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地时空利用效率评价方法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锚地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锚地时空利用效率评价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连创新高,越来越多的船舶靠离港口,造成港内锚泊需求量大幅增加,锚泊容量不足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如何掌握不同船舶锚泊的实际占用面积信息及其随时间的变化,并基于占用面积的时空变化对锚地的利用率进行评价,成为了优化港口锚地调度和管理的重要科学依据。
[0003]现有技术中,定点锚泊技术被广泛应用,该技术通过兼顾船舶尺度、进港顺序、船舶间距等,对锚地内锚泊船舶进行控制,为船舶进行锚位推荐,从而提升了锚地的运行效率。但此方法的假定条件为单船锚泊所占水域是一个圆形面积,而实际情况中,船舶所能利用的水域总面积还取决于锚地内船型分布和船舶实际锚泊面积,由于现有技术中船舶锚泊面积多采用统计规律来计算,因此与船舶实际占用的锚地存在差异,而且不同船舶在同一锚地的锚泊时间也是随着港口的交通状况而变化的,进而导致港口锚地时空利用率计算不准确。此外,由于没有计算港内不同锚地的时空利用范围,因此无法准确评估锚地的时空利用率,无法分析船舶锚泊规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异特征,不能为港口智能调度提供技术指导。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锚地时空利用效率评价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船舶锚泊面积计算不准确,导致港口锚地利用率计算不准确,且由于船舶锚泊的时间分异特征未能充分挖掘,和没有计算港内不同锚地的时空利用范围,导致无法准确评估锚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地时空利用效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船舶的AIS轨迹数据和锚地的空间信息数据;其中,所述AIS轨迹数据包括船舶轨迹点的时刻信息和坐标信息;根据所述船舶的AIS轨迹数据和所述锚地的空间信息数据,确定所述船舶的锚泊轨迹;根据所述船舶的锚泊轨迹确定所述船舶在不同时刻的锚泊区域,并根据所述锚泊区域得到所述船舶在不同时刻的锚泊面积;根据所述船舶在不同时刻的锚泊面积和预设时空效率计算公式确定所述锚地的时空利用效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地时空利用效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空效率计算公式表示为:其中,表示锚地Anc在时间区间(t1,t
n
)内的时空使用效率;Ar
k
表示第k条船的锚泊面积,m表示预设时间段内锚地内锚泊的船只总数;表式k船在锚地Anc上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停留时长;当船只在锚地发生停留时t
k
=1,未发生停留时t
k
=0;Ar
An
表示锚地Anc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地时空利用效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船舶的AIS轨迹数据和所述锚地的空间信息数据,确定所述船舶的锚泊轨迹,包括:根据所述船舶的AIS轨迹数据,确定所述船舶在不同时刻位于所述锚地内部或边界上的轨迹点;根据所述船舶在不同时刻位于所述锚地内部或边界上的轨迹点,得到所述船舶的锚泊轨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锚地时空利用效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船舶在不同时刻位于所述锚地内部或边界上的轨迹点,包括:以所述船舶的任一轨迹点为射线端点,作一条平行于所述轨迹点所属坐标系横轴的基准射线;根据所述锚地的空间信息数据确定所述锚地在所述轨迹点坐标系下的多个边界点坐标,得到所述锚地的拟合多边形;遍历计算所述基准射线与所述拟合多边形两两相邻的边界点连线的位置关系和交点个数;根据所述位置关系和交点个数,判断所述轨迹点是否位于所述锚地内部或边界上;遍历所述船舶在不同时刻的轨迹点,得到所述船舶在不同时刻位于所述锚地内部或边界上的轨迹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锚地时空利用效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位置关系和交点个数,判断所述轨迹点是否位于所述锚地内部或边界上,包括:判断所述基准射线是否与所述边界点连线平行;当所述基准射线与所述边界点连线平行时,判断所述基准射线是否与所述边界点连线
存在重合线段或所述基准射线的端点是否与所述边界点连线的任一端点重合;当所述基准射线与所述边界点连线存在重合线段或所述基准射线的端点与所述边界点连线的任一端点重合时,确定所述基准射线对应的轨迹点位于所述锚地的边界上;当所述基准射线与所述边界点连线不平行时,判断所述基准射线与所述边界点连线是否存在交点;当所述基准射线与所述边界点连线存在交点时,根据所述交点的个数确定位于所述锚地内部的轨迹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锚地时空利用效率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红楚,陈丰,郭正,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