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筛选年轻和衰老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的代谢标志物及筛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用于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形成的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筛选具有良好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形成的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的代谢标志物。
技术介绍
[0002]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MSCs是一类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其在体内广泛分布、易于分离扩增,且免疫原性低,异体移植中几乎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是干细胞再生医学中理想的种子细胞。许多临床试验研究发现MSCs对损伤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免疫相关疾病等多种临床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外泌体是由包括间充质干细胞在内的大多数种类的细胞会释放的囊泡。它们的直径在30
‑
200nm之间,含有丰富的功能成分,如蛋白质和微小RNA等。此外,外泌体还具有从来源细胞向受体细胞转运DNA、蛋白质、mRNA、微小RNA、脂质和细胞器等功能成分的能力,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用于筛选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含检测以下代谢物的试剂:i)吲哚
‑3‑
乙醛酸、A
‑
L
‑
谷氨酰
‑
L
‑
谷氨酸、L
‑
γ
‑
谷氨酰
‑
L
‑
蛋氨酸、亮氨酰谷氨酰胺、L
‑
磺基丙氨酸、半胱氨酸
‑
S
‑
硫酸盐、胺亚甲基谷氨酸、5
‑
羟赖氨酸、7
‑
甲基鸟嘌呤、4
‑
甲基
‑5‑
(β
‑
羟乙基)噻唑、乙酸苯酯、N
‑
(5
‑
氨基戊基)乙酰胺和腐胺;和ii)神经酰胺(d18:1/14:0,d16:1/16:0)、N
‑
棕榈酰鞘二宁(d18:2/16:0)、1
‑
(1
‑
烯基
‑
硬脂基)
‑
甘油磷酸乙醇胺(P
‑
18:0)和黄素腺嘌呤核苷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盒,其中所述试剂盒为用于质谱法中的试剂盒,优选地,所述试剂盒为用于UPLC
‑
MS/MS方法中的试剂盒。3.一种筛选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得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任选地,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来自骨髓、脐带血和脐带组织、胎盘组织或脂肪组织,b)检测步骤a)中获得的外泌体的代谢物的表达,如果所述外泌体表达:i)吲哚
‑3‑
乙醛酸、A
‑
L
‑
谷氨酰
‑
L
‑
谷氨酸、L
‑
γ
‑
谷氨酰
‑
L
‑
蛋氨酸、亮氨酰谷氨酰胺、L
‑
磺基丙氨酸、半胱氨酸
‑
S
‑
硫酸盐、胺亚甲基谷氨酸、5
‑
羟赖氨酸、7
‑
甲基鸟嘌呤、4
‑
甲基
‑5‑
(β
‑
羟乙基)噻唑、乙酸苯酯、N
‑
(5
‑
氨基戊基)乙酰胺和腐胺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不表达:ii)神经酰胺(d18:1/14:0,d16:1/16:0)、N
‑
棕榈酰鞘二宁(d18:2/16:0)、1
‑
(1
‑
烯基
‑
硬脂基)
‑
甘油磷酸乙醇胺(P
‑
18:0)和黄素腺嘌呤核苷酸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则选择所述外泌体用于进一步的促进内皮修复和血管生成。4.一种筛选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得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任选地,所述间充质干细胞来自骨髓、脐带血和脐带组织、胎盘组织或脂肪组织,b)通过UPLC
‑
MS/MS法检测步骤a)中获得的外泌体的代谢物的表达,如果所述外泌体表达:i)吲哚
‑3‑
乙醛酸、A
‑
L
‑
谷氨酰
‑
L
‑
谷氨酸、L
‑
γ
‑
谷氨酰
‑
L
‑
蛋氨酸、亮氨酰谷氨酰胺、L
‑
磺基丙氨酸、半胱氨酸
‑
S
‑
硫酸盐、胺亚甲基谷氨酸、5
‑
羟赖氨酸、7
‑
甲基鸟嘌呤、4
‑
甲基
‑5‑
(β
‑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华,王世华,王丽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