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鼻喉检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9736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鼻喉检查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本体、辅助检查部件和扩张部件,本体的上方设置有压舌板,本体的顶端开设有开口,辅助检查部件设置在本体内,通过辅助检查部件带动压舌板竖直位移,以拉动下牙齿,使病患的嘴巴张开,扩张部件设置在辅助检查部件上,包括第一扩张板与第二扩张板,通过在辅助检查部件运作时,带动第一扩张板与第二扩张板进行相背运动,以扩大医生的观察操作环境,还包括提升部件,提升部件设置在扩张部件上,以进一步提升对患者口部的支撑效果,同时进一步扩大口腔内壁空间,辅助检查部件包括主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具备了对患者的口部进行高效限位,以保持良好的治疗环境的效果。疗环境的效果。疗环境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鼻喉检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耳鼻喉检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耳鼻咽喉科”是治疗耳、鼻、咽、喉、及其相关头颈区域的外科学科,包括耳、鼻、喉等部位,这些部位都是人体较容易发病的一些部位,随着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患有耳鼻咽喉炎的人群越来越多,由于耳鼻咽喉都是深在的细小腔洞,因此耳鼻喉检查必须谨慎,通常采用特殊的照明装置和检查器械进行检查,喉部常见的疾病包括有咽异感症、慢性咽炎、急慢性咽喉炎、急性会厌炎、扁桃体炎等。
[0003]耳鼻喉科医生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时,一般要求病人口部进行张开,然后一手拿着检查棒放置在病人的口腔内,之后一手拿着手电筒进行照射以辅助使用人员查看病人的喉咙病况。
[0004]如中国专利CN202011170266.2公开的一种耳鼻喉检查装置,以及如中国专利CN202011532560.3公开的一种移动式耳鼻喉科的临床检查装置,均是运用于耳鼻喉科的检查装置。
[0005]基于上述检索的现有技术,均是针对患者的全身(如头部,手部和腰部)进行固定再进行检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鼻喉检查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压舌板(2),所述本体(1)的顶端开设有开口(3);还包括辅助检查部件,所述辅助检查部件设置在所述本体(1)内,通过所述辅助检查部件带动所述压舌板(2)竖直位移,以拉动下牙齿,使病患的嘴巴张开;还包括扩张部件,所述扩张部件设置在所述辅助检查部件上,包括第一扩张板(4)与第二扩张板(5),通过在所述辅助检查部件运作时,带动所述第一扩张板(4)与第二扩张板(5)进行相背运动,以扩大医生的观察操作环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鼻喉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升部件,所述提升部件设置在所述扩张部件上,以进一步提升对患者口部的支撑效果,同时进一步扩大口腔内壁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鼻喉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检查部件包括:主杆(6),所述主杆(6)的两端均滑动连接在所述本体(1)的内壁,所述主杆(6)的杆臂固定连接有检查板(7),所述检查板(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检查杆(8),所述压舌板(2)固定连接在所述检查杆(8)的顶端;所述扩张部件包括:两个滑块(9),两个所述滑块(9)均滑动连接在所述主杆(6)的杆臂,两个所述滑块(9)的表面均铰接有铰接杆一(10),两个所述铰接杆一(10)的端部均铰接在所述本体(1)的内壁,两个所述滑块(9)的背面均转动连接有转轴(11),两个所述转轴(11)的轴臂均固定连接有铰接杆二(12),两个所述铰接杆二(12)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3),所述本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4),所述限位杆(14)的表面开设有分别供两个所述连接轴(13)位移的滑槽;两个所述连接轴(13)的轴臂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套(15),两个所述连接套(15)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扩张柱(16),所述第一扩张板(4)与所述第二扩张板(5)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扩张柱(16)的顶端;所述提升部件包括:两个提升板(17),所述第一扩张板(4)与所述第二扩张板(5)分别与两个所述扩张柱(16)相连通,两个所述连接轴(13)的轴臂均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8),两个所述扩张柱(16)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配合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琦施奕许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