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TPMS结构的换热器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换热器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TPMS结构的换热器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设计的核心目的是提高换热效率。目前,应用较多的新型换热结构主要包括:波纹面/折叠面、仿生结构和三次周期最小曲面。
[0003]波纹面/折叠面以圆截面流动通道为例,传统换热结构通过简单分割或管束等方式提高换热面积,通过采用波纹面或对表面进行数次折叠可以进一步增大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0004]Scheithauer对管型通道内的多种新型换热结构的换热性能和流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外部直径下,波纹面/折叠面结构的比表面积和换热效率更高,同时流阻更小。
[0005]仿生结构。对传统换热器,来自于进出口的流阻损失对换热器性能有较大影响。在换热器结构内部,设计合理的导流连接结构可以显著降低流阻,目前多种仿生结构已被用于换热器设计。
[0006]三次周期最小曲面(Triply Periodic Minimal Surfaces,T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TPMS结构的换热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实现的步骤如下:步骤一:根据换热效果和重量的平衡关系选择曲面类型;步骤二:按照流通面积、换热面积和名义密度三者关系确定单元尺寸;步骤三:通过流量与压降的关系确定流道横截面积;步骤四:基于步骤三的流道横截面积作为仿真算例确定流道总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PMS结构的换热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选择曲面类型的条件是:在不考虑流阻的情况下优先选择Split
‑
P曲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TPMS结构的换热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确定单元尺寸的原则是:按照流通面积和名义密度的最大,根据限制尺寸来确定单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