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测向时差的双站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阵列信号处理
,尤其是一种基于测向时差的双站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阵列信号处理是现代信号处理领域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而目标定位则一直被视为阵列信号处理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在传统时差定位方法中,需要构建关于时差和距离的解析方程,在求解时不仅涉及矩阵求逆还需要通过多轮迭代寻找方程的最优解,计算量较为庞大。而在测向交汇定位中,因所有接收站点的天线均需具备测向功能,因此对接收站的天线有较高要求,布设灵活度降低且成本较高。可见,由于传统定位算法的特点,限制了上述定位体制在应用时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测向时差的双站定位方法,该方法计算速度快、布站相对灵活,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0004]本专利技术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基于测向时差的双站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已知主站S0和副站S1的位置坐标P
S0 >(x0,y0)、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测向时差的双站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已知主站S0和副站S1的位置坐标P
S0
(x0,y0)、P
S1
(x1,y1),以主站为原点构建直角坐标系XOY,则有:P
S0
(x0,y0)=P
S0
(0,0)步骤2:设待求解的目标T的坐标为P
T
(x,y),利用主站的测向能力,得到目标
‑
主站连线与X轴方向的夹角,即目标的方位信息θ
d
;步骤3:由主站和副站的坐标,计算得到主站
‑
副站连线与X轴方向的夹角:θ
S
=atan(y1/x1)式中,atan(
·
)为反正切函数;接着,计算主站
‑
副站连线与目标
‑
主站连线间的夹角∠S
1 S0T,记为θ1:θ1=θ
S
‑
θ
d
步骤4:以目标
‑
副站连线S1T中点O为圆心、S1T长度r1为直径做圆,与目标
‑
主站连线S0T相交与点Q;在目标
‑
主站连线S0T上取点S1’
,令TS1’
=r1,并以TS1’
中点O
’
为圆心、r1为直径做圆,与圆O相交与点P;由几何关系求得S
0 S1’
的长度Δd:Δd=S0T
‑
TS1’
=S0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峻,窦修全,刘宝蕊,李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