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双面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622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双面电连接器,其包括有:二绝缘座体,该绝缘座体一体设有一基部及一对接部,该二绝缘座体内面设有一排隔栏分隔成一排前后延伸之端子槽,该端子槽自基座延伸至对接部且可自上下方向置入端子;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系以上下方向组装入该二绝缘座体之二排端子槽,该端子由前而后一体设有一弹动部、一固定部及一接脚,该弹动部前段对应该对接部且弯曲设有一上下方向凸出之接触部,该弹动部可上下弹动,该弹动部后段与固定部呈同一水平抵贴于该端子槽之底面,该绝缘座体设有一抵压块固定该一排端子之固定部,该一排端子之弹动部后段仍可抵贴该端子槽之底面作上下弹动,及一金属外壳,其包覆该二绝缘座体。其包覆该二绝缘座体。其包覆该二绝缘座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向双面电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系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系指一种双向双面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申请人的申请号2020/10032568.7的USB TYPE

C2.0电连接插头,其中的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均没有增加导电的截面积,大电流的传输效果不佳,电阻值甚大,使用上容易温度升高造成电器的损害及在使用上发热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双面电连接器,可达到接地端子和电源端子增加导电的截面积,而具有大电流的传输效果,可降低电阻值,使用上避免温度升高。
[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向双面电连接器,其包括有:二绝缘座体,该绝缘座体一体设有一基部及一对接部,该对接部连接于该基部前端,该对接部设有一底板及二侧板,该二绝缘座体之基部内面设有抵接面相互抵接而呈上下叠合,该二绝缘座体之对接部之底板之间形成一连接槽,该底板之前段设有一低面且后段设有一高面,该二绝缘座体之对接部之二侧板相互抵接而呈一套接框体,该二绝缘座体内面设有一排隔栏分隔成一排前后延伸之端子槽,该端子槽自基座延伸至对接部且可自上下方向置入端子;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系以上下方向组装入该二绝缘座体之二排端子槽,该端子由前而后一体设有一弹动部、一固定部及一接脚,该弹动部前段对应该对接部且弯曲设有一上下方向凸出该高面之接触部,该弹动部可上下弹动,该弹动部后段与固定部呈同一水平抵贴于该端子槽之底面,该端子槽之深度较该端子之材料厚度大,使该弹动部后段与固定部陷入该端子槽,该绝缘座体设有一抵压块固定该一排端子之固定部,该一排端子之弹动部后段仍可抵贴该端子槽之底面作上下弹动,该接脚延伸至该基部后端露出,该二排端子之接触部之相同接点电路序号者相互为反向排列;及一金属外壳,其包覆该二绝缘座体且设有一四面包主壳体,该四面包主壳体遮蔽该二绝缘座体之对接部且两者形成一对接构造,该对接构造可正反双向定位于一对接电连接器。
[0005]本专利技术之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色由以下较佳实施例之详细说明中并参考图式当可更加明白。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0007]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前视图。
[0008]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侧视剖面图。
[0009]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第一变化实施之立体分解图。
[0010]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第一变化实施之前视图。
[0011]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第一变化实施之前视剖面图。
[0012]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之立体分解图。
[0013]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之前视图。
[0014]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之前视剖面图。
[0015]图10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第二变化实施之立体剖面图。
[0016]图1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第三变化实施之立体分解图。
[0017]图11A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第三变化实施之前视剖面图。
[0018]图1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第三变化实施之组装之立体图。
[0019]图1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第三变化实施之组装之立体图。
[0020]图1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第四变化实施之组装之立体图。
[0021]图15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第四变化实施之第一导电片之立体图。
[0022]图16及图1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第五变化实施之立体图。
[0023]图18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第六变化实施之立体图。
[0024]图19及图20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之第七变化实施之立体分解图。
[0025]图21至图27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之立体图、立体分解图及侧视剖面图。
[0026]图28至图30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之第一变化实施之立体分解图、立体图及侧视剖面图。
[0027]图31至图37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0028]图38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之第一变化实施之制造流程之立体图。
[0029]图39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之立体图。
[0030]图40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之尚未组装外壳体之立体图。
[0031]图41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之立体图。
[0032]图42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之尚未组装外壳体之立体图。
[0033]图43是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之立体图。
[0034]图44是本专利技术第七实施例之立体图。
[0035]图45是本专利技术第八实施例之立体图。
[0036]图46是本专利技术第九实施例之平面示意图。
[0037]图47是本专利技术第十实施例之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8]尽管本专利技术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专利技术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只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此所说明的那祥。
[0039]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专利技术的每个实施例必需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没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0040]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絶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
变。
[0041]请参阅图1至图3系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一双向双面USB TYPE

C 3.0电连接插头,其大致相同第十实施例之第四变化实施,其设有一绝缘座1、二排端子70、一金属卡扣30、及一金属外壳50,其中:
[0042]其中差异在于,本变化实施的绝缘座1系塑料一体型的,绝缘座1的后段为一基部11,绝缘座1的前段为一对接部12,该对接部12设有一连接槽117,该连接槽117设有上下二连接面,该连接面由内而外设有第一连接面151和第二连接面152,该第一连接面151较该第二连接面152凸出一高度,该连接槽117的左各设有一开口119及一抵靠面136,该绝缘座1内部设有上下二排端子槽18且左右侧设有二弹性卡扣固定槽112,该二排端子槽18由基部11后端延伸至该对接部12,该基部11设有一隔板137分隔该二排端子槽18。
[0043]该二排端子70系由后往前组装入该二排端子槽18,该二排端子70各为12个,如图2所示,上排端子以A表示,接点电路序号由右至左排列依序为A1、A2、A3

A12,下排端子以B表示,接点电路序号由右至左排列依a序为B12、B11、B1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双面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二绝缘座体,该绝缘座体一体设有一基部及一对接部,该对接部连接于该基部前端,该对接部设有一底板及二侧板,该二绝缘座体之基部呈上下叠合,该二绝缘座体之对接部之底板之间形成一连接槽,该二绝缘座体之对接部之二侧板相互抵接而呈一套接框体,该二绝缘座体内面设有一排隔栏分隔成一排前后延伸之端子槽,该端子槽自基座延伸至对接部且可自上下方向置入端子;二排端子,该二排端子系以上下方向组装入该二绝缘座体之二排端子槽,该端子由前而后一体设有一弹动部、一固定部及一接脚,该弹动部前段对应该对接部且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周贤
申请(专利权)人:捷利知产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