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频率支撑贡献的量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965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0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能频率支撑贡献的量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通过获取电力系统的惯性中心频率的系统传递函数,根据所述系统传递函数和所述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数据构建量化模型,获取所述电力系统的测试数据,根据所述测试数据和所述量化模型获取各储能的频率支撑贡献值。由于上述量化模型是基于电力系统本身地频率响应数据和电力系统地惯性中心频率地系统传递函数构建的,且所述电力系统的测试数据仅表征单个储能的贡献值,排除了其它储能的影响,能够准确地对各储能的频率支撑贡献进行量化。进行量化。进行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频率支撑贡献的量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
,特别是涉及一种储能频率支撑贡献量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目前新能源接入电网是十分常见的技术,随着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被不断替代,电力系统中的旋转惯量、调节能力、抗扰能力和鲁棒性都在不断恶化,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受到严峻挑战,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电力系统的频率安全问题,为平衡频率安全和需付出的成本,需特别关注储能对电力系统主动频率支撑的贡献度。
[0003]目前,为衡量储能在一次调频中的贡献,现有的技术能够利用储能电站参与电网频率调整的贡献因子表征储能电站辅助传统机组参与电网一次调频中减小稳态频率偏差量的贡献力。但上述方法主要基于模型与控制参数进行分析,难以适用于复杂频率控制策略,无法分析在暂态频率响应过程中的储能支撑贡献,只能计算频率响应进入稳态后各储能的贡献,存在较大的评估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频率支撑贡献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惯性中心频率的系统传递函数;所述电力系统包括多个储能;根据所述系统传递函数构建量化模型;获取第一周期内各储能的有功功率以形成测量有功功率序列和第二周期内没有储能支撑的电力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序列;所述第二周期远小于第一周期;根据所述测量有功功率序列、单位冲激响应序列和所述量化模型获取各储能的频率支撑贡献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系统还包括多个发电机;所述获取电力系统的惯性中心频率的系统传递函数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聚合惯性时间常数、等效阻尼系数、各发电机的发电机传递函数、发电机总数和储能总数;根据所述电力系统的聚合惯性时间常数、等效阻尼系数、发电机总数、储能总数和各发电机的发电机传递函数建立电力系统的惯性中心频率的系统传递函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电力系统的聚合惯性时间常数、等效阻尼系数和各发电机的发电机传递函数包括:根据所述电力系统的历史频率量测数据获取电力系统的聚合惯性时间常数和等效阻尼系数;根据发电机的性能参数获取各发电机的发电机传递函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电力系统的聚合惯性时间常数、等效阻尼系数和各发电机的发电机传递函数包括:根据所述电力系统的等效摇摆方程获取所述电力系统的聚合惯性时间常数和等效阻尼系数;根据电力系统的调频动态方程获取各发电机的发电机传递函数;其中,所述等效摇摆方程表征所述电力系统的惯性中心频率因各储能的有功功率不平衡而产生的变化;所述调频动态方程表征所述电力系统的注入频率因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值而产生的变化。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公式建立没有储能支撑的电力系统的惯性中心频率的系统传递函数:其中,T(s)为没有储能支撑的电力系统惯性中心频率的系统传递函数;M为电力系统的聚合惯性时间常数(单位:秒);s为所述系统传递函数中的复变量;D为电力系统的等效阻尼系数;n为发电机总数;g
i
(s)是第i台发电机的发电机传递函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量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系统传递函数构建量化模型包括:根据所述系统传递函数获取各储能的有功功率和没有储能支撑时电力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所述有功功率为所述电力系统在面对暂态频率响应时,各储能实际输出的有功功率;根据所述有功功率和没有储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吴世勇于沛鑫汝溪彭啸宇程林周旭艳吴云翼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