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昌玲专利>正文

一种空压机热能回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1053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压机热能回收设备,包括底架、滚轮、槽口和热交换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置了热交换机构,包括利用风力带走热量的风能热回收机构和利用水流带走热量的水能热回收机构,水能热回收机构外表面包裹有起到防护作用外框架,避免水能热回收机构表面温度较高时存在的烫伤风险,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且采用风能和水能的两种形式分别进行热能回收处理,且利用水能多次吸收空压机油内的热量,更有效的冷却回收空压机油内的热能,并且使空压机油内的温度均匀,避免散热处一侧空压机油温度低于中心位置的温度,保证空压机油的使用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压机热能回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能回收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空压机热能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压缩机简称空压机,在许多工业环境中应用于,提供压缩空气,金属焊接业中,需要采用空气压缩机提供压缩空气,以作为焊接用气源,空气压缩机运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其中大多数存在于循环润滑油内,通常利用空压机热能回收装置将循环润滑油内的热量吸收利用;目前,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121603142.9公开了一种空压机热能回收装置,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上端左部固定安装有示例空压机,所述安装面上端左部从后到前依次固定安装有冷水箱和保温箱,所述冷水箱上端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保温箱前端下部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出水接头,所述示例空压机右端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进油管和回油管,所述进油管和回油管外表面均设置有热能回收机构,两个所述热能回收机构后端共同设置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延伸至冷水箱前端;所述的一种空压机热能回收装置,可实现后加式装配,增大了适用范围,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有效减少空压机处的占地面积,便于进行后期的检修与维护,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但,现有技术的空压机热能回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单独利用水冷或风冷对空压机循环油散热吸能,采用水冷的部分通常为单次吸能冷却,在水流经循环油的末端时水内的温度较高,对循环油的冷却吸能效果较差,同时靠近冷却吸能处一侧空压机循环油温度容易低于中心位置的温度,温度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空压机热能回收设备。
[0004]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空压机热能回收设备,该设备包括底架、滚轮、槽口和热交换机构,所述底架底部四端安装有滚轮,并且底架顶部左侧开设有槽口,底架顶侧安装有热交换机构,所述热交换机构包括利用风力带走热量的风能热回收机构、固定于风能热回收机构底部四端的起到支撑作用的垫块、固定于风能热回收机构底部内侧的防护座、固定连接于防护座底侧利用水流带走热量的水能热回收机构以及包裹于水能热回收机构外表面起到防护作用外框架,所述水能热回收机构和水能热回收机构底部均与底架相固定。
[0005]优选的,所述风能热回收机构包括矩形座、贯穿固定于矩形座左部中侧的进液管、连接于进液管内侧的转向管、固定于转向管底端部的连接管、紧固于矩形座内部后侧的风机以及嵌于矩形座后部的出气窗,矩形座底部四端与所述垫块相固定,并且矩形座底部中侧与防护座相固定。
[0006]优选的,所述矩形座前部设置有进气窗,且进气窗上设置有粉尘滤网,所述出气窗后侧连接热风收集使用处。
[0007]优选的,所述水能热回收机构包括底部与所述底架相固定的外罩、连接于外罩内部顶侧的齿轮泵、连接于齿轮泵左侧的动力结构、连接于齿轮泵底端部的导流管、嵌于外罩内部顶侧的喷水管、设置于外罩底部后侧的出水口、安装于外罩内部左侧的混匀结构以及连接于混匀结构底部左侧的出液管,齿轮泵顶端部与所述连接管相固定,所述导流管另一端部与混匀结构相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导流管内部的液体自右向左呈纵向的S形流动。
[0009]优选的,所述喷水管与外部冷水端相连接,所述出水口连接外部的热水收集端。
[0010]优选的,所述动力结构包括底部与所述外罩相固定的第一支承座、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承座顶端部的安装座、紧固于安装座左侧的驱动电机、连接于驱动电机左部输出端的主动齿轮、啮合于主动齿轮底侧的从动齿轮、贯穿固定于从动齿轮内侧中部的转轴杆以及包裹于转轴杆另一侧的第二支承座,所述第二支承座底部与外罩相固定。
[0011]优选的,所述转轴杆左右两侧分别贯穿转动于第二支承座和第一支承座内侧,转轴杆右端部与所述齿轮泵的转轴处相连接,转轴杆左端部与所述混匀结构相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混匀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外罩内部左侧的出液仓、转动连接于出液仓内部右上侧的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于第一锥齿轮底侧的第二锥齿轮、连接于第二锥齿轮底部中侧的搅杆、包裹于搅杆外表面顶侧的隔座以及设置于出液仓底部左侧的出液口,第一锥齿轮右部中侧与所述转轴杆转动连接,所述搅杆底部与出液仓内侧的一支块转动连接,出液口另一侧与所述出液管相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隔座内侧与搅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套。
[0014]优选的,所述导流管为铜材质制成。
[0015]优选的,所述转轴杆使用的材料为钨钢。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空压机热能回收设备,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空压机热能回收设备,通过优化设置了热交换机构,包括利用风力带走热量的风能热回收机构和利用水流带走热量的水能热回收机构,水能热回收机构外表面包裹有起到防护作用外框架,避免水能热回收机构表面温度较高时存在的烫伤风险,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且采用风能和水能的两种形式分别进行热能回收处理,且利用水能多次吸收空压机油内的热量,更有效的冷却回收空压机油内的热能,并且使空压机油内的温度均匀,避免散热处一侧空压机油温度低于中心位置的温度,保证空压机油的使用效果。
[0017]优点2: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空压机热能回收设备,矩形座前部设置有进气窗,且进气窗上设置有粉尘滤网,出气窗后侧连接热风收集使用处,在风机启动后吸取外部气流,并且外部气流通过进液管和转向管表面的热量对气流进行加热,以使热量回收利用。
[0018]优点3: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空压机热能回收设备,导流管内部的液体自右向左呈纵向的S形流动,空压机油在导流管内部流动以保证始终接触到喷水管处喷出的较冷的水,对空压机油的冷却效果好,热量回收的效率高。
[0019]优点4: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空压机热能回收设备,搅杆转动以将空压机油搅动混合,保证温度的均匀性,搅杆底部与出液仓内侧的一支块转动连接,保证其转动的稳定性,出液口另一侧与出液管相连接,隔座内侧与搅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套,以增大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热交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风能热回收机构和水能热回收机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风能热回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水能热回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动力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混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底架

