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植保的防虫结构及其防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保护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植保的防虫结构及其防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植保,即:植物保护。
[0003]在农业中,控制病虫害是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手段。目前,为了降低农作物上产生害虫的几率,现在一般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手段,且对于较大面积的农作物,如水稻,当一些害虫即将大面积产生或已经产生时,采用化学防治的方式可快速一致害虫的蔓延,并且由于化学防治的适应范围较广,受地区性和季节性影响较小,以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时均可使用,因此,化学防治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虫害防治方式。
[0004]目前,化学防治一般是在机动车上连接有药箱,并在药箱上通过管道接通有喷药机构,且管道通过泵将药箱中的药液输送至喷药机构,以能使药液从喷药机构喷出。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喷药机构只能将药液喷射在植物的顶端,而且,目前通过无人机向植物喷射农药时,也是只能将药液喷射至植物的上表面,因此导致不易使药液喷射至植物叶片的底面,则致使植物叶片底端容易产虫害。 >[0005]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植保的防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动车(1)、第一支架(2)、药箱(3)、第一顶端喷药管(4)、第一侧部分流管(5)和送药管(6);所述第一支架(2)连接在所述机动车(1)的尾端,所述药箱(3)连接在所述机动车(1)的顶端,且所述药箱(3)中连接有水泵;所述第一顶端喷药管(4)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架(2)上,且所述第一顶端喷药管(4)的长度沿x轴延伸,并且所述第一顶端喷药管(4)的底端沿其长度方向接通有多个第一喷头(101),同时多个所述第一喷头(101)的喷口均朝向地面;所述第一顶端喷药管(4)的两个端口均通过第一管接头一一对应接通两个所述第一侧部分流管(5)的顶部端口,且每个所述第一侧部分流管(5)的长度均沿z轴方向延伸,同时两个所述第一侧部分流管(5)的底部端口均通过第二管接头一一对应接通有两个第二喷头(102),且两个所述第二喷头(102)的喷口相对布置;所述送药管(6)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药箱(3)内并与所述水泵接通,另一端接通在所述第一顶端喷药管(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植保的防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顶端喷药管(61)、第二侧部分流管(62)和旁支管(63);所述第二顶端喷药管(61)为两个,沿y轴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一顶端喷药管(4)的两侧,且每个所述第二顶端喷药管(61)的长度均沿x轴延伸,并且每个所述第二顶端喷药管(61)的底端均沿其长度方向接通有多个第三喷头(103),同时每个所述第三喷头(103)的喷口均朝向地面;每个所述第二顶端喷药管(61)的两个端口均通过所述第三管接头一一对应接通两个所述第二侧部分流管(62)的顶部端口,且每个所述第二顶端喷药管(61)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侧部分流管(62)的长度均沿z轴方向延伸,同时每个所述第二顶端喷药管(61)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二侧部分流管(62)的底部端口均通过所述第四管接头一一对应接通有两个所述第四喷头(104),且每个所述第二顶端喷药管(61)对应的两个所述第四喷头(104)的喷口相对布置;所述旁支管(63)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旁支管(63)的一端均接通在所述送药管(6)上,同时两个所述旁支管(63)的另一端一一对应接通在两个所述第二顶端喷药管(6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植保的防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且所述送药管(6)、每个所述第一侧部分流管(5)、每个所述第二侧部分流管(62)和每个所述旁支管(63)上均接通有电动流量调节阀,并且,所述送药管(6)上的所述电动流量调节阀位于所述送药管(6)与每个所述旁支管(63)的接通处和所述送药管(6)与所述第一顶端喷药管(...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