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明礼专利>正文

一种骨科精准可调节测力反向牵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9681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精准可调节测力反向牵引装置,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条,而另一端连接有活动条,所述活动条与固定条的末端均安装设置有克氏针,所述调节机构由壳体、齿轮、转动件、齿条和锁紧件组成,所述齿轮与齿条均安装于壳体的内部且相互啮合,所述转动件位于壳体顶面且与齿轮之间传动连接,所述齿条的两端均贯穿延伸出壳体,所述锁紧件连接于齿条与壳体之间,所述活动条连接于齿条的其中一末端,所述固定条连接于壳体远离于活动条的端面侧壁,具备对骨折处进行稳定有效牵引的优点,以解决在骨科中对下肢骨折病人常使用布朗架进行牵引时,难以保持有效牵引,导致牵引效果欠缺的问题。导致牵引效果欠缺的问题。导致牵引效果欠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精准可调节测力反向牵引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骨科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骨科精准可调节测力反向牵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骨牵引是骨科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使骨折和脱位得以整复,并能稳定骨折断端,减少局部炎症及压力对神经刺激,促进组织消肿止痛等治疗,下肢骨折时常通过布朗架进行骨骼牵引治疗,使用布朗架时,将布朗架放在床尾部,滑轮端向外,然后将下肢置于上面,根据患肢穿针部位调整调节杆,使滑轮高低处于适当位置,把牵引绳引入滑轮槽,一端连接于固定牵引针的牵引弓上,另一端悬挂重物即可牵引。
[0003]在骨科中对下肢骨折病人常使用布朗架进行牵引,利用悬挂重物的方式进行牵引,由于可选的重锤有效难以精确调节,难以实现对骨折处进行精确的牵引,另外牵引需长期保持肢体轴线上的有效牵引才能发挥效果,而临床上由于病人生活上的肢体活动,临床护理翻身等因素,难以保持有效牵引,导致牵引效果欠缺,病人痛苦不堪,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骨科精准可调节测力反向牵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科精准可调节测力反向牵引装置,具备对骨折处进行稳定有效牵引的优点,以解决在骨科中对下肢骨折病人常使用布朗架进行牵引时,难以保持有效牵引,导致牵引效果欠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骨科精准可调节测力反向牵引装置,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条,而另一端连接有活动条,所述活动条与固定条的末端均安装设置有克氏针,所述调节机构由壳体、齿轮、转动件、齿条和锁紧件组成,所述齿轮与齿条均安装于壳体的内部且相互啮合,所述转动件位于壳体顶面且与齿轮之间传动连接,所述齿条的两端均贯穿延伸出壳体,所述锁紧件连接于齿条与壳体之间;所述活动条连接于齿条的其中一末端,所述固定条连接于壳体远离于活动条的端面侧壁。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条的末端连接有方条,且方条与活动条之间设置有测压件,所述活动条端的克氏针安装于方条上。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测压件包括显示器和薄膜压力传感器,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方条与活动条的相对端面之间,所述显示器安装于活动条的顶面,所述显示器与薄膜压力传感器之间电信号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方条相对于活动条的端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条相对于方条的端面连接有U形杆,所述U形杆位于滑槽内部且滑动连接,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滑槽的侧面内壁,且薄膜压力传感器的侧面与U形杆远离于活动条的一端活动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方条与固定条的末端均纵向连接有套管,所述克氏针位于套管的内部且滑动套接,所述套管的外部侧壁螺纹穿透设置有与克氏针相抵接的第二内六角螺栓。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方条与固定条的末端均具有缺口,且所述套管与缺口内侧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方条和固定条的顶面均螺纹穿透设置有与转轴相抵接的第一内六角螺栓。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螺纹穿透设置于壳体的外侧壁,所述齿条的侧面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锁紧螺栓的端部与凹槽之间活动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内壁为曲面,所述锁紧螺栓的外形与凹槽的外形吻合适配。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测压件的外侧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线。