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燃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962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烧系统,所述燃烧系统包括流化床炉膛、布风板、多个风帽、多个管道、第一集箱、第二集箱和多个风嘴,布风板设在流化床炉膛底部,多个风帽设在布风板上且位于流化床炉膛内,多个风帽沿流化床炉膛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成多排,每排包括若干个沿流化床炉膛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风帽,风帽适于通入一次风,每两排相邻的风帽之间设有一个管道,管道沿其延伸方向具有连通的第一管和第二管,第一管的内周面的横截面积沿远离第二管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二管的内周面的横截面积沿远离第一管的方向逐渐增大,多个风嘴沿管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管道上,多个风嘴与管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燃烧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燃烧效率高等优点。率高等优点。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清洁能源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燃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氨属于一种无碳能源,其大规模应用将有力推动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与同为无碳能源的氢相比,氨体积能量密度更高,储运更加方便,产业链更加成熟,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0003]相关技术中,氨气燃烧效率低下、燃烧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0005]相关技术中,考虑到直接燃烧纯氨需要克服氨层流火焰速度低、着火难、燃烧稳定性差、燃烧效率低等诸多挑战,一些相关技术选择将氨与燃烧性能较好,同时装备设计更加成熟的化石燃料混烧,以尽量克服这些问题。例如,专利技术专利CN115596561A公开了一种柴油引燃高压直喷液氨内燃机喷射控制方法及燃烧系统,使用柴油火焰引燃液氨,可改善氨燃料燃烧困难,反应不充分的问题,同时允许内燃机设置更高的压缩比,进而提升了内燃机的功率密度和热效率;专利技术专利CN113217937A公开了一种利用氨燃烧降低燃煤机组二氧化碳排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流化床炉膛;布风板和多个风帽,所述布风板设在所述流化床炉膛底部,多个所述风帽设在所述布风板上且位于所述流化床炉膛内,多个所述风帽沿所述流化床炉膛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成多排,每排包括若干个沿所述流化床炉膛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风帽,所述风帽适于通入一次风,以便所述一次风通过所述风帽流入所述流化床炉膛内;多个管道,多个所述管道沿所述流化床炉膛的长度方向延伸且沿所述流化床炉膛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两排相邻的所述风帽之间设有一个所述管道,所述管道沿其延伸方向具有连通的第一管和第二管,所述第一管的内周面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第二管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二管的内周面的横截面积沿远离所述第一管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管远离所述第二管的一端具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管远离所述第一管的一端具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适于通入氨气;第一集箱和第二集箱,所述第一集箱和所述第二集箱沿所述流化床炉膛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流化床炉膛外侧,所述第一集箱和所述第二集箱均沿所述流化床炉膛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管的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集箱连通,所述第二管的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集箱连通,所述第一集箱和所述第二集箱均适于通入氨气,以便所述氨气通过所述第一集箱和所述第二集箱通入所述管道内;多个风嘴,多个所述风嘴沿所述管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管道上,多个所述风嘴与所述管道连通,以便所述氨气通过所述风嘴喷射在所述流化床炉膛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正交于所述流化床炉膛的宽度方向的投影面内,所述管道的顶部的投影为水平线,所述风嘴邻近所述管道的上端部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嘴包括第一风嘴和第二风嘴,所述第一风嘴设在所述管道的一侧且与所述管道连通,以便管道内的氨气通过所述第一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炳君柯希玮张扬黄中张海吕俊复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