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1455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具有安装腔,壳体上设置有与安装腔相连通的过线孔;盖板,盖板被构造为能够安装在壳体上;夹紧结构;辅助结构;以及电导体;夹紧结构和辅助结构均安装在安装腔内,辅助结构具有与夹紧结构远离过线孔的一端锁紧配合的锁紧位置和与夹紧结构远离过线孔的一端脱开的脱开位置,当辅助结构处于锁紧位置时,夹紧结构靠近过线孔的一端能够与电导体之间形成供导线通过的间隙,当辅助结构处于脱开位置时,夹紧结构靠近过线孔的一端能够与电导体配合夹紧导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接线端子,能够解决现有接线端子接线操作复杂,导致接线效率较低的问题。较低的问题。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端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接线端子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接线端子包括组装在一起的绝缘壳体和盖板,绝缘壳体上设置有供导线插入的接线孔,绝缘壳体上设置有导电体,在绝缘壳体和盖板组装后所形成的空间内还设置有夹紧弹片,夹紧弹片具有固定在导电体上的固定端部以及一个受压力后可以发生弹性形变移动的自由端部。需要向接线端子内接线时,利用外部工具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给夹紧弹片施加下压力,使夹紧弹片的自由端部受力后发生弹性形变而做下移运动,然后将导线穿过绝缘壳体的接线孔,再把该导线穿过夹紧弹片因下移而形成的且位于夹紧弹片的自由端部与导电体之间的空隙内,解除给夹紧弹片的下压力后,夹紧弹片因受到自身弹性恢复力的作用而上移,且夹紧导电线,实现该导电线与导电体之间的电性接触。由上述可知,现有接线端子的接线操作较为复杂且需要借助工具,并且对于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导致接线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端子,能够解决现有接线端子接线操作复杂,导致接线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包括:壳体,具有安装腔,壳体上设置有与安装腔相连通的过线孔;盖板,盖板被构造为能够安装在壳体上;夹紧结构;辅助结构;以及电导体;夹紧结构和辅助结构均安装在安装腔内,辅助结构具有与夹紧结构远离过线孔的一端锁紧配合的锁紧位置和与夹紧结构远离过线孔的一端脱开的脱开位置,当辅助结构处于锁紧位置时,夹紧结构靠近过线孔的一端能够与电导体之间形成供导线通过的间隙,当辅助结构处于脱开位置时,夹紧结构靠近过线孔的一端能够与电导体配合夹紧导线。
[0005]进一步地,夹紧结构包括第一活动臂和第二活动臂,辅助结构的一端与第一活动臂抵接配合,辅助结构的另一端被构造为能够与第二活动臂卡接配合,以使辅助结构处于锁紧位置,或者与第二活动臂脱开,使辅助结构处于脱开位置。
[0006]进一步地,辅助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段、第二板段以及第三板段,第一板段和第三板段分别位于第二板段的相对两侧,第一板段和第三板段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第一板段和第三板段的远离过线孔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卡勾,第一活动臂的端面设置有夹紧部,第一活动臂的位于夹紧部两侧的端面形成抵接结构,夹紧部被构造为能够穿设在容纳空间内,第一板段和第三板段的底部均与抵接结构抵接,第二活动臂上设置有卡接结构,卡接结构被构造为能够与第一卡勾卡接。
[0007]进一步地,电导体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在连接位置处形成台阶结构,辅助结构套设在第二安装部上,第一板段和第三板段靠
近过线孔的端面与台阶结构相抵接。
[0008]进一步地,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夹紧结构还包括第一弧形衔接部、第二弧形衔接部以及支撑臂,第一弧形衔接部连接在第一活动臂和支撑臂之间,第二弧形衔接部连接在第二活动臂和支撑臂之间,第一弧形衔接部的内壁面与第一限位结构的外壁面相抵接,第二弧形衔接部的内壁面与第二限位结构的外壁面相抵接。
[0009]进一步地,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包括第一弧形段和限位段,部分夹紧结构通过第一限位结构限位在第一安装槽内,第一弧形衔接部的外壁面与第一弧形段的内壁面相贴合,当辅助结构处于脱开位置时,限位段被构造为能够对第一活动臂的活动行程进行限定。
[0010]进一步地,壳体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一安装部的一端与第二安装部连接,第一安装部的另一端形成第二弧形段,第二弧形段沿远离第二安装部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二弧形段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
[0011]进一步地,第一板段和第三板段靠近过线孔的一端均设置有凸部,当辅助结构处于脱开位置时,凸部的一侧与第二弧形段抵接,凸部的另一侧与抵接结构抵接。
[0012]进一步地,电导体还包括第三安装部和第四安装部,支撑臂与第四安装部抵接,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第三安装部以及第四安装部依次连接并形成U型结构,第四安装部远离第三安装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输出结构,第一输出结构伸出壳体外。
[0013]进一步地,接线端子还包括操作结构和第一固定柱,操作结构包括操作部和驱动部,操作部伸出壳体,驱动部位于辅助结构远离电导体的第二端的一侧,驱动部通过第一固定柱安装在壳体上,操作部被构造为能够带动驱动部相对于第一固定柱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使驱动部驱动辅助结构运动至锁紧位置。
[0014]进一步地,当辅助结构处于脱开位置时,辅助结构与操作结构碰撞并发出碰撞音。
[0015]进一步地,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二固定柱和第三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和第三固定柱分别位于壳体的相对两侧,盖板上对应设置有能够与第二固定柱配合的第一安装孔和能够与第三固定柱配合的第二安装孔。
[0016]进一步地,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卡勾,壳体远离盖板一侧设置有卡槽、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第二卡勾和卡槽一一对应设置,卡槽被构造为能够与第二卡勾配合。
