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素微球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纤维素微球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纤维素微球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纤维素微球可用于生物分子的吸附。
技术介绍
[0002]纤维素类材料的制备一直是化学、化学工程、生物化学以及涉及生物材料化学设计及其相关领域都重视研究的领域。纤维素本身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优异的化学性能、自然储量丰富且可再生、生物相容性好和可持续性好等优点。纤维素结构每个重复单元具有三个羟基,因而能够通过与羟基反应引入功能基团进行化学改性,可使纤维素的性质可以从亲水性变为疏水性,也可以从非电荷性变为阴离子性或阳离子性,也可以将改性纤维素与有机或无机化合物混合来制备具有特定应用的功能材料。
[0003]纤维素微球(CM)是直径在微米级别,甚至可以达到毫米范围内的球形颗粒,从色谱填料、蛋白质固定到延迟药物释放等许多方面的应用。在过去几十年中,制备纤维素微球的许多方法和制备工序已经被报道,这些方法和工序包括使用不同的溶剂、成型技术和大批量生产的技术设备。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纤维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素微球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三醋酸纤维素或二醋酸纤维素为原料,以氯代烃、无水乙醇、丙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混合溶剂,配置三醋酸纤维素或二醋酸纤维素质量分数5~15%的醋酸纤维素溶液;然后加入油相致孔剂和油相表面活性剂,混合均匀后得到澄清透明的纤维素混合溶液,再将该混合溶液加入到含有聚乙二醇或聚乙烯醇亲水性高分子水溶液中,在20~30℃下搅拌分散3~15小时,将油相分散塑形成纤维素液滴;接着在35~45℃水浴下加热10~36小时蒸发溶剂,再过滤、水洗和筛分后得到粒径为250~500μm的醋酸纤维素微球,其中油相致孔剂与醋酸纤维素溶液的体积用量比为0.2~0.5:1,油相表面活性剂与油相致孔剂的体积用量比为0~0.2:1;最后将得到的醋酸纤维素微球在2mol/LNaOH溶液中于50~70℃下加热水解2~4h,用水充分洗涤后得到纤维素微球吸附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素微球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油相致孔剂是碳原子数7~1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柏,刘冠成,赵越,李云峰,张喆,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