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模块带拉杆结构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0962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模块带拉杆结构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电池支架和第二电池支架,第一电池支架和第二电池支架平行对称放置,第一电池支架和第二电池支架上分布有圆孔;圆柱锂电池,圆柱锂电池两端分别插入第一电池支架和第二电池支架的圆孔内;连接条,连接条分别与圆柱锂电池两端连接;拉杆,拉杆安装在第一电池支架和第二电池支架上的通孔处;第一压板安装在第一电池支架外沿,所述第二压板安装在第二电池支架外沿;绝缘胶带,绝缘胶带粘接在连接条上;锂电池安装在电池支架上,锂电池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用电工况选择,通过挡块增强了锂电池模块的结构可靠度,每个锂电池之间设有一定间隙,使得锂电池模块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的散热性能。的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模块带拉杆结构的固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是一种锂电池模块带拉杆结构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充电快、寿命长、轻快、便捷、安全、廉价,是绿色环保电池的首选。现有的锂电池组是多个固定在支架上的锂电池通过一定的串并联方式组装在一起,用来固定锂电池的支架包括上、下两个压板,上下两个压板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电池固定槽,这种方法存在固定不够可靠、抗震性不足等问题,在力学强度复杂、苛刻的工况下,容易发生零部件松动、连接条断裂、导线脱落等一系列严重结构问题引发锂电池组失效现象。
[0003]如公开号为CN109203957A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柜,固定柜的内腔设有电池,电池的右侧设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的右侧设有固定框,固定框的表面与固定柜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推杆的右侧贯穿固定框并固定连接有连接把,连接把的表面套设有第一活动套,第一活动套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活动杆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套,第二活动套的内腔套设有曲杆。该装置通过固定框、连接杆、固定套等结构配合达到固定锂电池的效果,但其结构复杂,且无法固定多个锂电池组成的锂电池模块,通用性低,锂电池安装在固定柜中,散热性能差,容易因内部产热导致热量集中引发的热失控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电池模块带拉杆结构的固定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0006]一种锂电池模块带拉杆结构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电池支架和第二电池支架,第一电池支架和第二电池支架平行对称放置,第一电池支架和第二电池支架上分布有圆孔;圆柱锂电池,圆柱锂电池两端分别插入第一电池支架和第二电池支架的圆孔内;连接条,连接条分别与圆柱锂电池两端连接;拉杆,拉杆安装在第一电池支架和第二电池支架上的通孔处;
[0007]还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所述第一压板安装在第一电池支架外沿,所述第二压板安装在第二电池支架外沿;
[0008]还包括绝缘胶带,绝缘胶带粘接在连接条上;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池支架、第二电池支架的圆孔外侧设有挡板,且圆孔周围设有四个挡块。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板、第二压板上设有埋头孔,安装在第一电池支架上的拉杆通过螺钉与第一压板相连,安装在第二电池支架上的拉杆通过螺钉与第二压板相连。
[0011]进一步的,所述带有挡块的圆孔中间还设有一个通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挡块高度大于连接条和绝缘胶带的总高度。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条上焊接有导线。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条采用纯镍材料。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板的尺寸小于第一电池支架的尺寸,所述第二压板的尺寸大于第二电池支架的尺寸。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锂电池安装在电池支架上,锂电池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用电工况进行选择,通过挡块的设置使得该装置不会发送应力集中的现象,且具有非常强的抗震、吸震、缓冲功能,增强了锂电池模块的结构可靠度,通过高温绝缘胶带保证电池模块在输出能量时因圆柱锂电池表面产热情况下也能保证可靠的绝缘,在该装置中,每个锂电池之间设有一定间隙,使得锂电池模块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0]图中:2

