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现有技术请参中国专利CN210111103U,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连接电路板和一芯片模组,其包括设置有端子槽的基座、设置于端子槽内的端子,端子两侧设置有向外侧凸伸的固持部,端子通过两侧的固持部与端子槽的内壁面硬干涉而进行固定。
[0003]然而,该电连接器在组装时,对于端子侧壁厚度比较薄的基座,采用该种固持易造成端子侧壁变形或破坏。
[0004]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改良结构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能够降低端子安装时对端子槽侧壁的破坏。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基座及呈矩阵排列的若干端子,所述基座设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第二表面的端子槽及位于端子槽旁侧的定位槽;所述端子包括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向所述第一表面倾斜延伸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基座及呈矩阵排列的若干端子,所述基座设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第一、第二表面的端子槽及位于端子槽旁侧的定位槽;所述端子包括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向所述第一表面倾斜延伸的第一弹性臂及自所述本体部向第二表面延伸的连接部,所述第一弹性臂具有凸伸出第一表面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一弹性臂可沿上下方向在端子槽内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收容于所述定位槽内,且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前后方向与左右方向上可浮动但被限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贯穿所述第一表面,且具有临近第二表面的内底面;所述定位槽的内底面限制所述本体部向第二表面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弹性臂或连接部在上下方向上则被端子槽所定位限制,如此,所述端子在上下方向被限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贯穿所述第一表面,且具有临近第二表面的内底面,所述本体部在上下方向上被定位槽的内底面所定位限制;所述连接部为第二弹性臂,第二弹性臂具有凸伸出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接触部;所述定位槽在临近第二表面处设置有向所述第二弹性臂凸出的凸出部,所述第二弹性臂的自由末端抵接在所述凸出部,从而在上下方向上限制所述端子向第一表面移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的自由末端包括自第二接触部继续延伸出第一倾斜部与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同与其相连部分形成面向第一表面的V字型结构,所述第二倾斜部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善雍,
申请(专利权)人: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