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滑动闸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660 阅读:5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行滑动闸阀,包括阀体、阀座、阀瓣、阀杆、阀盖、手轮和阀杆螺母,阀座和阀瓣都位于阀体内,阀盖位于阀体顶部并与阀体固定连接,而阀杆则穿过阀盖与阀体内的阀瓣固定连接,阀杆的上端部设置有手轮,手轮的下部则设置有阀杆螺母,阀杆螺母与阀杆螺纹连接,所述的阀瓣与阀座之间的密封面为竖直的平行面,而阀瓣又分为外阀瓣和内阀瓣,外阀瓣和内阀瓣都固定在其下部的阀瓣座上,而所述的阀瓣座则与阀杆固定连接,其中,外阀瓣和内阀瓣之间设置有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重量轻、同时其所述的阀瓣和阀座之间的密封性能好、磨损小、使用寿命长,且启闭扭矩小,不会产生受温度影响而造成的阀瓣夹住、卡住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闸阀,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双阀瓣的闸阀,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闸阀是作为截止介质使用,在全开时整个流道直通,此时介质运行的压力损失最小,其适用于不需要经常启闭、而且保持阀门处于全开或全闭的工况。 目前,通用的闸阀的所采用的阀瓣多为楔形,阀座与阀瓣的密封面的形状相似,为了有效地形成密封,阀座密封面与阀瓣密封面之间存在一定角度的偏差,当阀门在关闭的过程中,阀瓣向下运行,阀瓣与阀座接触,这是由于阀门两侧有压力差,使得一侧的阀座的负载过重,同时还会产生介质进入阀瓣与阀座的密封面之间,造成泄漏的问题,同时还会造成阀座和阀瓣的密封面的擦伤,不但会降低阀瓣和阀座的使用寿命,还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负载分散、阀座使用寿命长的平行滑动闸阀。 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种平行滑动闸阀,包括阀体、阀座、阀瓣、阀杆、阀盖、手轮和阀杆螺母,阀座和阀瓣都位于阀体内,而阀盖则位于阀体顶部并与阀体固定连接,阀杆下部穿过阀盖位于阀体内,阀杆上部则与阀杆螺母螺纹连接,而阀杆螺母的上部则设置有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瓣与阀座之间的密封面为竖直的平行面,而阀瓣又分为外阀瓣和内阀瓣,外阀瓣和内阀瓣都固定在其下部的阀瓣座上,上述的阀杆则直接与阀瓣座固定连接,此外,外阀瓣和内阀瓣之间还设置有弹簧。 上述的外阀瓣和内阀瓣的相对面上分别伸出两个横臂,其中,外阀瓣的两个横臂的间距大于内阀瓣的两个横臂的间距,内阀瓣的两个横臂嵌入到外阀瓣的两个横臂形成的空腔中。 此外,上述的阀瓣与阀座的材料为不同硬度的钴、铬、钨合金。 上述的阀杆螺母的顶部还设置有防尘罩,其与阀杆螺母为一体式结构,并通过螺母固定在阀杆螺母的顶部。 上述的阀杆螺母的下部外周围还设置有阀杆螺母函,阀杆螺母函的一侧设置有油杯,油杯的端部具有杯盖。 而在阀杆螺母上还设置有螺旋式润滑槽,螺旋式润滑槽的位置与阀杆螺母函上的油杯的注油口相对应。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 :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内外两个阀瓣结构,且内外两个阀瓣之间还设置有弹簧,使得内外两个阀瓣与阀座一直处于贴合状态,提高了密封性能,同时将阀座上的负载力分散3到左右两面阀座上,且不会受到楔形作用力或其他负载力,减少了阀座面的磨损,启闭扭矩 明显降低,也不会产生由于受温度影响而造成的阀瓣夹住、卡住等现象,且阀座的表面上也 不会粘结污染物,大大延长了阀座的使用寿命。另外,由于阀座和阀瓣的材料的硬度不同, 在阀瓣和阀座的相对运动中,其密封面的磨损情况也大大降低,同样延长了各自的使用寿 命; 2:本专利技术因为设置了阀杆螺母函,其是固定不动的,并且在其一侧还设置了油杯, 同时在阀杆螺母上设置了与油杯的注油口的位置相对应的螺旋式润滑槽,使得阀杆螺母在 转动的过程中,自由灵活,不容易磨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3:本专利技术还在阀杆螺母的顶部设置了防尘罩,并且其与阀杆螺母形成一体式结 构,有效阻止了灰尘及杂质进入阀杆和阀杆螺母之间,影响它们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为 0、阀盖 1、阀体 2、阀座 3、内阀瓣 4、外阀瓣5、弹簧 