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综合管廊内可移动型管道定位及升降装置和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综合管廊内可移动型管道定位及升降装置和施工方法,属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机电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城市综合管廊内进行管道安装施工中,存在空间较小、安装设备较大,但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而造成的施工困难问题。在常见的施工装置中,综合管廊隧道内管道安装一般利用自制运送装置配合管廊吊钩,使用倒链进行管道吊装就位,使用插架法进行管道固定安装,是常见的较为成熟的施工方法。但是,在施工中需要制作管道运输小车,在管道运输时,需安排6名工人进行运输操作,其中由四名工人推车并控制小车前进方向,两名工人拉管;运到指定位置后,用手动葫芦将管道吊下,存在工期较长、安全隐患(运输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较多、人工成本较高等问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度,耗费成本较大。
[0003]基于以上问题,我们研发了一种综合管廊内可移动型管道定位及升降装置,具有人力消耗少,安全性较高的特点,可以解决施工中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综合管廊内可移动型管道定位及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管道固定装置、升降装置和履带式行走装置;所述管道固定装置包括管道底座、管道固定支架和管道抱箍,管道底座和管道固定支架连接在一起,管道抱箍与管道底座通过螺栓连接,实现开合功能,二者扣合在一起中间形成圆形通道,管道放置在该圆形通道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双剪叉机构、液压顶升装置,其中,双剪叉机构包括液压缸、活塞杆,液压顶升装置包括斜支撑杆、水平支撑杆;所述履带式行走装置包括履带张紧装置、导轮、回转支撑底座、控制单元和蓄电池,导轮包括引导轮、托链轮、驱动轮;管道固定装置通过连接螺栓与升降装置连接,升降装置通过回转底盘与行走装置连接,并接入控制单元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内可移动型管道定位及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固定支架整体为四根杆组成的矩形框架,前、后杆为直杆,二者平行设置;左、右杆为中部设有圆形槽的杆,二者平行设置;左、右杆与前、后杆的端部焊接为一体组成矩形框架,在矩形框架中部设置管道底座和其对应的管道抱箍;管道底座为中部设有半圆形槽的面板,半圆形槽正上方对应设置管道抱箍以将管道锁定;管道抱箍的两端延长块上设有螺栓孔,与管道底座通过螺栓连接;可更换管道抱箍的半圆形槽与矩形框架左、右杆上的半圆形槽在同一方向,便于放置管道,在需要更换不同管径时,将固定装置连接螺栓拆除,更换不同管径锁定装置即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管廊内可移动型管道定位及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管道底座中部设有半圆形槽,底座的一端设有螺栓孔;管道抱箍的中部与管道底座对应设有半圆形槽,二者扣合在一起,与管道固定支架左、右杆上的半圆形槽对应设置,形成圆形通道,在管道抱箍的两端分别设有螺栓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管廊内可移动型管道定位及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管道抱箍根据管道尺寸与管道底座成套制作装配,在内侧设置防滑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管廊内可移动型管道定位及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斜支撑杆呈十字交叉设置,两根斜支撑杆拐弯处设有水平支撑杆,液压缸与活塞杆连接固定在底部平行设置的两根斜支撑杆中间,液压缸缸体底部与支撑底座通过螺栓铰接,活塞杆顶部铰接于水平支撑杆;液压缸驱动活塞杆来控制双剪叉机构垂直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宏,杨凯,张平,贺礼鹏,武俊河,马海峰,李杨,赵晶,田立辉,郭明星,赵浩然,赵丹,温杰锋,王文莹,卫新鹏,翁心宇,崔鹏,张科,史海波,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通号工程局集团城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