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延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窑洞及建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135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窑洞及建筑方法,属于建筑物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底座通过限位槽滑动安装有墙体,所述墙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底座的内壁上设置有扩张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有扩张组件,将两块墙体的下方分别插入底座上表面的限位槽内,墙体内壁上的螺纹孔会通过螺纹使螺纹柱带动转动柱在底座的内侧壁上进行旋转,通过固定齿条带动扩张板在限位杆的限位下从底座的下表面凹槽内移动出,一方面扩张板在延伸出来后可以增加窑洞整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窑洞整体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扩张板延伸出来后,此时底座的下表面具有一部分与地面处于脱离状态,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窑洞内的潮湿情况。低窑洞内的潮湿情况。低窑洞内的潮湿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窑洞及建筑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物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窑洞及建筑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窑洞是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山西、陕西、甘肃与河南等地区,这些地区的黄土层非常厚,甚至有些地方的黄土层厚达几十米,因此这些地区的人们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在黄土层中凿洞居住,由于这些窑洞冬暖夏凉,居住舒适,并且不需要使用大量的能源,因此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在窑洞的种类分类中一般有靠崖式窑洞,下沉式窑洞、独立式等形式,其中山窑应用较多,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高速发展,窑洞的建造区域性得到了广泛提升,很多没有黄土层的地方通过砖砌的方式也可以制作出窑洞,同时还可以通过先将窑洞建筑需要的墙体与窑拱制作出来后,通过拼装的方式制作出窑洞。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窑洞及建筑方法(CN107859163A),包括前墙、窑口、花堰墙、坡瓦出檐雨搭、窑腿部件、窑拱部件,在窑腿部件的顶部中间设有凸台,两侧设有凹台,在窑腿部件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凹台母止口,另一侧端面上设有凸台公止口,多个窑腿部件之间通过凸台公止口和凹台母止口纵向装配以构成窑洞的窑腿,多个窑腿部件横向设置构成多个联排窑洞的窑腿,在窑拱部件的一侧端面上设有凹台母止口,另一侧端面上设有凸台公止口,多个窑拱部件之间通过凸台公止口和凹台母止口纵向装配以构成窑洞的窑拱,每个窑拱部件的两端装配在两个窑腿部件的凹台上,窑腿和窑拱连接后构成窑洞框架建筑结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窑洞(CN207419688U),包括两组支撑墙,在所述的两组支撑墙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拱券,拱券顶部设置有覆盖层,拱券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墙、后墙,本技术的窑洞适用于独立建造,窑洞建造所用的建筑材料即为钢筋混凝土,易于获得;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减少现场湿作业,施工速度大大提高;建造周期缩短,可节省大量人工费,使得窑洞建造的成本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于砖石土结构安全性高,抗震性能好,这两种装配式窑洞都是先将需要的部件制作出来后,通过堆砌的方式将其制作成窑洞的方式,但是需要借助额外的固定结构将拼接的部件连接起来,操作起来更加复杂,同时通过这类方法制作的窑洞,在将窑洞拆除后,组装的各个部件无法再次进行使用,从而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并且这种方式的窑洞在独立放置时由于整体的大小相同,底部缺少大面积的支撑容易发生倾倒,从而造成窑洞损坏,为此提供了一种装配式窑洞及建筑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装配式窑洞及建筑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窑洞,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底座通过限位槽滑动安装有墙体,所述墙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底座的内壁上设置有扩张组件,所述墙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组件;
[0006]所述扩张组件包括限位杆与转动柱,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内壁
上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与隔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扩张板,所述扩张板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齿条。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转动柱的一端与底座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一端延伸至墙体的内部,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与墙体的内壁螺纹连接。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转动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底座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分别与驱动齿轮与固定齿条啮合连接。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两端分别与墙体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齿轮与第二齿链轮,所述转动齿轮的上半部分延伸至安装槽内。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墙体的内侧壁上转动安装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齿链轮,所述第二齿链轮的外表面啮合安装有齿链,所述第二齿链轮通过齿链与第一齿链轮传动连接,所述螺纹筒的内壁上螺纹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墙体的侧壁外,所述墙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组件。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一端与墙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拉手。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延伸至限位孔内,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滑动齿条,所述滑动齿条与转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拱体,所述拱体的下表面设置有安装组件。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安装组件包括滑槽与挡板,所述滑槽设置于拱体的下表面,所述滑槽的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外表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2]所述滑动板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定位销,所述挡板的外表面与拱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拱体的下表面活动安装有通气窗,所述通气窗的侧壁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的一端延伸至定位孔内。
