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结构建筑加固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104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结构建筑加固构件,涉及建筑保护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柱主体,所述支撑柱主体底部两端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柱主体一侧内腔设有防护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支撑机构,利用支撑机构中支撑底板对准横梁底部,通过伸缩架的升高,支撑底板向下移动带动一号活塞杆向下移动,带动一号活塞在一号活塞筒内部向下滑动,从而将一号活塞筒内部液体挤压通过L型输水管进行二号活塞筒内,从而推动二号活塞带动二号活塞杆一起向一侧移动,进而带动横梁两侧的夹板相对移动,直至夹紧横梁,支撑机构对横梁进行支撑加固,支撑作用强,加固效果好,使得横梁承受荷载能力大大加强,提高了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稳定性。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稳定性。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结构建筑加固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保护
,具体为一种木结构建筑加固构件。

技术介绍

[0002]古建筑由于年限长,长期冷热交替、雨水浸泡、空气氧化、地震作用以及一些人为破坏,其木结构容易开裂、老化,承载力大幅度下降,结构整体性较差,单个原木柱或原木梁的破坏容易引起整个木结构的连续倒塌,安全隐患高,因此需要加固。
[0003]在对古建筑进行加固保护时,有些采用支撑架对古建筑进行支撑,但是现有的支撑架结构过于简单,自身的支撑稳固性不强,受压一大容易散架,且结构比较单一,无法适应各种不同类型古建筑木结构的支撑需求,适应性差;有些则采用构造柱或钢筋混凝土柱,施工成本高,周期长,且不易拆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木结构建筑加固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木结构建筑加固构件,包括支撑柱主体,所述支撑柱主体底部两端设有固定机构,所述支撑柱主体一侧内腔设有防护组件,所述支撑柱主体一端内腔滑动连接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顶部固定安装有一号固定架,所述一号固定架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两组所述连接板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二号固定架,所述一号固定架和二号固定架顶部均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一号固定架和二号固定架底部与固定机构之间安装有强化组件,所述固定机构和支撑机构与建筑主体相对接,所述建筑主体包括与固定机构对接的立柱,所述立柱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梁,所述横梁与所述支撑机构对接;
[0006]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一号固定架和二号固定架上表面的四组一号活塞筒,所述一号活塞筒内腔滑动连接有一号活塞,所述一号活塞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活塞杆,四组所述一号活塞杆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底板,每组所述一号活塞筒底部一侧均连接有L型输水管,每组所述L型输水管另一端均安装有二号活塞筒,每组所述二号活塞筒内腔均滑动连接有二号活塞,每组所述二号活塞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二号活塞杆,每组所述二号活塞杆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夹板。
[0007]优选的,所述一号活塞筒内腔底部与一号活塞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主体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所述支撑柱主体内部开设有齿条腔室,所述伸缩架位于所述齿条腔室一侧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腔室一侧转动连接有一号转轴,所述一号转轴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一号转轴另一端位于所述支撑柱主体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伸缩架一侧开设有若干组一号限位孔,所述支撑柱主体顶部一侧开设有与所述一号限位孔对应的螺纹孔口,所述螺纹孔口和一号限位孔一侧螺纹连接有一号固定螺栓。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贯穿于所述支撑柱主体底部一侧的正反螺纹丝杆,所述正反螺纹丝杆两端滑动连接有一组移动杆,两组所述移动杆顶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正反螺纹丝杆一端固定安装有一号转盘,两组所述移动杆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杆一侧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一端固定安装有弧形夹板,所述连接柱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套杆,所述固定套杆内腔滑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一侧开设有若干组二号限位孔,所述固定套杆一侧开设有与所述二号限位孔对应的孔口,所述孔口和二号限位孔一侧螺纹连接有二号固定螺栓,所述固定杆和伸缩杆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组件。
[0010]优选的,所述弧形夹板与夹板一侧均安装有海绵垫。
[0011]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主体和连接柱一侧贯穿有导向柱。
[0012]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支撑柱主体一侧的收纳腔室,所述收纳腔室上下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一端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挂钩,所述支撑柱主体远离所述收纳腔室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转动柱顶部固定安装有一号锥齿轮,所述收纳腔室一侧转动连接有二号转轴,所述二号转轴一端固定安装有二号锥齿轮,所述一号锥齿轮与有二号锥齿轮相啮合,所述二号转轴位于所述支撑柱主体外侧一端固定安装有二号转盘。
