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具有变速器的机动车传动系以及用于运行变速器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所述变速器包括电机、第一输入轴、第二输入轴和副轴,所述副轴永久地与输出侧连接,设置有第一正齿轮级,该第一正齿轮级具有设置在第一输入轴上的固定齿轮和与该固定齿轮啮合的活动齿轮,该活动齿轮可旋转地支承在副轴上并且可通过第一切换元件固定在副轴上,还设置有第二正齿轮级,该第二正齿轮级具有设置在第二输入轴上的固定齿轮和一个与该固定齿轮啮合的活动齿轮,该活动齿轮可旋转地支承在副轴上并且可通过第二切换元件固定在副轴上,并且第一正齿轮级的活动齿轮和第二正齿轮级的活动齿轮可通过第三切换元件不可相对转动地相互连接。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前述变速器的机动车传动系以及一种用于运行变速器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机动车中已知多挡变速器,在其中可通过操作相应的切换元件切换作为挡位的多个不同的传动比,这优选自动完成。变速器用于根据不同的标准适合地实现机动车驱动机器的牵引力供应。在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变速器中,上述变速器常常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机动车的变速器(4至4
VIII
),所述变速器包括电机(30)、第一输入轴(10)、第二输入轴(11)和副轴(12),所述副轴(12)永久地与输出侧(14)连接,设置有第一正齿轮级(20),该第一正齿轮级具有设置在第一输入轴(10)上的固定齿轮(23)和与该固定齿轮啮合的活动齿轮(24),该活动齿轮可旋转地支承在副轴(12)上并且能通过第一切换元件(S2)固定在副轴(12)上,还设置有第二正齿轮级(19),该第二正齿轮级具有设置在第二输入轴(11)上的固定齿轮(26)和与该固定齿轮啮合的活动齿轮(25),该活动齿轮可旋转地支承在副轴(12)上并且能通过第二切换元件(S4)固定在副轴(12)上,并且第一正齿轮级(20)的活动齿轮(24)和第二正齿轮级(19)的活动齿轮(25)能通过第三切换元件(S3)而不可相对转动地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行星级(33),该行星级具有呈太阳轮(37)、行星架(38)和齿圈(39)形式的第一元件(34)、第二元件(35)和第三元件(36),其中,第二元件(35)不可相对转动地与第二输入轴(11)连接并且第三元件(36)与电机(30)的转子(32)耦联,所述行星级(31)的第一元件(34)能通过操作第四切换元件(B)而固定并且所述行星级(31)的元件(34、35、36)中的两个元件能通过闭合第五切换元件(K)而不可相对转动地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4至4
VIII
),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具有固定齿轮(21)和活动齿轮(22)的第三正齿轮级(18)和第六切换元件(S1),所述第六切换元件在被操作时固定第三正齿轮级(18)的活动齿轮(22)并且在此使第一输入轴(10)和副轴(12)相互耦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4至4
VIII
),其特征在于,
‑
通过闭合第六切换元件(S1)在经由第三正齿轮级(18)的力流传导下在第一输入轴(10)与输出侧(14)之间形成第一挡位(G1),
‑
通过操作第一切换元件(S2)在经由第一正齿轮级(20)的力流传导下在第一输入轴(10)和输出侧(14)之间形成第二挡位(G2),
‑
通过闭合第三切换元件(S3)和第六切换元件(S1)在经由第二正齿轮级(19)、第一正齿轮级(20)和第三正齿轮级(18)的力流传导下在第二输入轴(11)与输出侧(14)之间形成第三挡位(G3),以及
‑
在第一变型(G4.1)中通过操作第二切换元件(S4)以及在第二变型(G4.2)中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