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振专利>正文

蜡蚧轮枝菌与吡虫啉复配的杀虫主剂及杀虫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1302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蜡蚧轮枝菌与吡虫啉复配的杀虫主剂及杀虫 剂。所述主剂为蜡蚧轮枝菌和吡虫啉的混合物,所述蜡蚧轮枝菌∶吡 虫啉质量比为100∶5~50;杀虫剂由主剂和辅剂组成,按质量百分 比计主剂为5~50%,辅剂为50~95%。经长期的侵染生物学研究和 室内生物测定,蜡蚧轮枝菌对多种害虫尤其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很强 的侵染杀虫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蜡蚧轮枝菌与吡虫啉的复配杀虫剂对粉 虱、蚜虫、小菜蛾等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杀虫剂,特别是 指一种环保、无污染、无残留的蜡阶轮枝菌与吡虫啉复配的杀虫主剂 及杀虫剂。
技术介绍
錯阶轮枝菌Km'c/〃/wm /eca"" (Zimmermann) /168&3是——禾中昆 虫病原真菌,作为一种活体微生物农药,具有不同于现有化学杀虫剂 的全新作用机理、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的特征,可以作为防治某些 对苏云金杆菌(Bt)产生抗药性的昆虫的替代防治药物,开发利用蜡 蚧轮枝菌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蜡蚧轮枝菌分布广、对温室白粉虱、 烟粉虱、蚜虫、蓟马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吡虫啉(imidacloprid)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高效、内吸、广谱型烟 碱类杀虫剂,用于防治粉虱、蚜虫等剌吸式口器害虫和斑潜蝇等隐蔽 性害虫。随着使用历史的延长,害虫对吡虫啉的抗药性日益增强。采 用农药复配技术或混合施用技术是克服或延缓抗药性的一个重要方 法,因此,筛选蜡蚧轮枝菌与吡虫啉最佳的混配比例,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尚未发现有相关的蜡蚧轮枝菌与吡虫啉复配杀虫剂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环保、无污 染、无残留的蜡阶轮枝菌与吡虫啉复配的杀虫主剂。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由所述杀虫主剂制备得到的杀虫剂。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蜡蚧轮枝菌与吡虫啉复配的杀虫主剂,所述主剂为蜡阶轮枝菌和吡虫啉的混合物,所述蜡蚧轮枝菌与吡虫啉的质量比为100 :5 5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述蜡蚧轮枝菌与吡虫啉的质量比优选 为100 : 6 25。所述的蜡阶轮枝菌f^t/c/〃/謂/ec7 (Zimmermann) Viegas菌 株VL-N6,属丝孢目,轮枝孢属,分离于广州地区被侵染的烟粉虱虫 体上,菌株保藏号CCTCC No:M-208086, 2008年6月10日在中 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在申请号为200810029163.7的专利申 请中对蜡蚧轮枝菌有具体的描述。所述蜡蚧轮枝菌菌落为白色至奶油 色,薄絮状,背面无色至深浅不一的黄色。分生孢子梗不发达,似营 养菌丝,其上有单生、对生或3 4个轮生的瓶梗,瓶梗纤细,大小 因菌株及菌龄不同而差异较大,8.5—40x0.8—2.2pm;分生孢子椭圆 形至圆柱形,两端圆,单生,在瓶梗顶部聚集成头状,大小因菌株及 而变异较大,2.3 — 10x1—2.6pm。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蜡蚧轮枝菌为蜡蚧轮枝菌菌粉或蜡蚧轮枝菌 孢子悬浮液。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剂起杀虫們;用的是所述主剂,按照本领域现有常 规技术配以辅剂获得力'便施用的效果即可,作为优选的方案,本专利技术 同时提供了 一种由所述杀虫主剂制备得到的杀虫剂,所述杀虫剂由主剂和辅剂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主剂为5 50%,辅剂为50 95%。 所述辅剂为稳定剂、助剂和填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分别为稳定剂 占复配杀虫剂23 30%、助剂占复配杀虫剂7 22%、填料占复配杀 虫剂2.5 30%。