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顾徐锐专利>正文

一种成套式衡重式路堤挡墙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102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边坡支挡领域,提供了一种成套式衡重式路堤挡墙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加固结构主要由墙背岩土体加固结构、墙身补强修复结构和外贴护面墙结构三大部分组成。墙背采用竖向微型钢管和管内渗透注浆的方式进行预加固,改善墙后岩土体性质,提高墙身补强施工期间稳定性,确保既有道路车辆通行安全。现浇钢筋砼护面墙,防止既有挡墙面层脱空和鼓胀的片石掉落;墙内设置竖向微型钢管,可以与既有挡墙墙趾加强连接,进一步提高墙体的整体抗滑性能。墙身利用后浇孔设置斜向微型钢管和管内渗透注浆的方式进行补强和加固;通过L型连接筋将钢管与护面墙钢筋网焊接成整体,防止护面墙与既有挡墙墙身脱落与分离。与既有挡墙墙身脱落与分离。与既有挡墙墙身脱落与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套式衡重式路堤挡墙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边坡支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套式衡重式路堤挡墙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边坡支挡工程中,衡重式挡墙由于工程造价相对较低、施工经验成熟、实施难度小、适用性较强且管理和养护方便,且能有效利用衡重台上的填料重量,从而改善墙体受力状态、增加墙身稳定性并且提高支挡高度,故广泛用于石料充沛和下卧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填方工程。
[0003]早期衡重式挡墙多采用干砌圬工料或浆砌圬工料,也有面层浆砌加墙身干砌的混合做法。由于施工的不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墙身砂浆老化、圬工料空鼓和掉块、墙面开裂、墙体节段间变形和错位等问题层出不穷。
[0004]已经公开的专利中,对于完整性较好的旧挡墙采用植筋贴面和扩大墙体尺寸来解决整体稳定、抗倾覆和滑移问题;对于完整性较差的旧挡墙,采用预应力锚索加现浇肋板的方式来进行加固和修复。
[0005]对于墙体空鼓掉块严重、完整性较差、墙间错位变形持续发展、墙背无可靠锚固区和锚索实施困难的条件下,如何在保证现状道路通行安全的前提下,对既有挡墙进行原位修复的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套式衡重式路堤挡墙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成套式衡重式路堤挡墙加固结构,所述成套式衡重式路堤挡墙加固结构包括:
[0008]墙背岩土体加固结构、墙身补强修复结构、外贴护面墙结构和截排水结构,均设置于既有墙体上;
[0009]所述墙背岩土体加固结构,采用竖向微型钢管和管内渗透注浆的方式进行预加固,用于改变墙后岩土体性质,并维持墙身在补强施工期间的稳定;
[0010]所述墙身补强修复结构,后浇孔通过设置斜向微型钢管和管内渗透注浆的方式进行补强和加固;通过L型连接筋将钢管与护面墙钢筋网焊接成整体,用于防止护面墙与既有挡墙墙身脱落和分离;
[0011]所述外贴护面墙结构,采用现浇钢筋砼护面墙,并进行外立面艺术化设计;墙内设置竖向微型钢管,可以与既有挡墙墙趾加强连接;墙面预留后浇孔,作为既有挡墙墙身补强修复体系施工通道,用于增大墙体的表面的摩擦力,可以提升抗滑性能。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墙背岩土体加固结构包括:
[0013]多组第一竖向微型钢管和多组第一斜向微型钢管,多组所述第一竖向微型钢管和
第一斜向微型钢管内通过注浆的方式进行渗透。
[0014]第一竖向微型钢管和第一斜向微型钢管采用Q355B级钢,外径108mm,壁厚6mm,注浆孔径10~16mm,孔间距15~20cm,注浆孔呈梅花形布置。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墙身补强修复结构包括:
[0016]第二斜向微型钢管,所述第二斜向微型钢管端部设有封闭尖锥,所述第二斜向微型钢管上设置有注浆孔;
[0017]L型连接筋,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二斜向微型钢管上,所述L型连接筋另一端焊接在所述护面墙钢筋网上。
[0018]第二斜向微型钢管采用Q355B级钢,外径48mm,壁厚3mm,注浆孔径8~12mm,孔间距10~15cm,注浆孔沿管体周边呈梅花形布置(每个注浆孔的注浆截面宜为2个),端部制成封闭尖锥,尖锥顶角取30
°
~60
°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贴护面墙结构包括:
[0020]第二竖向微型钢管,与既有挡墙墙趾相连接,所述既有挡墙上还设置有支模现浇护面墙和压顶;
[0021]所述外贴护面墙结构墙面预留用于为既有挡墙补强和修复的后浇孔,用于为墙身补强修复结构提供施工通道。
[0022]护面墙采用C25钢筋砼现浇,墙体设置φ20@150双向钢筋网,墙身埋设外径90mmPVC泄水管,管体插入既有挡墙泄水孔不小于0.5m;墙趾微型无缝钢管采用Q355B级钢,外径108mm,壁厚6mm,注浆孔径10~16mm,孔间距15~20cm,注浆孔呈梅花形布置。
[0023]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截排水结构包括:
