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双压缩系统实现内部能量转移的节能除湿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除湿
,具体涉及一种通过双压缩系统实现内部能量转移的节能除湿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部分化工、电子、药品、食品、锂电等行业对环境湿度要求越来越高,如温度25℃时、相对湿度<10%的低湿环境,依赖电或者蒸汽加热再生的双转轮除湿机对空气进行深度除湿;
[0003]电或者蒸汽加热再生的双转轮除湿机,包含除湿再生侧、除湿处理侧,无双压缩系统,除湿再生侧,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的再生风均需要通过电或者蒸汽加热升温,除湿处理侧第一转轮出风需要通过冻水表冷降温至所需温度;
[0004]该种除湿系统及除湿方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除湿再生侧采用蒸汽、电对再生风进行加热,除湿处理侧采用冻水表冷降温,能耗高,而单压缩系统无法将除湿处理侧热量转移至除湿机的再生侧对再生风加热至需求温度,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通过双压缩系统实现内部能量转移的节能除湿方法来解决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双压缩系统实现内部能量转移的节能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湿再生侧(1)、除湿处理侧(2)及双压缩系统(3);除湿处理侧(2)包括第一冻水表冷(4)、第一转轮(5)、第一处理风机(6)、第一直膨蒸发器(7)、第二直膨蒸发器(8)、第二冻水表冷(9)、第二转轮(10)、第三冻水表冷(11)及第二处理风机(12);室外新风通过第一表冷(4)初步降温除湿,第一冻水表冷(4)出风通过第一转轮(5)吸附深度除湿,第一转轮(5)出风通过第一处理风机(6)提供动力后,进入第一直膨蒸发器(7)和第二直膨蒸发器(8)初步降温,再进入第二冻水表冷(9)继续降温至所需温度,第二冻水表冷(9)出风通过第二转轮(10)再吸附深度除湿,第二转轮(10)大部分出风通过第三冻水表冷(11)降温,第二转轮(10)小部分出风形成再生风进入除湿再生侧(1),第三冻水表冷(11)降温出风通过第二处理风机(12)提供动力送至干燥房。除湿再生侧(1)包括第一转轮(5)、第二转轮(10)、第一高温热泵冷凝器(13)、第一再生风机(14)、第二高温热泵冷凝器(21)及第二再生风机(22);第二转轮(10)形成的再生风通过第二高温热泵冷凝器(21)加热升温,第二高温热泵冷凝器(21)出风经过第二转轮(10)对第二转轮(10)加热再生,第二转轮(10)出风通过第二再生风机(22)提供动力进入第一高温热泵冷凝器(13)加热升温,第一高温热泵冷凝器(13)出风经过第一转轮(5)对第一转轮(5)加热再生,第一转轮(5)出风通过第一再生风机(14)排至室外;双压缩系统(3)包括第一直膨蒸发器(7)、第二直膨蒸发器(8)、第一高温热泵冷凝器(13)、第一中间换热装置(15)、第二中间换热装置(16)、第一高温热泵压缩机(17)、第一低温直膨压缩机(18)、第二低温直膨压缩机(19)、第二高温热泵压缩机(20)及第二高温热泵冷凝器(21);第一直膨蒸发器(7)和第二直膨蒸发器(8)中液态冷媒蒸发从第一转轮(5)出风中吸收热量,对第一转轮(5)出风降温,相变为气态冷媒;第一低温直膨压缩机(18)和第二低温直膨压缩机(19)对气态冷媒压缩做工后,将热量转移至第一中间换热装置(15)和第二中间换热装置(16),气态冷媒经压缩、放热冷凝为液态冷媒后再回至第一直膨蒸发器(7)和第二直膨蒸发器(8)完成低温侧压缩循环。第一高温热泵压缩机(17)和第二高温热泵压缩机(20)对另一冷媒压缩做工将第一中间换热装置(15)和第二中间换热装置(16)中热量转移至第一高温热泵冷凝器(13)和第二高温热泵冷凝器(21),第一高温热泵冷凝器(13)和第二高温热泵冷凝器(21)中冷媒冷凝放热并对再生风加热升温,冷媒再回至第一中间换热装置(15)和第二中间换热装置(16)吸收热量,完成高温侧压缩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双压缩系统实现内部能量转移的节能除湿方法,其特征在于:双压缩系统(3)由低温侧压缩系统(3
‑
1)及高温侧压缩系统(3
‑
2)组成;低温侧压缩系统(3
‑
1)内,低温低压液态冷媒在第一直膨蒸发器(7)和第二直膨蒸发器(8)中蒸发吸收第一转轮(5)出风热量后,蒸发为低温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飞鹏,钟炳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新选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