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精确调节的发射线圈减振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968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精确调节的发射线圈减振支撑装置,包括磁体,所述磁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梯度线圈,所述梯度线圈的内部贯穿有发射线圈。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X向调节孔、Y向调节螺钉和第一Z向调节孔的设置,使得在X向调节螺钉可以沿着凹槽的内部左右移动,Y向调节螺钉在拧动时可以带动下减震垫和发射线圈上下运动,Z向调节螺钉可以沿着第一Z向调节孔的内部移动,使得发射线圈具有X,Y,Z三向调节功能,可以实现发射线圈的精确定位,有利于提高发射线圈的射频场,磁体的B场及梯度线圈的梯度场的同心度,进而提高了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图像质量。提高了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图像质量。提高了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图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精确调节的发射线圈减振支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磁共振成像
,具体为一种可精确调节的发射线圈减振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磁共振成像是利用原子核在强磁场内发生共振产生的信号经图像重建的一种成像技术,是一种核物理现象。它是利用射频脉冲对置于磁场中含有自旋不为零的原子核进行激励,射频脉冲停止后,原子核进行弛豫,在其弛豫过程中用感应线圈采集信号,按一定的数学方法重建形成数学图像。MRI成像技术不同于其他成像技术,它提供的信息量远远大于医学影像学中的其他许多成像技术。其中发射线圈是磁共振成像系统的一个关键功能部件,其性能和功能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将直接影响到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性能和图像质量,而要充分发挥发射线圈的功能和性能,其在磁体(梯度线圈)内安装位置的准确度就是其中的一项必要条件,因此就需要一套可精确调节发射线圈安装位置的装置用以保证其安装精度。
[0003]现有的发射线圈是一种安装在磁体内部的短体结构,其支撑只能通过其自身的几个支点支撑在梯度线圈上,如图1

4所示,这种发射线圈的调节是通过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精确调节的发射线圈减振支撑装置,包括磁体(1),所述磁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外壳(9),所述外壳(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梯度线圈(10),所述梯度线圈(10)的内部贯穿有发射线圈(8),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1)的两侧均设有下支架(7),所述下支架(7)的两侧均对称开设有凹槽(16),各组所述凹槽(16)的内壁均开设有X向调节孔(25),各组所述X向调节孔(25)的内部均贯穿所述X向调节螺钉(17),各组所述X向调节螺钉(17)均与所述外壳(9)螺纹连接,所述下支架(7)的两侧对称螺纹连接有Y向调节螺钉(15),两组所述Y向调节螺钉(15)的顶部均抵接有下减震垫(11),所述下减震垫(11)的上方设有固定块(13),所述固定块(13)的内部对称螺纹连接有导向杆(14),所述导向杆(14)与所述下减震垫(11)滑动连接,两侧所述固定块(13)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中支架(18),同侧两组所述中支架(1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发射筒固定架(20),所述发射筒固定架(20)的内部对称开设有第一Z向调节孔(22),所述发射筒固定架(20)的上方设有弧形连接板(24),两组所述弧形连接板(24)的相对侧均对称开设有与所述第一Z向调节孔(22)相对应的活动凹孔(26),各组所述第一Z向调节孔(22)的内部均贯穿有Z向调节螺钉(23),各组所述Z向调节螺钉(23)均与所述发射线圈(8)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精确调节的发射线圈减振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X向调节螺钉(17)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二垫圈(29),各组所述第二垫圈(29)均与所述凹槽(16)的内壁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精确调节的发射线圈减振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贵堂王宁姜小平蔡昕
申请(专利权)人:卡乐福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