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冷却功能的印刷载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76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冷却功能的印刷载台,涉及印刷载台技术领域,包括均匀分布在载台内的若干个冷却液道,每个所述冷却液道均设置有延伸出载台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进液总管连通,所述出液口与出液总管连通,所述进液总管和出液总管与冷却液入口和冷却液出口之间设置有换向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载台内均匀设置多个冷却液道,每个冷却液道的进液口均能流入冷却液,冷却液吸收热量后从出液口流出载台,载台中的冷却液道相对独立,这使得载台的各处能够更加均匀的吸收热量,相比传统的“S”型循环流道,冷却液在载台内流动的距离更短,能够将吸收的热量快速排出。能够将吸收的热量快速排出。能够将吸收的热量快速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冷却功能的印刷载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载台
,特别涉及一种带冷却功能的印刷载台。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印刷时,油墨的温度约为100℃,当油墨的温度降下来之后才会完全固化。为了使载台上的印刷物上的油墨能快速固化定型,避免油墨在后续流程中被擦脏变形,需要在载台内设置冷却装置,使得印刷物能快速冷却,让印刷的油墨能快速固化。
[0003]现有的载台冷却流道往往采用“S”型,冷却液只能从一端进入并从另一端流出,进水端与出水端距离较远,冷却液也是从载台的一端逐渐流至载台的另一端,这使得已经吸收较多热量的冷却液不能及时排出,仍然在水道内流动,这导致载台较大时,载台两端的温差较大,各处温度不均匀,载台的不同位置对印刷物的冷却效果存在差异,影响油墨的固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冷却功能的印刷载台,能够对载台更加均匀的降温,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带冷却功能的印刷载台,包括均匀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冷却功能的印刷载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匀分布在载台(2)内的若干个冷却液道(31),每个所述冷却液道(31)均设置有延伸出载台(2)的进液口(32)和出液口(33),所述进液口(32)通过多级等距进液汇流管与进液总管(323)连通,所述出液口(33)通过多级等距出液汇流管与出液总管(333)连通,所述进液总管(323)和出液总管(333)与冷却液入口(324)和冷却液出口(334)之间设置有换向机构(4),所述冷却液入口(324)远离换向机构(4)的一端与水泵连接,所述换向机构(4)能够改变冷却液道(31)内冷却液的流动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冷却功能的印刷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总管(323)连接有进液分支管一(3231)和进液分支管二(3232),所述出液总管(333)连接有出液分支管一(3331)和出液分支管二(3332),所述冷却液入口(324)连接有冷却液分支入口一(3241)和冷却液分支入口二(3242),所述冷却液出口(334)连接有冷却液分支出口一(3341)和冷却液分支出口二(334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冷却功能的印刷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4)包括四个循环管(42),所述进液分支管一(3231)与冷却液分支入口一(3241)之间、所述出液分支管一(3331)与冷却液分支出口一(3341)之间分别通过一个循环管(42)连通,所述进液分支管二(3232)与冷却液分支出口二(3342)、所述出液分支管二(3332)与冷却液分支入口二(3242)之间分别通过一个循环管(42)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冷却功能的印刷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42)的一端密封连接有连接头(5),另一端插接有滑动密封的活动管(51),所述循环管(42)内设置有阻水环(53),所述活动管(51)靠近阻水环(53)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55),所述限位板(55)上活动插接有活动杆(57),所述活动杆(57)的端部设置有阻水球(58),所述限位板(55)上开设有过水孔(56),所述阻水球(58)和限位板(55)之间的活动杆(57)上套接有弹簧(59),当所述阻水球(58)抵在阻水环(53)上时,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好麦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