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程式汽车排气系统及增程式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969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增程式汽车排气系统及增程式汽车。包括第一连接组件、排气系统中段总成和控制装置,本申请设计有第一连接组件,其输入端连接有排气系统前段总成的输出端;第一连接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第一连接组件的输入端与第一输出端相连通;第二状态下,第一连接组件的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相连通;排气系统中段总成包括第一排气支路和第二排气支路,第一排气支路的输入端与第一输出端相连通;第二排气支路的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相连通;第一排气支路和第二排气支路的输出端共同连接有排气系统后段总成;第二排气支路串联有颗粒捕集装置;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发动机工况,切换排气连接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程式汽车排气系统及增程式汽车


[0001]本公开涉及增程式汽车排气
,具体涉及一种增程式汽车排气系统及增程式汽车。

技术介绍

[0002]增程式混动汽车在动力电池电量充足时,由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提供整车驱动功率需求,此时发动机不参与工作;当动力电池电量消耗到一定程度时,发动机启动发电,为动力电池充电或直接供电给驱动电机;当动力电池充电到一定电量时,发动机又停止工作。如此发动机存在频繁启动的情况,发动机冷启动时气态和颗粒污染物排放较多,会导致排放超标;为控制颗粒物排气系统会在三元催化转化器后连接颗粒捕集器进行颗粒捕收集,增加颗粒捕集器后会导致排气系统背压增大影响增程器所有工况的效率。故针对发动机频繁冷启动颗粒物排放较多,同时发动机预热后,颗粒物排放较少,却因排气系统背压高,影响发动机效率的情况,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减小排气系统中所有工况情况下背压过高现象的增程式汽车排气系统及增程式汽车。
[0004]第一方面,一种增程式汽车排气系统,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程式汽车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组件(1),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的输入端连接有排气系统前段总成(2)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的输入端与第一输出端相连通;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连接组件(1)的输入端与第二输出端相连通;排气系统中段总成(3),所述排气系统中段总成(3)包括第一排气支路(4)和第二排气支路(5),所述第一排气支路(4)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输出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气支路(5)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输出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气支路(4)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排气支路(5)的输出端共同连接有排气系统后段总成(6);所述第二排气支路(5)上串联有颗粒捕集装置(7);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配置用于根据发动机工况,切换排气连接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程式汽车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连接组件(8),所述第二连接组件(8)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排气支路(4)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排气支路(5)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8)的输出端与排气系统后段总成(6)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式汽车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系统前段总成(2)包括依次连接且连通的三元催化转化器(9)和波纹管总成(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式汽车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捕集装置(7)的输入端设有温度传感器(1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式汽车排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差传感器(12),所述压差传感器(12)的输入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13),所述压差传感器(12)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4),所述第一连接管(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涛刘子汛黄文吴贵鑫陈金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