1、滚轮

2、槽口

3、热交换机构

4、风能热回收机构

41、垫块

42、防护座

43、水能热回收机构

44、外框架

45、矩形座

411、进液管

412、转向管

413、连接管

414、风机

415、出气窗

416、外罩

441、齿轮泵...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压机热能回收设备,包括底架(1),所述底架(1)底部四端安装有滚轮(2),并且底架(1)顶部左侧开设有槽口(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底架(1)顶侧的热交换机构(4),所述热交换机构(4)包括利用风力带走热量的风能热回收机构(41)、固定于风能热回收机构(41)底部四端的起到支撑作用的垫块(42)、固定于风能热回收机构(41)底部内侧的防护座(43)、固定连接于防护座(43)底侧利用水流带走热量的水能热回收机构(44)以及包裹于水能热回收机构(44)外表面起到防护作用外框架(45),所述水能热回收机构(44)和水能热回收机构(44)底部均与底架(1)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压机热能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能热回收机构(41)包括矩形座(411)、贯穿固定于矩形座(411)左部中侧的进液管(412)、连接于进液管(412)内侧的转向管(413)、固定于转向管(413)底端部的连接管(414)、紧固于矩形座(411)内部后侧的风机(415)以及嵌于矩形座(411)后部的出气窗(416),矩形座(411)底部四端与所述垫块(42)相固定,并且矩形座(411)底部中侧与防护座(43)相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空压机热能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座(411)前部设置有进气窗,且进气窗上设置有粉尘滤网,所述出气窗(416)后侧连接热风收集使用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压机热能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能热回收机构(44)包括底部与所述底架(1)相固定的外罩(441)、连接于外罩(441)内部顶侧的齿轮泵(442)、连接于齿轮泵(442)左侧的动力结构(443)、连接于齿轮泵(442)底端部的导流管(444)、嵌于外罩(441)内部顶侧的喷水管(445)、设置于外罩(441)底部后侧的出水口(446)、安装于外罩(441)内部左侧的混匀结构(447)以及连接于混匀结构(447)底部左侧的出液管(448);齿轮泵(442)顶端部与所述风能热回收机构(41)相连接,所述导流管(444)另一端部与混匀结构(447)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昌玲
申请(专利权)人:吴昌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