的定位,防止混凝土掉落到桩孔外侧使桩孔出现坍塌的情况。
[003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套筒结构示意图;
[0040]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套筒后视结构示意图;
[0041]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004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套筒后视平面图;
[0043]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套筒底部结构示意图;
[0044]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套筒俯视平面图;
[00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支架基础施工用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溜槽(1);进料头(4),固定设置在所述溜槽(1)的一端;漏斗(5),固定设置在所述进料头(4)远离所述溜槽(1)的一端,所述漏斗(5)用于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精度;控料机构,转动设置在所述进料头(4)与所述溜槽(1)的连接处,所述控料机构用于控制混凝土的用量;连接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溜槽(1)远离进料头(4)的一端,所述连接机构用于安装套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基础施工用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料机构包括挡板(6),所述挡板(6)移动设置在进料头(4)靠近溜槽(1)的一端,所述挡板(6)外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601),所述挡板(6)相对于推动把手(6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板(602),所述连接板(602)上开设有转动槽(603),所述转动槽(603)中转动设置有连接转杆(604),所述连接转杆(604)的一端贯穿转动槽(603)与进料头(4)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基础施工用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加固条(2)和连接块(3),所述加固条(2)固定设置在溜槽(1)顶部两侧,所述连接块(3)固定设置在加固条(2)远离进料头(4)的一端,所述连接块(3)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口(3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支架基础施工用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远离加固条(2)的一端开设有滑动口(302),所述滑动口(302)中滑动贯穿有滑杆(303),所述滑杆(303)的一端在安装口(301)中设置有限制块(304),所述限制块(304)靠近滑杆(303)一端两侧固定设置有挤压弹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飞李海梅马志军李文军潘鹏如王昊袁兆兆张亚飞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安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