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鳗鱼筛选抬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972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1
本申请涉及鳗鱼养殖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鳗鱼筛选抬升装置,包括抬升架、上下滑动安装于所述抬升架上的抬升框、容纳池以及承接池,抬升架上端安装有升降设备,抬升架的下端位于容纳池内,抬升架的上端靠近承接池,抬升框包括外框和内框,内框套接于外框外,内框的侧壁下端开设有开口,部分内框伸出外框外,内框伸出外框的部分周侧开设有透水孔,升降设备的拉绳与内框连接,外框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位于内框的上方,连接块与拉绳可拆卸连接;外框的上端安装有两拦截板和一底板,两拦截板位于底板的两侧,当内框的开口开启时,两拦截板分别位于内框开口水平的两侧。本申请能够使鳗鱼从养殖池到筛选的传输过程中有较好地生存环境。环境。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鳗鱼筛选抬升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鳗鱼养殖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鳗鱼筛选抬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鳗鱼在养殖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大小的鳗鱼进行分级筛选,可以筛选出优良鲜活的鳗鱼,提高鳗鱼养殖的质量,从而提高鳗鱼销售率。鳗鱼从鳗鱼养殖池到鳗鱼筛选装置中,鳗鱼被筛选完后,不同大小的鳗鱼进入不同的暂养池中。
[0003]鳗鱼筛选装置包括筛选筐,筛选筐内依次设置有密度不同的格栅,筛选出来的鳗鱼进入暂养池内不回游,筛选筐的位置高于暂养池。如果养殖池、鳗鱼筛选装置和暂养池都在同一层养殖车间内,那么养殖池、鳗鱼筛选装置和暂养池的高度位置会有所不同。养殖池通常低于鳗鱼筛选装置的筛选筐,鳗鱼要进入鳗鱼筛选装置中,需要用到鳗鱼抬升装置,先将鳗鱼抬升到一定高度,鳗鱼再向下进入筛选筐中。
[0004]鳗鱼筛选前采用的抬升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运输筐10以及抬升架1,抬升架1上安装有用于拉动运输筐10上下移动的卷扬机,抬升架1的上端安装有承接池4和输送管5,输送管5的上端与承接池4连通,输送管5的下端与筛选筐连通。抬升装置还包括容纳池3,当运输筐10位于抬升架1最低端处时,运输筐10位于容纳池3内,容纳池3可以容纳从运输筐10流出的水以及意外从运输筐10内逃离的小鳗鱼。运输筐10上端外周侧分布有漏水孔,运输筐10内多余的水可以从漏水孔流出,运输筐10的侧壁开设有开口,运输筐10侧壁还安装有用于封堵开口的封板20,运输筐10安装于驱使封板20向下封堵开口的电动伸缩杆。养殖池的输送管5道位于运输筐10的上方,鳗鱼进入运输筐10内,卷扬机将运输筐10抬升至靠近承接池4时,运输筐10侧壁的开口靠近承接池4,开口222被开启后鳗鱼进入承接池4内再通过输送管5进入筛选筐内。
[000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鳗鱼携带水进入运输筐10内,运输筐10内的水溢出容纳池3内,使容纳池3内会有积水,容纳池3内的积水可以通过封板20与运输筐10之间的缝隙进入运输筐10内,使陆续进入运输筐10内的鳗鱼与积水接触,但是鳗鱼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为了减少鳗鱼在输送过程中与不好的水质接触,因此要经常抽取容纳池3内的积水,但是在鳗鱼进入运输筐10的过程中不能抽水,以免逃到容纳池3内的鳗鱼被抽走,并且容纳池3内还是会残留一些杂质,比如鳗鱼的排屑物,因此鳗鱼传输过程中的整体环境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使鳗鱼从养殖池到筛选的传输过程中能够具有较好地生存环境,本申请提供一种鳗鱼筛选抬升装置。
[0007]本申请提供一种鳗鱼筛选抬升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鳗鱼筛选抬升装置,包括抬升架、上下滑动安装于所述抬升架上的抬升框、容纳池以及承接池,所述抬升架上端安装有升降设备,所述抬升架的下端位于所述容纳池内,所述抬升架的上端靠近承接池,所述抬升框包括外框和内框,所述内框套接于所述外框外,
所述外框与所述抬升架滑动接触,所述内框的侧壁下端开设有开口,部分所述内框伸出所述外框外,所述内框伸出所述外框的部分周侧开设有透水孔,所述升降设备的拉绳与所述内框连接,所述外框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位于所述内框的上方,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拉绳可拆卸连接;所述外框的上端安装有两拦截板和一底板,两所述拦截板位于所述底板的两侧,当所述内框的开口开启时,两所述拦截板分别位于所述内框开口水平的两侧。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设备拉动抬升框沿着抬升架上下移动,可以将鳗鱼由下至上抬升至一定高度后再放出,使鳗鱼可以顺利进入下一道筛选工序中;当抬升框滑动至抬升架下端时接收鳗鱼,抬升框的内框套接于外框内,外框对内框的开口起封堵作用,抬升框内多余的水从内框的透水孔流入容纳池内,当外框对容纳池内的水有阻拦作用,使容纳池内的水不易进入抬升框内,如果容纳池内的水快高于外框时,将容纳池内的水抽走或者放走,抬升框内的鳗鱼接收到的水是直接从养殖池内流出的水,比较干净,使鳗鱼的生存环境不易在运输过程中受到破坏,都能具有较好的生存环境;当抬升框内装有一定鳗鱼后,抬升装置将整个抬升框向上移动,当抬升框被送到抬升架上端时,连接块从拉绳拆卸下来,由于连接块位于内框的上方,整个外框向下滑动至连接块抵接于在内框上后不再滑动,外框向下滑动打开了内框的开口,外框的上端和两拦截板对鳗鱼有拦截的作用,使内框内的鳗鱼可以顺利进入下一道筛选工序中。