[0024]排水沟,设置于墙体底部,且既有墙体上还设置有拦水块,所述排水沟沟体外侧铺设有复合防渗土工膜。
[0025]墙顶设置0.4m
×
0.5m拦水块,拦水块采用C25素砼,与墙身整体浇筑;墙角设置0.4m
×
0.5m排水沟,排水沟采用C25素砼。
[0026]一种如上述任一所述的成套式衡重式路堤挡墙加固结构的加固方法,所述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7]步骤1、施工墙背岩土体加固结构,并通过注浆口进行注浆,且注浆采用由外向内跳孔的方式进行注浆,每孔分层注浆,间歇期为6~12h,并在施工完成后及时恢复临时占用车道及防撞护栏;
[0028]步骤2、施工外贴护面墙结构,并采用C25钢筋砼现浇,并在施工时预留用于为既有挡墙补强和修复的后浇孔;
[0029]步骤3、施工墙身补强修复结构,后浇孔通过向管内渗透注浆的方式进行补强和加固,注浆采用由外向内跳孔的方式进行注浆,每孔采用孔底一次注浆的方式;
[0030]步骤4、恢复截排水结构的正常运转。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步骤1中所述的通过注浆口进行注浆,注浆所采用的的浆液为M30水泥浆,水灰体积比为0.6~1.0,注浆压力为0.5~1.0MPa,浆液黏度为80~90s,注浆流量为10~20L/min。
[0032]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步骤2中所述的采用C25钢筋砼现浇,其中浇筑所采用的浆液为M30水泥浆,水灰体积比为0.6~0.7,注浆压力为0.3~0.8MPa,浆液黏度为80~
90s,注浆流量为10~15L/min;注浆采用由外向内跳孔的方式进行注浆,每孔分层注浆,间歇期为4~8h。
[0033]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步骤3中所述的向管内渗透注浆,浆液采用M30水泥浆,水灰体积比为0.5~0.7,注浆压力为0.3~0.6MPa,浆液黏度为80~90s,注浆流量为7~12L/min,且浆液中掺体积分数为5%~8%速凝剂。
[003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套式衡重式路堤挡墙加固结构及加固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5]1)保留既有挡墙,避免破路翻浇,可以保证道路的基本通行需求。
[0036]2)墙背预加固施工方便并且速度快,可有效改善墙后岩土体性质,减少主动土压力,提高挡墙加固修复期间稳定性,确保现状道路车辆通行安全。
[0037]3)现浇护面墙,可有效防止施工期既有挡墙面层脱空和鼓胀的片石掉落;墙面预留后浇孔,作为既有挡墙墙身补强修复体系施工通道;墙内设置竖向微型钢管,可以与既有挡墙墙趾加强连接,进一步提高墙体的整体抗滑性能。
[0038]4)墙体新增微型钢管作为劲性骨架,可增加墙身的刚度;同时结合管内渗透注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套式衡重式路堤挡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套式衡重式路堤挡墙加固结构包括:墙背岩土体加固结构、墙身补强修复结构、外贴护面墙结构和截排水结构,均设置于既有墙体上;所述墙背岩土体加固结构用于改变墙后岩土体性质,并维持墙身在补强施工期间的稳定;所述墙身补强修复结构用于防止护面墙与既有挡墙墙身脱落与分离;所述外贴护面墙结构用于增大墙体的表面的摩擦力和提升抗滑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套式衡重式路堤挡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背岩土体加固结构包括:多组第一竖向微型钢管和多组第一斜向微型钢管,多组所述第一竖向微型钢管和第一斜向微型钢管内通过注浆的方式进行渗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套式衡重式路堤挡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身补强修复结构包括:第二斜向微型钢管,所述第二斜向微型钢管端部设有封闭尖锥,所述第二斜向微型钢管上设置有注浆孔;L型连接筋,一端焊接于所述第二斜向微型钢管上,所述L型连接筋另一端焊接在所述护面墙钢筋网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套式衡重式路堤挡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贴护面墙结构包括:第二竖向微型钢管,与既有挡墙墙趾相连接,所述既有挡墙上还设置有支模现浇护面墙和压顶;所述外贴护面墙结构墙面预留用于为既有挡墙补强和修复的后浇孔,用于为墙身补强修复结构提供施工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套式衡重式路堤挡墙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沟,设置于墙体底部,且既有墙体上还设置有拦水块,所述排水沟沟体外侧铺设有复合防渗土工膜。6.一种如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成套式衡重式路堤挡墙加固结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徐锐林秀桂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顾徐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