[0023]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装配式窑洞的建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S1、将底座置于平稳的地面上,然后将两块墙体的下方分别插入底座上表面的限位槽内,随着墙体在限位槽内移动,墙体内壁上的螺纹孔会通过螺纹使螺纹柱带动转动柱在底座的内侧壁上进行旋转,此时转动柱会带动驱动齿轮进行同步转动,由于从动齿轮与
驱动齿轮啮合连接,因此在驱动齿轮转动时会带动从动齿轮与转动杆在底座的内侧壁上进行旋转,随着从动齿轮的转动会通过固定齿条带动扩张板在限位杆的限位下从底座的下表面凹槽内移动出;
[0025]S2、通过拉手将固定板往墙体的侧壁外拉动,使固定杆从安装槽内脱离,然后将拱体通过安装板插入墙体上表面的安装槽内,当安装板完全插入安装槽内后,连接弹簧会通过固定板带动固定杆恢复原位,从而使固定杆的一端插入安装板侧壁上的孔内,从而将拱体与墙体固定连接;
[0026]S3、在安装板在安装槽内移动时,安装板上固定槽内的滑动齿条也会进行同步滑动,此时在滑动齿条的移动下会带动转动齿轮进行旋转,从而通过带动活动杆转动而带动第一齿链轮进行旋转,第一齿链轮通过齿链带动第二齿链轮进行转动,进而使螺纹筒在墙体的内侧壁上进行转动,从而使螺纹杆在螺纹筒的转动下逐渐往外延伸,从而插入底座上的插孔内,进而使墙体与底座固定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窑洞,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底座(1)通过限位槽滑动安装有墙体(2),所述墙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槽(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壁上设置有扩张组件(3),所述墙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组件(7);所述扩张组件(3)包括限位杆(31)与转动柱(35),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限位杆(31)的外表面与隔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31)的外表面滑动安装有扩张板(32),所述扩张板(32)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齿条(3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窑洞,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35)的一端与底座(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3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柱(34),所述螺纹柱(34)的一端延伸至墙体(2)的内部,所述螺纹柱(34)的外表面与墙体(2)的内壁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窑洞,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35)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36),所述底座(1)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转动杆(37),所述转动杆(37)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从动齿轮(38),所述从动齿轮(38)分别与驱动齿轮(36)与固定齿条(33)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窑洞,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7)包括活动杆(71),所述活动杆(71)的两端分别与墙体(2)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活动杆(7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转动齿轮(72)与第二齿链轮(75),所述转动齿轮(72)的上半部分延伸至安装槽(8)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窑洞,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2)的内侧壁上转动安装有螺纹筒(74),所述螺纹筒(74)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齿链轮(75),所述第二齿链轮(75)的外表面啮合安装有齿链(76),所述第二齿链轮(75)通过齿链(76)与第一齿链轮(73)传动连接,所述螺纹筒(74)的内壁上螺纹安装有螺纹杆(77),所述螺纹杆(77)的一端延伸至墙体(2)的侧壁外,所述墙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固定组件(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窑洞,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板(41),所述固定板(4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42),所述连接弹簧(42)的一端与墙体(2)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4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杆(43),所述固定杆(43)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槽(8)的内部,所述固定板(41)的另一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拉手(4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窑洞,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8)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安装板(9),所述安装板(9)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固定杆(43)的一端延伸至限位孔内,所述安装板(9)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滑动齿条(12),所述滑动齿条(12)与转动齿轮(72)啮合连接,所述安装板(9)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拱体(5),所述拱体(5)的下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艳娥
申请(专利权)人:延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