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雾组件及蒸烤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980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3
本申请涉及一种除雾组件及蒸烤箱。除雾组件用于具有可视窗的烹饪设备中,包括红外发射源。所述红外发射源用于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至少部分照射于所述可视窗上。上述除雾组件,其红外发射源能够发射出红外线照射到可视窗上,由于红外线的光波长,传热、加热速度快,能够对可视窗上的水雾、冷凝水进行快速烘干。用户可以在出现水雾、冷凝水时,打开红外发射源发射红外线,达到消除水雾、冷凝水目的。用户还可以在水雾、冷凝水出现前,事先打开红外发射源发射红外线,达到预防水雾、冷凝水出现的目的。如此,用户或摄像头能够不受水雾或冷凝水阻碍地对烹饪设备内的食物进行观察与识别。水阻碍地对烹饪设备内的食物进行观察与识别。水阻碍地对烹饪设备内的食物进行观察与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雾组件及蒸烤箱


[0001]本申请涉及厨用电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除雾组件及蒸烤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很多烤箱及其类似的烹饪设备,会设置有一个窗口,窗口覆设有玻璃,透过玻璃能够观察到加热腔内的情况,来实时判断加热腔内食物的状态,以此及时调整烹饪的火力、时间等。
[0003]然而,在烹饪过程中,尤其是蒸制食物的过程中,烹饪设备的窗口玻璃由于内部水蒸气含量较高,且内外温差明显,其内表面会产生大量的水雾和冷凝水。此时,玻璃表面的水雾和冷凝水无疑会阻隔用户的视线,使用户难以通过观察食物的烹饪状态来进行判断调节。另一方面,即使是带有摄像头自动烹饪的蒸烤箱,其摄像头同样需要通过窗口来捕捉加热腔内食物的种类和食物烹饪时的状态,玻璃表面的水雾和冷凝水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了摄像头的捕捉难度,甚至导致摄像头无法进行识别,影响其自动功能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消除窗口上水雾、冷凝水的除雾组件及蒸烤箱。
[0005]一种除雾组件,用于烹饪设备中,所述烹饪设备具有可视窗,所述除雾组件包括:
[0006]红外发射源,所述红外发射源用于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至少部分照射于所述可视窗上。
[0007]上述除雾组件,其红外发射源能够发射出红外线照射到可视窗上,由于红外线的光波长,传热、加热速度快,能够对可视窗上的水雾、冷凝水进行快速烘干。用户可以在出现水雾、冷凝水时,打开红外发射源发射红外线,达到消除水雾、冷凝水目的。用户还可以在水雾、冷凝水出现前,事先打开红外发射源发射红外线,达到预防水雾、冷凝水出现的目的。如此,用户或摄像头能够不受水雾或冷凝水阻碍地对烹饪设备内的食物进行观察与识别。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雾组件还包括反射罩,所述红外发射源安装于所述反射罩内,所述反射罩在所述红外发射源朝向所述可视窗的一侧形成发射口。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罩朝向所述红外发射源的表面中同时朝向所述可视窗的表面构造为反射面,其余表面构造为非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为镜面,所述非反射面为磨砂面或雾化面。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外线穿过所述发射口进行照射的照射范围位于所述可视窗内。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发射源为红外线管,且其纵长方向沿平行于所述可视窗的第一方向布置。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雾组件还包括反射罩,所述红外发射源安装于所述反射罩内;
[0013]所述反射罩包括周侧板及两个端板,所述周侧板位于所述红外发射源周侧,所述两个端板分别设于所述周侧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红外发射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端板。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发射源包括管体及设置于所述管体两端的灯座,所述端板构造有安装孔,所述灯座穿设于所述安装孔。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雾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垫设于所述灯座与所述端板之间。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圈内构造有中空腔,所述中空腔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压缩;
[0017]所述除雾组件还包括卡簧,所述卡簧可拆装地安装于所述中空腔内并卡设于所述灯座上;
[0018]所述红外发射源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两个端板之间的间距,且两者差值为设定值;当所述卡簧未安装于所述中空腔时,所述红外发射源可通过压缩所述第一密封圈使所述灯座能够在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安装孔滑动,滑动范围值大于所述设定值,且两者的差值小于所述卡簧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厚度。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雾组件还包括反射罩,所述红外发射源安装于所述反射罩内,所述反射罩在所述红外发射源朝向所述可视窗的一侧形成发射口;所述反射罩朝向所述红外发射源的表面中同时朝向所述可视窗的表面构造为反射面;
[0020]所述反射罩包括周侧板,所述周侧板位于所述红外发射源周侧且与所述红外发射源间隔,且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间隔形成所述发射口,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反射面形成于所述红外发射源背向所述可视窗的一侧,且为平面。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射罩环绕所述发射口周侧背离所述发射口延伸形成安装板,并通过所述安装板安装于所述烹饪设备中。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雾组件还包括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垫设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烹饪设备之间。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发射源设于所述烹饪设备的加热腔,且位于所述加热腔靠近所述可视窗一侧的顶部和/或底部。
[0024]一种蒸烤箱,包括上述的除雾组件。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安装有除雾组件的烹饪设备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所示的烹饪设备在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7]图3为图1所示的烹饪设备中除雾组件的拆分示意图;
[0028]图4为图1所示的烹饪设备在另一角度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29]图5为图3所示的烹饪设备在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00、除雾组件;10、红外发射源;11、管体;13、灯座;131、安装部;133、配合部;30、反射罩;31、周侧板;33、端板;35、安装板;351、螺纹件;51、第一密封圈;53、卡簧;55、第二密封圈;200、烹饪设备;210、可视窗;211、外玻璃;212、中间玻璃;213、内玻璃;230、腔门组件;250、发热管;270、顶壁;Q、加热腔;K、发射口;F、反射面;N、非反射面;S、
安装孔;Z、中空腔;C、拆装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2]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33]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雾组件,用于烹饪设备(200)中,所述烹饪设备(200)具有可视窗(210),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组件包括:红外发射源(10),所述红外发射源(10)用于发射红外线,所述红外线至少部分照射于所述可视窗(2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罩(30),所述红外发射源(10)安装于所述反射罩(30)内,所述反射罩(30)在所述红外发射源(10)朝向所述可视窗(210)的一侧形成发射口(K)。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30)朝向所述红外发射源(10)的表面中同时朝向所述可视窗(210)的表面构造为反射面(F),其余表面构造为非反射面(N),所述反射面(F)为镜面,所述非反射面(N)为磨砂面或雾化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穿过所述发射口(K)进行照射的照射范围位于所述可视窗(210)内。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除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源(10)为红外线管,且其纵长方向沿平行于所述可视窗(210)的第一方向布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雾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反射罩(30),所述红外发射源(10)安装于所述反射罩(30)内;所述反射罩(30)包括周侧板(31)及两个端板(33),所述周侧板(31)位于所述红外发射源(10)周侧,所述两个端板(33)分别设于所述周侧板(31)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所述红外发射源(10)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端板(3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射源(10)包括管体(11)及设置于所述管体(11)两端的灯座(13),所述端板(33)构造有安装孔(S),所述灯座(13)穿设于所述安装孔(S)。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雾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圈(51),所述第一密封圈(51)垫设于所述灯座(13)与所述端板(33)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51)内构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彪李刚朱振林曹扶升石磊梁少棠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