[0009]可选的,所述抬升架上端滑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连接有推杆,所述外框具有凸起,当所述外框靠近所述承接池时,所述推杆抵接于所述凸起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抬升框被吊装至靠近抬升架上端至拦截板与挡板接触时,推杆抵接在凸起上,挡板伴随抬升框的移动而移动,使抬升框上升时挡板也跟着上升,当鳗鱼离开内框进入承接池时,挡板也起遮挡作用。
[0011]可选的,所述拉绳穿过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安装有插杆,所述拉绳上具有供插杆插接的插孔。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通过插杆插接的方式与拉绳形成连接关系,连接块与拉绳的连接方式操作简单。
[0013]可选的,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供插杆安装的第一安装槽,所述连接块安装有驱使插杆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安装槽外的推块;所述连接块安装有用于驱使所述推块滑动的驱动组件,当所述推块离开插杆时,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驱使所述插杆回到第一安装槽内的复位件。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杆通过第一安装槽能够始终安装于连接块上,需要插杆与拉绳形成连接关系时,用推块驱使部分插杆伸出第一安装槽外与拉绳连接,可以根据需要控制驱动组件,当推块离开插杆时,复位件自动驱使插杆直接回到第一安装槽内,使插杆与拉绳的连接关系趋近自动化。
[0015]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以及驱使所述驱动杆伸缩的驱动源,所述驱动源安装于所述连接块上,所述驱动杆与所述推块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源控制第一安装槽内的插杆伸出第一安装槽外,插杆伸出第一安装槽外与拉绳连接;驱动源驱使推块离开插杆时,复位件驱使插杆离开拉绳。
[0017]可选的,所述抬升架的上端安装有第一感应器,所述抬升架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感
应器,当所述驱动源靠近所述第一感应器时,所述插杆离开所述拉绳;当所述内框靠近第二感应器时,所述插杆插接于所述拉绳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抬升框被吊装至抬升架上端后,第一感应器驱使插杆离开拉绳,外框的连接块沿着拉绳向下滑动,从而打开内框的开口;内框的鳗鱼放完后,拉绳带着内框和外框向下移动,外框先进入容纳池内,然后内框慢慢滑入外框内,当内框重新套接到外框上时,拉绳具有插孔的部分靠近插杆,内框靠近第二感应器,第二感应器驱使插杆重新插接于拉绳上。
[0019]可选的,所述外框和所述连接块之间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所述内框同轴设置,所述连杆外周侧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沿所述连杆的长度方向螺旋分布。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外框向下滑动离开内框时,连杆和内框相对滑动,螺旋状的挡片始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鳗鱼筛选抬升装置,包括抬升架(1)、上下滑动安装于所述抬升架(1)上的抬升框(2)、容纳池(3)以及承接池(4),所述抬升架(1)上端安装有升降设备,所述抬升架(1)的下端位于所述容纳池(3)内,所述抬升架(1)的上端靠近承接池(4),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框(2)包括外框(21)和内框(22),所述内框(22)套接于所述外框(21)外,所述外框(21)与所述抬升架(1)滑动接触,所述内框(22)的侧壁下端开设有开口(222),部分所述内框(22)伸出所述外框(21)外,所述内框(22)伸出所述外框(21)的部分周侧开设有透水孔(221),所述升降设备的拉绳(6)与所述内框(22)连接,所述外框(21)连接有连接块(212),所述连接块(212)位于所述内框(22)的上方,所述连接块(212)与所述拉绳(6)可拆卸连接;所述外框(21)的上端安装有两拦截板(213)和一底板(215),两所述拦截板(213)位于所述底板(215)的两侧,当所述内框(22)的开口(222)开启时,两所述拦截板(213)分别位于所述内框(22)开口(222)水平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鳗鱼筛选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升架(1)上端滑动安装有挡板(12),所述挡板(12)连接有推杆(13),所述外框(21)具有凸起(216),当所述拦截板(213)与所述挡板(12)接触时,所述推杆(13)抵接于所述凸起(216)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鳗鱼筛选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6)穿过所述连接块(212),所述连接块(212)安装有插杆(7),所述拉绳(6)上具有供插杆(7)插接的插孔(6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鳗鱼筛选抬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12)上开设有供插杆(7)安装的第一安装槽,所述连接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加成张蕉霖杨明王和伟林荣泰曲晨光张蕉亮董水亮刘俊伟黄阳腾陈庆堂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