[0013]优选的,所述强化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一号固定架底部与伸缩架一侧的固定三角架,两组所述二号固定架底部固定安装有一组滑轨,每组所述滑轨内均滑动连接有一号滑块和二号滑块,所述一号滑块底部与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滑块和所述伸缩杆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强杆。
[001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支撑机构,利用支撑机构中支撑底板对准横梁底部,通过伸缩架的升高,支撑底板向下移动带动一号活塞杆向下移动,带动一号活塞在一号活塞筒内部向下滑动,从而将一号活塞筒内部液体挤压通过L型输水管进行二号活塞筒内,从而推动二号活塞带动二号活塞杆一起向一侧移动,进而带动横梁两侧的夹板相对移动,直至夹紧横梁,支撑机构对横梁进行支撑加固,支撑作用强,加固效果好,使得横梁承受荷载能力大大加强,提高了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固定机构,利用固定机构中转动一号转盘,带动正反螺纹丝杆转动,从而带动两组移动杆在正反螺纹丝杆上相对滑动,进而带动两组固定组件相对移动,直至夹紧立柱,使得立柱受到多个位置的固定组件的加固作用,保持笔直而不容易倾倒,提高了立柱的稳定性;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强化组件,利用强化组件中的固定三角架和加强杆,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使得整个装置制成一体,紧密联系,不容易散架。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护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机构和支撑柱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活塞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仰视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强化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00、支撑柱主体;200、固定机构;300、防护组件;400、支撑机构;500、强化组件;600、建筑主体;
[0026]110、伸缩架;111、一号限位孔;112、一号固定螺栓;120、底座;130、一号固定架;140、连接板;150、二号固定架;160、齿条;170、一号转轴;180、齿轮;190、电机;
[0027]210、正反螺纹丝杆;220、移动杆;230、连接柱;240、导向柱;250、一号转盘;260、固定组件;261、固定柱;262、弧形夹板;263、海绵垫;270、固定杆;280、固定套杆;290、伸缩杆;291、二号限位孔;292、二号固定螺栓;
[0028]310、收纳腔室;320、转动柱;330、防护网;340、固定挂钩;350、固定环;360、一号锥齿轮;370、二号转轴;380、二号锥齿轮;390、二号转盘;
[0029]410、一号活塞筒;420、一号活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结构建筑加固构件,包括支撑柱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主体(100)底部两端设有固定机构(200),所述支撑柱主体(100)一侧内腔设有防护组件(300),所述支撑柱主体(100)一端内腔滑动连接有伸缩架(110),所述伸缩架(110)顶部固定安装有一号固定架(130),所述一号固定架(130)两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0),两组所述连接板(140)一端均固定安装有二号固定架(150),所述一号固定架(130)和二号固定架(150)顶部均安装有支撑机构(400),所述一号固定架(130)和二号固定架(150)底部与固定机构(200)之间安装有强化组件(500),所述固定机构(200)和支撑机构(400)与建筑主体(600)相对接,所述建筑主体(600)包括与固定机构(200)对接的立柱(610),所述立柱(610)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梁(620),所述横梁(620)与所述支撑机构(400)对接;所述支撑机构(400)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一号固定架(130)和二号固定架(150)上表面的四组一号活塞筒(410),所述一号活塞筒(410)内腔滑动连接有一号活塞(420),所述一号活塞(420)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活塞杆(440),四组所述一号活塞杆(440)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底板(450),每组所述一号活塞筒(410)底部一侧均连接有L型输水管(460),每组所述L型输水管(460)另一端均安装有二号活塞筒(470),每组所述二号活塞筒(470)内腔均滑动连接有二号活塞(480),每组所述二号活塞(480)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二号活塞杆(490),每组所述二号活塞杆(490)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夹板(49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建筑加固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活塞筒(410)内腔底部与一号活塞(420)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4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建筑加固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主体(100)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120),所述支撑柱主体(100)内部开设有齿条腔室,所述伸缩架(110)位于所述齿条腔室一侧固定安装有齿条(160),所述齿条腔室一侧转动连接有一号转轴(170),所述一号转轴(170)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180),所述齿轮(180)与齿条(160)相啮合,所述一号转轴(170)另一端位于所述支撑柱主体(100)一侧安装有电机(190),所述伸缩架(110)一侧开设有若干组一号限位孔(111),所述支撑柱主体(100)顶部一侧开设有与所述一号限位孔(111)对应的螺纹孔口,所述螺纹孔口和一号限位孔(111)一侧螺纹连接有一号固定螺栓(1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结构建筑加固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