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态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97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3
一种全固态电池包括:第一电池单元,在所述第一电池单元中,包括负极引出部的负极集流体、第一负极层、第一固体电解质层和第一正极层顺序堆叠;第二电池单元,在所述第二电池单元中,第二正极层、第二固体电解质层和第二负极层顺序堆叠;第三电池单元,在所述第三电池单元中,第三负极层、第三固体电解质层、第三正极层和包括正极引出部的正极集流体顺序堆叠;第一连接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一正极层和所述第二负极层;以及第二连接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二正极层和所述第三负极层。所述第一电池单元、所述第二电池单元和所述第三电池单元串联连接。接。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全固态电池


[0001]本公开涉及一种全固态电池。

技术介绍

[0002]最近,使用电作为能源的装置已经增多。随着使用电的装置(诸如智能手机、摄像机、笔记本PC和电动汽车)的扩展,对使用电化学装置的蓄电装置的关注正在增加。在各种电化学装置中,能够充电和放电、具有高工作电压和极高能量密度的锂二次电池成为焦点。
[0003]锂二次电池通过将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材料应用于正极和负极,并在正极和负极之间注入液体电解质来制造,并且通过根据负极和正极中的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嵌的氧化还原反应来产生或消耗电。这样的锂二次电池在电池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可以是基本稳定的,并且可具有能够以足够高的速率传输离子的性能。
[0004]当在这样的锂二次电池中使用液体电解质(诸如非水性电解质)时,存在放电容量高和能量密度高的优点。然而,锂二次电池具有难以利用其实现高电压的问题,并且存在电解质泄漏、火灾和爆炸的高风险。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经提出应用固体电解质而不是液体电解质的二次电池作为替代方案。固体电解质可分为聚合物基固体电解质和陶瓷基固体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全固态电池,包括:第一电池单元,在所述第一电池单元中,包括负极引出部的负极集流体、第一负极层、第一固体电解质层和第一正极层在第三方向上顺序堆叠,所述负极引出部在第一方向上引出,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第二电池单元,在所述第二电池单元中,第二正极层、第二固体电解质层和第二负极层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顺序堆叠;第三电池单元,在所述第三电池单元中,第三负极层、第三固体电解质层、第三正极层和包括正极引出部的正极集流体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顺序堆叠,所述正极引出部在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引出的所述负极引出部相反的方向上引出;第一连接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一正极层和所述第二负极层;以及第二连接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二正极层和所述第三负极层,其中,所述第一电池单元、所述第二电池单元和所述第三电池单元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间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中,所述负极集流体的平均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固体电解质层的平均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中,所述正极集流体的平均长度大于所述第三固体电解质层的平均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电极设置为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覆盖所述第一正极层的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负极层的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中,所述第二连接电极设置为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覆盖所述第二正极层的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三负极层的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固态电池,所述全固态电池还包括:连接固体电解质层,设置在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以连接到所述负极集流体和所述第二连接电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固态电池,其中,所述连接固体电解质层设置为在所述第三方向上覆盖所述负极集流体的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电极的一个表面的至少一部分。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固态电池,所述全固态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庆福郑地亨金钟敏金政郁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