6、阀瓣座 7、阀 杆8、垫片 9、填料10、压套 11、压板 12、螺栓 13、螺母 14、限位块15、阀杆螺母 16、阀杆螺母函 17、油杯 18、手轮垫圈19、手轮20、防尘罩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l所示平行滑动闸阀包括阀体1、阀座2、内阀瓣3、外阀瓣4、阀杆7、阀盖0、 手轮19和阀杆螺母15,阀座1、内阀瓣3和外阀瓣4都位于阀体1内,外阀瓣4和内阀瓣3 与阀座1之间的密封面为竖直的平行面,外阀瓣4和内阀瓣3的相对面上还分别伸出两个 横臂,其中,外阀瓣4的两个横臂的间距大于内阀瓣3的两个横臂的间距,则内阀瓣3的两 个横臂嵌入到外阀瓣4的两个横臂形成的空腔中,在内阀瓣3和外阀瓣4之间还设置有弹 簧5,通过其自身的弹力将内外两个阀瓣推向两侧的阀座2,使得内外阀瓣与阀座2之间形 成很好的密封,防止阀瓣在上下运动中,与阀座2脱离后进入介质或漏液,同时将阀座2上 承受的负载力均匀分散在两侧的阀座2上,另外,内阀座3和外阀座4都固定在其下部的阀 瓣座6上,而阀瓣座9则与阀杆7下端固定连接,进而使得内外阀瓣能够与阀杆7 —起上下 运动,起到阀门启闭的作用。 阀盖0位于阀体1顶部并与阀体1通过垫片8形成密封并固定连接,而阀杆7则 穿过阀盖0位于阀体1内,阀盖0的上部设置有压板ll,压板11通过螺栓12和螺母13配 合固定在阀盖O上,在压板11的下部还设置有压套IO,其在压板11的作用下,深入到阀盖 0内部,并套在阀杆7的外周壁上,其与阀杆7之间还填充有填料9,便于密封。 手轮19位于阀杆螺母15的上部,其上部为防尘罩20,因为阀杆螺母15较长,与 防尘罩20形成一体式结构,阀杆螺母15内部与阀杆7螺纹连接,防尘罩20的设置使得阀 杆7和阀杆螺母15之间不易进入灰尘或杂质,防止阀杆7和阀杆螺母15在杂质等影响下 出现磨损、卡死等现象,保护阀杆7和阀杆螺母正常工作,此外,在阀杆螺母15的下部外周围还设置有阀杆螺母函16,阀杆螺母函16为固定不动的,使得阀杆螺母15能够在其形成 的空间内旋转,另外,阀杆螺母函16的一侧还设置有油杯17,通过油杯17可向阀杆螺母15 的外壁上注油,而阀杆螺母15与油杯17的注油口相对应部位设置有螺旋润滑槽,隔一段时 间,就通过阀杆螺母函16上的油杯17向阀杆螺母15上的螺旋润滑槽内注油,则可使得阀 杆螺母15在阀杆螺母函16内的旋转变得灵活,不易磨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而在阀杆螺 母函16和手轮19之间还设置有手轮垫圈18,其套在阀杆螺母15的外壁上。 在压板11上部的阀杆7上还固定有限位块14,以限定阀杆7的上下运行距离,有 效限定阀门启闭的位置点。 此外,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阀座2和内外阀瓣的材料采用的是不同硬度的钴、 铬、钨合金,同样降低了阀座和阀瓣的密封面之间的磨损,并使得密封面的密封性能好,以 及延长了阀座和阀瓣的使用寿命。 如果想要开启阀门,则转动手轮19,带动阀杆螺母15转动,由于阀杆螺母15只能 转动,而不会形成上下位移,因此其可将手轮的运动和启闭力矩传递到阀杆7,使得阀杆7 实现向上移动,进而带动其下部的阀瓣跟随阀杆7 —起向上运动,在内阀瓣3和外阀瓣4之 间的弹簧5的作用下,内外阀瓣与阀座2处于贴合状态,形成有效密封,不会进去介质,在限 位块14的作用下,到达全开位置时,阀杆7上行截止。 而如果想关闭阀门,则反向转动手轮19,阀杆7的动作与上行动作相反,直至定位 块14下行到最低位置后,阀门正好全部关闭。 以上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 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平行滑动闸阀,包括阀体、阀座、阀瓣、阀杆、阀盖、手轮和阀杆螺母,阀座和阀瓣都位于阀体内,阀盖则位于阀体顶部并与阀体固定连接,阀杆下部穿过阀盖位于阀体内,而阀杆上部则与阀杆螺母螺纹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行滑动闸阀,包括阀体、阀座、阀瓣、阀杆、阀盖、手轮和阀杆螺母,阀座和阀瓣都位于阀体内,阀盖则位于阀体顶部并与阀体固定连接,阀杆下部穿过阀盖位于阀体内,而阀杆上部则与阀杆螺母螺纹连接,而阀杆螺母的上部则设置有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瓣与阀座之间的密封面为竖直的平行面,而阀瓣又分为外阀瓣和内阀瓣,而外阀瓣和内阀瓣都固定在其下部的阀瓣座上,上述的阀杆则直接与阀瓣座固定连接,此外,外阀瓣和内阀瓣之间还设置有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昆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