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动件通过滚珠轴承与壳体之间转动连接。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7]该骨科精准可调节测力反向牵引装置,通过设置的调节机构,转动件转动齿轮,齿轮带动齿条移动,齿条使固定条向左移动,活动条向右移动,实现对两个克氏针的扩撑,从而实现反向牵引,扩撑至所需程度后将齿条通过锁紧件固定住即可,齿条固定住后便将固定条和方条固定住,从而将克氏针稳定的固定住,防止固定条和活动条向外扩撑或向内收缩,达到了对骨折处进行稳定有效牵引的效果,从而提高对骨折处的牵引效果,以解决在骨科中对下肢骨折病人常使用布朗架进行牵引时,难以保持有效牵引,导致牵引效果欠缺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齿条位置处俯视截面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锁紧螺栓位置处右剖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套管位置处右剖图。
[0023]其中:1、克氏针;2、调节机构;201、壳体;202、齿轮;203、转动件;204、齿条;205、刻度线;206、固定条;207、活动条;208、方条;3、锁紧件;301、锁紧螺栓;302、凹槽;4、测压件;401、显示器;402、薄膜压力传感器;403、滑槽;404、U形杆;5、转轴;6、第一内六角螺栓;7、套管;8、第二内六角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
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5]实施例
[0026]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骨科精准可调节测力反向牵引装置,包括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条206,而另一端连接有活动条207,活动条207与固定条206的末端均安装设置有克氏针1,调节机构2由壳体201、齿轮202、转动件203、齿条204和锁紧件3组成,齿轮202与齿条204均安装于壳体201的内部且相互啮合,转动件203位于壳体201顶面且与齿轮202之间传动连接,齿条204的两端均贯穿延伸出壳体201,锁紧件3连接于齿条204与壳体201之间,活动条207连接于齿条204的其中一末端,固定条206连接于壳体201远离于活动条207的端面侧壁,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方便,降低使用成本,从而降低病人的治疗成本。
[0027]如图1

5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活动条207的末端连接有方条208,且方条208与活动条207之间设置有测压件4,活动条207端的克氏针1安装于方条208上,测压件4包括显示器401和薄膜压力传感器402,薄膜压力传感器402安装于方条208与活动条207的相对端面之间,显示器401安装于活动条207的顶面,显示器401与薄膜压力传感器402之间电信号连接,方条208相对于活动条207的端面开设有滑槽403,活动条207相对于方条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精准可调节测力反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条(206),而另一端连接有活动条(207),所述活动条(207)与固定条(206)的末端均安装设置有克氏针(1);所述调节机构(2)由壳体(201)、齿轮(202)、转动件(203)、齿条(204)和锁紧件(3)组成,所述齿轮(202)与齿条(204)均安装于壳体(201)的内部且相互啮合,所述转动件(203)位于壳体(201)顶面且与齿轮(202)之间传动连接,所述齿条(204)的两端均贯穿延伸出壳体(201),所述锁紧件(3)连接于齿条(204)与壳体(201)之间;所述活动条(207)连接于齿条(204)的其中一末端,所述固定条(206)连接于壳体(201)远离于活动条(207)的端面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科精准可调节测力反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条(207)的末端连接有方条(208),且方条(208)与活动条(207)之间设置有测压件(4),所述活动条(207)端的克氏针(1)安装于方条(208)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科精准可调节测力反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件(4)包括显示器(401)和薄膜压力传感器(402),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402)安装于方条(208)与活动条(207)的相对端面之间,所述显示器(401)安装于活动条(207)的顶面,所述显示器(401)与薄膜压力传感器(402)之间电信号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科精准可调节测力反向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条(208)相对于活动条(207)的端面开设有滑槽(403),所述活动条(207)相对于方条(208)的端面连接有U形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礼杨荣源钮朋李洪瀚陈进鸿薛观锜黄淼张惠亮
申请(专利权)人:陈明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