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高效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1125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玉米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依据市场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在品种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选用通过国家审定,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出苗到成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200℃的优质、高产、多抗品种,严格杜绝越区种植,粮食作物种子玉米单交种标准纯度不低于96.0%,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85%,精量播种发芽率应不低于95.0%,首选精选加工包衣的种子,种子未包衣的播前需包衣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本发明专利技术玉米采用上述种植方式增加了种植区域小环境的通风透光能力,利于群体光合效应,提高了单株边际效应,为玉米高产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米高产高效生产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高效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玉米高效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玉米与传统的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相比,玉米具有很强的耐旱性、耐寒性、耐贫瘠性以及较好的环境适应性,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麦的5

10倍,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玉米中含有的核黄素等高营养物质,对人体是十分有益的;
[0003]当前,玉米生产多采用65厘米垄距种植,亩保苗3300

3500株,种植区域小环境密闭,增加密度受限,通风透光能力受限,并且降低了单株边际效应,从而玉米的产量无法提高,为此,提出一种玉米高效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希望提供一种玉米高效栽培方法,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玉米高效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依据市场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在品种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选用通过国家审定,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出苗到成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200℃的优质、高产、多抗品种,严格杜绝越区种植,粮食作物种子玉米单交种标准纯度不低于96.0%,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85%,精量播种发芽率应不低于95.0%,首选精选加工包衣的种子,种子未包衣的播前需包衣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
[0007]S2、选地、选茬与耕整地: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排灌良好的地块,提倡三年以上合理轮作,优先选择前茬未使用长残留农药的大豆和马铃薯肥沃茬口;
[0008]实施以大马力拖拉机配套多功能联合整地机械为载体,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压相结合的少(免)耕土壤耕作制;
[0009]S3、播种方式:分别经过播种时间、种植方式、播种方法和种植密度进行处理;
[0010]播种时间:应在5厘米

10厘米耕层地温稳定通过7

8℃,土壤含水量25%

30%时抢墒播种;
[0011]种植方式:采用130厘米大垄通透密植栽培,在130厘米的大垄上,按垄上行距(窄行行距)50厘米,垄与垄之间玉米的大行距(宽行行距)80厘米,双行密植通透栽培种植;
[0012]播种方法:按种植方式,采取机械化精量播种,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直播的地块,播种后及时镇压,坐水种的地块,播后隔天镇压,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
[0013]种植密度:一般亩保苗4200

4700株。
[0014]S4、施肥使用方式:采用有机肥和化肥进行施肥处理;
[0015]S5、田间管理:分别经过查田补种和补栽、适时中耕、灌溉和追肥进行处理;
[0016]查田补种和补栽: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要准备好预备苗,如遇不良条件出现粉种和烂芽缺苗情况,要及时催芽补种或利用预备苗和田间多余苗坐水补栽;
[0017]适时中耕: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
[0018]灌溉:在玉米对水分需求敏感时期,如拔节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及灌浆期,应根据旱情、土壤含水量、作物长势的情况进行灌溉;
[0019]追肥:在玉米7

9叶期,用带切盘的直钩深松追肥犁每亩施尿素12

19公斤,追肥部位离植株8

12厘米,深度10

15厘米;
[0020]S6、病虫草害防治:分别经过除草和防止病虫进行处理;
[0021]除草分别进行苗前封闭除草和苗后茎叶除草处理;
[0022]苗前封闭除草:玉米封闭除草,可选用异丙甲草胺、乙草胺混配异噁唑草酮、嗪草酮、莠去津、2

4滴异辛酯、噻吩磺隆及其复配制剂,或使用新型除草剂噻酮
·
异噁唑混配莠去津苗前封闭或苗后早期封杀结合施药;
[0023]苗后茎叶除草:玉米田苗后除草一般在玉米3

5叶期施药,选用药剂以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苯唑草酮、莠去津和2

4滴异辛酯进行混配;
[0024]防治病虫通过加强病虫害监测,采取生态、农业控制和化学防治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控技术,并且防治病虫中包括粘虫防治、玉米螟防治和玉米大斑病防治。
[0025]S7、收获方式:分别经过分段收获法和联合收获法进行处理。
[0026]进一步优选的,在S3中,播种方法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使用的设备包括播种机,在播种机前加装简易太阳扒,清理播种苗带,采用免耕播种,有利于苗全、苗齐、苗壮;
[0027]播种方法中镇压后覆土深度3

4厘米。
[0028]进一步优选的,在S5中,适时中耕的深松深度为25

30厘米。
[0029]进一步优选的,在S6中,苗前封闭除草中使用的药剂一般在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喷雾处理,用药量要根据土壤墒情和土壤有机质含量而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含水量低用高剂量,反之用低剂量;砂壤土地块,不宜使用嗪草酮和2

