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放合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射频
,尤其涉及一种功放合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超宽带大功率功放的输出与合成器结合,从而得到更大功率的输出,其中,功放与合成是分开的,功放需要从低阻抗匹配到50欧姆,然后,在50欧姆的系统中级联并合成,因而造成功放的体积较大,合成部分的体积也较大,整体装置体积大,因此,会造成损耗大,从而合成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功放合成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功放合成装置,一种功放合成装置,包括:
[0005]第一功放输出匹配电路和第二功放输出匹配电路,第一功放输出匹配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功放对管、第一组阻抗电缆和第一输出端,第二功放输出匹配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功放对管、第二组阻抗电缆和第二输出端;
[0006]合路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三输出端,用于对输入信号的功率合成并输出;
[0007]第一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放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功放输出匹配电路和第二功放输出匹配电路,第一功放输出匹配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功放对管、第一组阻抗电缆和第一输出端,第二功放输出匹配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功放对管、第二组阻抗电缆和第二输出端;合路器,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以及第三输出端,用于对输入信号的功率合成并输出;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输入端,且第一输出端的输出阻抗和第二输出端的输出阻抗均小于50欧姆,第一输入端的输入阻抗和第二输入端的输入阻抗均小于50欧姆,且所述第三输出端的输出阻抗为50欧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放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功放对管和第二功放对管均包括第一功放输出端和第二功放输出端;第一组阻抗电缆和第二组阻抗电缆均包括第一微带线、第二微带线、第一同轴电缆、第二同轴电缆、第三微带线、第四微带线、第五微带线、第六微带线、第七微带线、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同轴电缆以及第八微带线,第一同轴电缆、第二同轴电缆、第三同轴电缆均包括外皮和内心;其中,第一微带线一端连接第一功放输出端,第二微带线一端连接第二功放输出端,第一微带线另一端连接第一同轴电缆一端的外皮,第一同轴电缆一端的内心连接第二微带线另一端,第二微带线另一端连接第二同轴电缆一端的外皮,第二同轴电缆一端的内心连接第一微带线另一端,第三微带线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同轴电缆另一端的内心和第二同轴电缆另一端的内心,且第一同轴电缆另一端的外皮连接第四微带线一端,第二同轴电缆另一端的外皮连接第七微带线的一端,第四微带线另一端通过第一电容连接第五微带线一端,第七微带线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容连接第六微带线,第五微带线另一端连接第三同轴电缆一端的外皮,第六微带线连接第三同轴电缆一端的内心,第三同轴电缆另一端的外皮接地,第三同轴电缆另一端的内心连接第八微带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晨,姚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嘉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