[0017]进一步地,壳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卡勾,盖板上还设置有卡槽,第二卡勾与卡槽卡接固定;和或,壳体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测口。
[0018]进一步地,壳体的数量为多个,相邻两个壳体之间,其中一个壳体上的第二卡勾能够与另一个壳体上的卡槽配合,其中一个壳体上的第二固定柱能够与另一个壳体上的第一安装孔配合,其中一个壳体上的第三固定柱能够与另一个壳体上的第二安装孔配合。
[0019]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设置有壳体、夹紧结构、辅助结构以及电导体,其中,辅助结构具有锁紧位置和脱开位置,在进行接线操作时,辅助结构处于锁紧位置,导线从过线孔穿入安装腔,并沿着夹紧结构靠近过线孔的一端与电导体之间的间隙不断深入安装腔,在导线不断深入安装腔的过程中,导线在某一时刻会对夹紧结构施加推力,在推力的作用下锁紧结构与辅助结构脱开,辅助结构从锁紧位置转换至脱开位置,此时,夹紧结构靠近过线孔的一端向靠近导线的方向抬起,并与电导体配合夹紧导线,接线完成。上述接线过程依靠导线穿入后给锁紧结构施加的推力即可实现导线的夹紧,接线操作较为简单,无需借助工
具,也无需进行其他操作,接线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0020]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1]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辅助结构处于锁紧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辅助结构处于脱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接线端子的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具有安装腔,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相连通的过线孔(11);盖板(20),所述盖板(20)被构造为能够安装在所述壳体(10)上;夹紧结构(30);辅助结构(40);以及电导体(50);所述夹紧结构(30)和所述辅助结构(40)均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辅助结构(40)具有与所述夹紧结构(30)远离所述过线孔(11)的一端锁紧配合的锁紧位置和与所述夹紧结构(30)远离所述过线孔(11)的一端脱开的脱开位置,当所述辅助结构(40)处于所述锁紧位置时,所述夹紧结构(30)靠近所述过线孔(11)的一端能够与所述电导体(50)之间形成供导线(60)通过的间隙,当所述辅助结构(40)处于所述脱开位置时,所述夹紧结构(30)靠近所述过线孔(11)的一端能够与所述电导体(50)配合夹紧所述导线(6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结构(30)包括第一活动臂(31)和第二活动臂(32),所述辅助结构(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臂(31)抵接配合,所述辅助结构(40)的另一端被构造为能够与所述第二活动臂(32)卡接配合,以使所述辅助结构(40)处于所述锁紧位置,或者与所述第二活动臂(32)脱开,使所述辅助结构(40)处于所述脱开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结构(4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段(41)、第二板段(42)以及第三板段(43),所述第一板段(41)和所述第三板段(43)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板段(42)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板段(41)和所述第三板段(43)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板段(41)和所述第三板段(43)的远离所述过线孔(11)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卡勾(412),所述第一活动臂(31)的端面设置有夹紧部(311),所述第一活动臂(31)的位于所述夹紧部(311)两侧的端面形成抵接结构(312),所述夹紧部(311)被构造为能够穿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板段(41)和所述第三板段(43)的底部均与所述抵接结构(312)抵接,所述第二活动臂(32)上设置有卡接结构(321),所述卡接结构(321)被构造为能够与所述第一卡勾(412)卡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导体(5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安装部(51)和第二安装部(52),所述第一安装部(51)和所述第二安装部(52)在连接位置处形成台阶结构(55),所述辅助结构(40)套设在所述第二安装部(52)上,所述第一板段(41)和所述第三板段(43)靠近所述过线孔(11)的端面与所述台阶结构(55)相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12)和第二限位结构(13),所述夹紧结构(30)还包括第一弧形衔接部(33)、第二弧形衔接部(34)以及支撑臂(35),所述第一弧形衔接部(33)连接在所述第一活动臂(31)和所述支撑臂(35)之间,所述第二弧形衔接部(34)连接在所述第二活动臂(32)和所述支撑臂(35)之间,所述第一弧形衔接部(33)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2)的外壁面相抵接,所述第二弧形衔接部(34)的内壁面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13)的外壁面相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4),所述第一安装槽(14)包括第一弧形段(141),部分所述夹紧结构(30)通过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2)限位在所述第一安装槽(14)内,所述第一弧形衔接部(33)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一
弧形段(141)的内壁面相贴合。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荣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辉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