4滴异辛酯药剂,以防淋溶药害;春季低温多雨、低洼易涝地块,使用含乙草胺、嗪草酮配方易产生药害。
[0030]进一步优选的,在S6中,苗后茎叶除草中施药方式具体为以禾本科杂草为主地块可选用烟嘧磺隆混配莠去津,以阔叶杂草为主特别是苘麻较多地块可选用烟嘧
·
莠混硝磺草酮或氯氟吡氧乙酸;制种田、甜玉米和粘玉米对除草安全性要求较高地块可使用苯唑草酮,也可使用硝磺草酮混莠去津。
[0031]进一步优选的,在S6中,粘虫防治,在成虫产卵期间,田间连续诱卵或摘除卵块;
[0032]人工捕杀及中耕除草消灭幼虫;幼虫发生期,可利用中耕除草将杂草及幼虫翻于土下,杀死幼虫,同时降低田间湿度,增加幼虫死亡率;
[0033]6月中下旬,防治指标:平均100株玉米有50头粘虫,在幼虫三龄之前用BT可湿性粉剂(50000单位/毫克)2克/亩防治,或用杀虫灯防治成虫。
[0034]进一步优选的,在S6中,玉米螟防治,越冬虫源地设置杀虫灯,诱杀越冬代成虫,开灯时期一般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
[0035]信息素诱杀玉米螟成虫,在玉米螟成虫羽化初期,按高于作物30厘米,每亩挂放一个信息素诱捕器,诱杀雄成虫;
[0036]释放赤眼蜂寄生玉米螟卵,根据虫情监测结果,在玉米螟娥高峰期开始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寄生蜂;放蜂3次,在玉米螟化蛹率达到20%时,后推10天为第一次放蜂日,间隔5天后第二次放蜂,间隔10天后第三次放蜂;
[0037]自走式高秆作物喷杆式喷雾机或飞机航化喷洒药剂防治玉米螟幼虫,在当灯诱成虫达到高峰期,且田间卵孵化率达到30%时施药防治。
[0038]进一步优选的,在S6中,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依据市场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在品种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选用通过国家审定,适应当地生态条件、出苗到成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200℃的优质、高产、多抗品种,严格杜绝越区种植,粮食作物种子玉米单交种标准纯度不低于96.0%,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85%,精量播种发芽率应不低于95.0%,首选精选加工包衣的种子,种子未包衣的播前需包衣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和土传病害;S2、选地、选茬与耕整地: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性能好,排灌良好的地块,提倡三年以上合理轮作,优先选择前茬未使用长残留农药的大豆和马铃薯肥沃茬口;实施以大马力拖拉机配套多功能联合整地机械为载体,以深松为基础,松、翻、耙、压相结合的少(免)耕土壤耕作制;S3、播种方式:分别经过播种时间、种植方式、播种方法和种植密度进行处理;播种时间:应在5厘米

10厘米耕层地温稳定通过7

8℃,土壤含水量25%

30%时抢墒播种;种植方式:采用130厘米大垄通透密植栽培,在130厘米的大垄上,按垄上行距(窄行行距)50厘米,垄与垄之间玉米的大行距(宽行行距)80厘米,双行密植通透栽培种植;播种方法:按种植方式,采取机械化精量播种,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直播的地块,播种后及时镇压,坐水种的地块,播后隔天镇压,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种植密度:一般亩保苗4200

4700株。S4、施肥使用方式:采用有机肥和化肥进行施肥处理;S5、田间管理:分别经过查田补种和补栽、适时中耕、灌溉和追肥进行处理;查田补种和补栽: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要准备好预备苗,如遇不良条件出现粉种和烂芽缺苗情况,要及时催芽补种或利用预备苗和田间多余苗坐水补栽;适时中耕:出苗后进行铲前深松或铲前趟一犁;灌溉:在玉米对水分需求敏感时期,如拔节期、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及灌浆期,应根据旱情、土壤含水量、作物长势的情况进行灌溉;追肥:在玉米7

9叶期,用带切盘的直钩深松追肥犁每亩施尿素12

19公斤,追肥部位离植株8

12厘米,深度10

15厘米;S6、病虫草害防治:分别经过除草和防止病虫进行处理;除草分别进行苗前封闭除草和苗后茎叶除草处理;苗前封闭除草:玉米封闭除草,可选用异丙甲草胺、乙草胺混配异噁唑草酮、嗪草酮、莠去津、2

4滴异辛酯、噻吩磺隆及其复配制剂,或使用新型除草剂噻酮
·
异噁唑混配莠去津苗前封闭或苗后早期封杀结合施药;苗后茎叶除草:玉米田苗后除草一般在玉米3

5叶期施药,选用药剂以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苯唑草酮、莠去津和2

4滴异辛酯进行混配;防治病虫通过加强病虫害监测,采取生态、农业控制和化学防治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控技术,并且防治病虫中包括粘虫防治、玉米螟防治和玉米大斑病防治。S7、收获方式:分别经过分段收获法和联合收获法进行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播种方法采用机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中奎王怀彪宫秀英王维维于亚学刘玉成孙慧伟梁雪飞李富娟申慧聪柳佳霖刘丽新
申请(专利权)人:肇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