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伪基材、防伪标签及防伪基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982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伪基材、防伪标签及防伪基材的制备方法,其中,防伪基材包括:基材层,由不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基材层具有多个微孔;以及填充材料,分散于所述微孔内,所述填充材料具有特定熔点,当温度高于所述熔点时,所述填充材料呈透明的液态,当温度低于所述熔点时,所述填充材料呈颗粒状。上述防伪基材,当温度低于填充材料的熔点时,分散于基材层的微孔内的填充材料呈颗粒状,基材层外观呈不透明状;当温度高于填充材料的熔点时,基材层外观呈透明状,因此,通过改变温度,可令防伪基材可在透明状和不透明状之间进行切换,从而使防伪基材具有防伪功能。基材具有防伪功能。基材具有防伪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伪基材、防伪标签及防伪基材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伪基材
,尤其涉及一种防伪基材、防伪标签及防伪基材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防伪标识,大多采用破坏性验证方式进行识别,即在验证防伪标识真伪的同时,将防伪标识的结构破坏,从而防止其被二次利用,该验证方式存在一个问题:用户只有在确定购买意向之后,才能验证真伪,一旦验证真伪后放弃购买意愿,防伪标识将无法进行二次验证,进而影响再次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多次重复验证的防伪基材。
[0004]此外,还提供一种防伪标签及防伪基材的制备方法。
[0005]一种防伪基材,包括:
[0006]基材层,由不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基材层具有多个微孔;以及
[0007]填充材料,分散于所述微孔内,所述填充材料具有特定熔点,当温度高于所述熔点时,所述填充材料呈透明的液态,当温度低于所述熔点时,所述填充材料呈颗粒状。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填充材料为晶体材料或非晶体自裂材料。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晶体材料选自乙酸钠或硫代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非晶体自裂材料为硬脂酸或软脂酸。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熔点为40℃~80℃。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层为纸张。
[0013]上述防伪基材,当温度低于填充材料的熔点时,分散于基材层的微孔内的填充材料呈颗粒状,此时,光线在微孔的孔壁及填充材料的外表面发生漫反射,无法穿透基材层,基材层外观呈不透明状;当温度高于填充材料的熔点时,分散于基材层的微孔内的填充材料呈透明液体状,光线可穿透液体状的填充材料,基材层外观呈透明状,因此,通过改变温度,可令防伪基材可在透明状和不透明状之间进行切换,从而使防伪基材具有防伪功能。当用于制备防伪标识时,可进行多次验证真伪。
[0014]一种防伪标签,包括:
[0015]防伪基材,所述防伪基材具有如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述防伪基材相同的结构,所述防伪基材包括基材层;
[0016]防伪图文,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一侧。
[00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伪图文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还层叠设置有第一保护层。
[00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层远离所述第一保护层的一侧还层叠设置有第二保护层。
[0019]上述防伪标签,包括防伪基材及防伪图文,当温度低于填充材料的熔点时,分散于基材层微孔内的填充材料呈颗粒状,此时,光线在微孔的孔壁及填充材料的外表面发生漫反射,无法穿透基材层,基材层外观呈不透明状,设于防伪基材后的防伪图文不可见;当温度高于填充材料的熔点时,分散于基材层的微孔内的填充材料呈透明液体状,光线可穿透液体状的填充材料,基材层外观呈透明状,设于防伪基材后的防伪图文可见,因此,通过改变温度,可令防伪图文可在可见和不可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使防伪标签具有防伪功能,且可多次验证真伪。
[0020]一种防伪基材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防伪基材,包括如下步骤:
[0021]对填充材料进行加热,使所述填充材料由颗粒状转变为液态,得到液体形态的填充材料;
[0022]将所述液体形态的填充材料涂覆至基材层上,所述基材层具有多个微孔,使所述微孔内填充所述液体形态的填充材料,从而得到所述防伪基材。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防伪基材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一实施方式的防伪标签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另一实施方式的防伪标签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另一实施方式的防伪标签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一实施方式的防伪基材制备方法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连接”或“连通”,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30]下面主要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防伪基材10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1]请参阅图1,一实施方式的防伪基材10,包括:基材层101及填充材料102。
[0032]基材层101,作为填充材料102的载体,基材层101内部具有多个微孔,由于微孔的存在,光线可在微孔内发生漫反射,使光线无法穿透基材层101,从而使基材层101外观呈不透明状。
[0033]可选地,基材层101选自微孔膜或纤维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0034]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材层101为纤维材料,交错排列的纤维材料之间形成微孔,纤维材料包括植物纤维及合成纤维。可选的合成纤维纸包括但不限于:玻璃纤维、陶瓷纤维、
涤纶纤维、芳纶纤维及锦纶纤维。
[0035]优选地,基材层101材料为纸张,纤维材料为植物纤维,植物纤维包括主纤维及大量的纤维绒毛,交错的主纤维之间形成微孔,纤维绒毛向微孔内延伸,由于纤维绒毛的存在,一方面,当填充材料102处于液态时,纤维绒毛有利于增强填充材料102与植物纤维之间的接触面积,并通过毛细作用力使液体状的填充材料102快速浸润纤维绒毛,并填充微孔,从而有利于缩短基材层101由不透明状变为透明状的状态切换时间,以及提高基材层101在透明状时的透明程度。另一方面,在填充材料102凝固的过程中,填充材料102与纤维绒毛的接触部位易形成应力集中,使填充材料102在纤维绒毛处产生碎裂,使颗粒的数量及表面积大幅增加,进而增加光线的漫反射程度,进一步降低基材层101在不透明状时的不透明度。
[0036]优选地,基材层101材料为书写纸,书写纸由植物纤维制成,且其所包含的填料较少,大部分植物纤维处于裸露且舒张的状态,这一方面进一步有利于缩短基材层101由不透明状变为透明状的状态切换时间,以及提高基材层101在透明状时的透明程度;另一方面,进一步降低基材层101在不透明状时的不透明度,使防伪效果更明显。
[0037]填充材料102,分散设置于基材层101的微孔内,用于在特定情况下改变填充材料102的透明度。
[0038]具体地,填充材料102具有特定熔点,当温度高于填充材料102的熔点时,填充材料102熔化成透明的液态,液态的填充材料102与基材层101材料具有亲和力,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基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由不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基材层具有多个微孔;以及填充材料,分散于所述微孔内,所述填充材料具有特定熔点,当温度高于所述熔点时,所述填充材料呈透明的液态,当温度低于所述熔点时,所述填充材料呈颗粒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材料为晶体材料或非晶体自裂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材料选自乙酸钠或硫代硫酸钠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晶体自裂材料为硬脂酸或软脂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点为40℃~8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为纸张。7.一种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包括:防伪基材,所述防伪基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要俊邬晓冬蒋建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九星印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