拉杆、3

第一压板、4

第一电池支架、5

圆柱锂电池、7

第二电池支架、8

第二压板、9

绝缘胶带、10

连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0022]如图1

3所示,一种锂电池模块带拉杆结构的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电池支架4和第二电池支架7,第一电池支架4和第二电池支架7平行对称放置,第一电池支架4和第二电池支架7上分布有圆孔;圆柱锂电池5,圆柱锂电池5两端分别插入第一电池支架4和第二电池支架7的圆孔内;连接条10,连接条10分别与圆柱锂电池5两端连接;拉杆2,拉杆2安装在第一电池支架4和第二电池支架7上的通孔处;还包括第一压板3、第二压板8,所述第一压板3安装在第一电池支架4外沿,所述第二压板8安装在第二电池支架7外沿;还包括绝缘胶带9,绝缘胶带9粘接在连接条10上;第一电池支架4、第二电池支架7的圆孔外侧设有挡板,且圆孔周围设有四个挡块;第一压板3、第二压板8上都设有埋头孔,螺钉通过第一压板3、第二压板8上的埋头孔分别与第一电池支架4内的拉杆、第二电池支架7内的拉杆锁紧;组装完成后锂电池模块成为了一个整体。
[0023]安装在第一电池支架4上的拉杆通过螺钉与第一压板3锁紧,安装在第二电池支架7上的拉杆通过螺钉与第二压板8锁紧。同时,第一电池支架4、第二电池支架7插入圆柱锂电池5的每一个圆孔周围设有四个挡块,四个挡块设置后不影响连接条10在其中进行水平、垂直的串并联操作;该挡块的高度应当大于连接条10和绝缘胶带9的总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挡块的高度大于三倍连接条10和绝缘胶带9的总高度。
[0024]圆柱锂电池5与第一电池支架4、第二电池支架7之间的关系应为过渡配合;第一电池支架4、第二电池支架7的圆孔中间设有一个通孔,即通孔四周也具备四个挡块,通过螺钉与拉杆2拧紧后,第一电池支架4、第二电池支架7在通孔处具有足够的强度,不会发生应力集中造成结构破坏的情况,增强了锂电池模块结构的稳定性;第一电池支架4、第二电池支架7的圆孔外侧设有挡板,挡板的方向总是朝外,防止锂电池掉落。
[0025]连接条10通过点焊机焊接到圆柱锂电池5的正负极表面,其中连接条10上可通过
焊接等形式安装导线,且根据过电流和过电压两种情况选择合适线径的导线,导线从连接条10引出后需要避免直接拉扯导线造成锂电池模块输出不稳定;然后将绝缘胶带9粘接在连接条10上,保证圆柱锂电池5和连接条10的金属部位都被覆盖,为保证可靠的绝缘,还可以对锂电池模块整体采取二次绝缘措施;所用的绝缘胶带9具备耐高温能力,保证电池模块在输出能量时圆柱锂电池5表面产生高温的情况下还能保证可靠的绝缘。。
[0026]第一压板3的尺寸应小于第一电池支架4的尺寸,同时应大于第一压板3上埋头孔确定的最大外形尺寸且应该为埋头孔四周预留足够的受力空间,这样可方便锂电池模块的导线从第一压板3与第一电池支架4之间的尺寸差内进行布线,布线后的高度一般不大于第一压板3的高度,布线后应对导线进行固定,防止在后续操作中打乱原有布线走向;
[0027]同理,第二压板8应大于第一电池支架4、第二电池支架7的外形尺寸,保护第一电池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模块带拉杆结构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池支架(4)和第二电池支架(7),第一电池支架(4)和第二电池支架(7)平行对称放置,第一电池支架(4)和第二电池支架(7)上分布有圆孔;圆柱锂电池(5),圆柱锂电池(5)两端分别插入第一电池支架(4)和第二电池支架(7)的圆孔内;连接条(10),连接条(10)分别与圆柱锂电池(5)两端连接;拉杆(2),拉杆(2)安装在第一电池支架(4)和第二电池支架(7)上的通孔处;还包括第一压板(3)、第二压板(8),所述第一压板(3)安装在第一电池支架(4)外沿,所述第二压板(8)安装在第二电池支架(7)外沿;还包括绝缘胶带(9),绝缘胶带(9)粘接在连接条(10)上;所述第一电池支架(4)、第二电池支架(7)的圆孔外侧设有挡板,且圆孔周围设有四个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模块带拉杆结构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元钱顺友李华张杨杨中发徐星王庆杰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