所述稳定剂为甘油、石蜡油、二甲亚砜或磷酸盐缓冲液中的一种 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助剂优选吐温-80、洗衣粉、十二烷基磺酸 钠、甲基绿、皂素、木质素磺酸钠或分散剂萘基甲垸二磺酸钠(NNO) 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填料为高岭土、陶土或粘土。所述蜡蚧轮枝菌与吡虫啉的复配杀虫剂可以加工成可湿性粉剂、 悬浮剂或油剂等剂型。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菌株从广东省广州地区被侵染的烟粉虱虫 体上分离获得,为中国本土的菌株,并非从国外引进,能适应国内的 自然生态环境。(2) 本专利技术采用亚剂量的农药与生物农药混配,确定了获得良 好杀虫效果的混配比例,降低了吡虫啉的用量和农药残留量,适应了 有机食品生产的要求,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有利于延缓害虫抗药 性产生。(3) 本专利技术所述复配杀虫剂防治效果优于只使用一种药剂的防 治效果。经长期的侵染生物学研究和室内生物测定。蜡阶轮枝菌与吡 虫啉的复配杀虫剂对粉虱、蚜虫、小菜蛾等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虫剂起杀虫作用的是所述主剂,按照本领域现有常 规技术配以辅剂获得方便施用的效果即可,F面结合优选的实施例对 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歩详细的描述,但并不因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百分比均为质量百分比,所述蜡蚧轮枝菌为VL-N6 菌株,菌株保藏号CCTCC No: M-208086,保藏日期为2008年6 月io日,具体描述见申请号为200810029163.7的专利申请中。 实施例l: 20%蜡蚧轮枝菌吡虫啉油剂(使用时稀释1000倍)蜡蚧轮枝菌菌粉(10^个/g) 20%,吡虫啉3%,甲基绿2%,吐 温-80 5%,石蜡油23%,高岭土补至100%,制得50%蜡阶轮枝菌吡 虫啉油剂。其中,蜡蚧轮枝菌菌粉吡虫琳的质量比为100 : 15。毒 力测验结果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5%蜡阶轮枝菌吡虫啉悬浮剂A部分为10%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悬浮液将10%蜡阶轮枝菌分 生孢子粉溶于0.21M的磷酸盐缓冲液和10%的甘油混合液中,pH 7.0, 于4 8X:保存。B部分为可湿性粉剂吡虫啉5.0%,吐温-80 20%,木质素磺酸 钠6%,分散剂NN0 4。/。,加粘土补至100%。A部分和B部分各占50%,直接将两部分混匀即得到5%蜡阶轮 枝菌吡虫啉悬浮剂,所述蜡蚧轮枝菌吡虫啉质量比为100 : 50。毒 力测验结果见表1所示。实施例3: 50%蜡蚧轮枝菌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使用时稀释1000倍) 蜡蚧轮枝菌菌粉(101()个/§)50%, 10%WP吡虫啉3%,皂素14%,吐温-80 10%,加陶土补至100%,制得50%拟青霉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其中,蜡蚧轮枝菌菌粉吡虫啉质量比为100 : 6。毒力测验,结果如表1所示。实施例4: 50%蜡蚧轮枝菌吡虫啉油剂(使用时稀释1000倍) 蜡蚧轮枝菌菌粉(10^个/g) 50%,吡虫啉2.5%,甲基绿2%,吐温-80 5%,石蜡油23%,高岭土补至100%,制得50%蜡阶轮枝菌吡虫啉油剂。其中,蜡蚧轮枝菌菌粉吡虫啉的质量比为100 : 5。毒力测验结果如表1所示。实施例5: 20%蜡阶轮枝菌吡虫啉油剂蜡蚧轮枝菌菌粉(10^个/g) 20%,吡虫啉5%,甲基绿2%,吐 温-80 5%,石蜡油23%,高岭土补至100%,制得50%蜡阶轮枝菌吡 虫啉油剂。其中,蜡蚧轮枝菌菌粉吡虫啉的质量比为100 : 25。毒 力测验结果如表1所示。实施例6:混剂对烟粉虱CBe/mWatoZ)ac/)的室内毒力测定室内毒力测定时,用黄瓜(0/cMm/s L.)作供试植物,将盆栽苗放入养虫笼中,并接入烟粉虱成虫,待其产卵一天后将其全部赶 出,笼内保持26士rC的温度和14 : IO的光照,待黄瓜叶片上的烟粉 虱发育至2龄若虫时,采用浸渍法进行毒力测验,4次重复,调查药 后10天的效果,计算校正死亡率,求药剂浓度对数一死亡率几率值的回归方程,并进行F检验,然后求出LC5{)、参照孙云沛法计算相 对毒力指数(TI),其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l蜡蚧轮枝菌吡虫啉对烟粉虱的室内毒力测定(1()6孢子/ml, pg/ml)(药后10天)<tabl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蜡蚧轮枝菌与吡虫啉复配的杀虫主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剂为蜡蚧轮枝菌和吡虫啉的混合物,所述蜡蚧轮枝菌与吡虫啉的质量比为100∶5~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任顺祥
申请(专利权)人:黄振任顺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