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湿度表校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9391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一种供解决目前温湿度表校准准确率低并且效率低的温湿度表校准方法及系统,将需要校准的待检温湿度表设置在挂架上,再通过图像采集装置对每一个待检温湿度表的示值区进行位置记录,关闭检测箱后按照设定的温湿度试验值对检测箱内的检测环境进行调节,在满足设定的温湿度试验值后,驱动图像采集装置按照记录的图像采集坐标移动至每一个待检温湿度表示值区的正前方对示值区的检测值进行图像采集,最后根据采集的示值图像直接读取待检温湿度表的示值,对多个温湿度表进行同时检测,连续实现对待检温湿度表在不同检测环境下的校准,提高了校准效率,满足实际使用需求。用需求。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湿度表校准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温湿度表校准
,具体涉及一种温湿度表校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温湿度表的使用需求日益增加,温湿度表的种类越来越多,对不同温湿度表的校准需求也逐日增加。
[0003]通过人工对温湿度表进行校准是目前常用的手段,目前在对温湿度表进行检测时,通常会将待检温湿度表放置在温湿度箱中进行检测,工作人员通过在温湿度箱外观察待检温湿度表的示值并进行记录,这样操作导致肉眼读值时与待检温湿度表之间距离较远,且有些温湿度表的放置位置无法使工作人员正视方向读表的示值,使得读取待检温湿度表的检测值存在较大的误差,使得校准结果不准确;或者打开温湿度箱对待检温湿度表进行近距离读值,通过该方式虽然能够降低读值误差,但是会对温湿度箱中的检测环境造成破坏,降低待检温湿度表的示值准确性,同样会导致对待检温湿度表的校准不准确。
[0004]通过现有的人工操作存在校准误差大并且效率低的问题,不能满足实际的校准需求,同时也不能满足对大量温湿度表校准的高效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湿度表校准方法及系统,解决目前温湿度表校准准确率低并且效率低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
[0007]一种温湿度表校准方法,用于在检测箱中对待检温湿度表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打开检测箱,将全部待检温湿度表安装在检测箱中的挂架上;
[0009]S2、将图像采集装置依次移动至每一个待检温湿度表示值区的正前方,同时采集图像采集装置位于每一个待检温湿度表示值区正前方时的位置坐标,将每一个位置坐标作为图像采集坐标并记录;
[0010]S3、关闭检测箱,按照设定的温湿度实验值调节检测箱内的温湿度,在检测箱内温湿度达到设定的温湿度试验值后,图像采集装置根据记录的图像采集坐标依次移动至对应的位置,图像采集装置在每次移动至对应的位置后对正对的待检温湿度表示值区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每一个待检温室度表的示值图像;
[0011]S4、将当前温湿度实验值、每一个待检温室度表的示值图像和对应的图像采集坐标匹配后记录;
[0012]S5、更新设定的温湿度实验值,并执行步骤S3~S5,直至完成所有温湿度实验值的更新;
[0013]S6、根据图像采集坐标得到每一个待检温室度表示值图像对应的待检温室表,通过读取每一个待检温室度表示值图像,得到对应待检温室度表的检测值,通过待检温室度
表的检测值与对应温湿度试验值对比,得到对应待检温湿度表的校准结果。
[0014]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S1具体为:
[0015]打开检测箱,将待检温湿度表间隔安装在挂架上,使每一个待检温湿度表的示值区均与图像采集装置相对。
[0016]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0017]S21、建立图像采集坐标系,使图像采集装置于图像采集坐标系中移动;
[0018]S22、通过图像采集装置的驱动机构带动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机构从坐标原点移动至挂架任一待检温湿度表示值区的正前方;
[0019]S23、记录当前采集机构在图像采集坐标系中的坐标,得到与当前待检温湿度表对应的图像采集坐标;
[0020]S24、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采集机构移动至下一个待检温湿度表示值区的正前方,记录当前采集机构在图像采集坐标系中的坐标,得到与当前待检温湿度表对应的图像采集坐标;
[0021]S25、重复执行步骤S24,直至完成所有待检温湿度表对应图像采集坐标的记录。
[0022]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0023]S31、关闭检测箱,将设定的温湿度实验值输入检测箱中的温湿度调节机构和检测箱中的温湿度检测机构,使温湿度调节机构根据设定的温湿度实验值调节检测箱内的温湿度;
[0024]S32、通过温湿度检测机构检测检测箱内的温湿度是否满足设定的温湿度实验值,若是,则关闭温湿度调节机构并执行步骤S33;若否,则保持温湿度调节机构开启,并执行步骤S32;
[0025]S33、驱动机构根据记录的图像采集坐标带动采集机构移动至任一图像采集坐标的位置,采集机构在移动至对应的位置后对正前方待检温湿度表的示值区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当前待检温湿度表的示值图像;
[0026]S34、驱动机构根据记录的图像采集坐标带动采集机构移动至下一个图像采集坐标的位置,采集机构在移动至对应的位置后对正前方待检温湿度表的示值区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当前待检温湿度表的示值图像;
[0027]S35、重复执行步骤S34,直至采集机构完成所有图像采集坐标位置的移动,得到每一个待检温室度表的示值图像。
[0028]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S6具体为:
[0029]S61、读取任一温湿度实验值条件下记录的所有待检温湿度表示值图像,得到当前温湿度实验值时每一个待检温湿度表的检测值;
[0030]S62、根据每一个待检温湿度表的检测值与当前温湿度实验值对比,判断每一个待检温湿度表是否满足测量要求,若是则单次校准合格,若否,则单次校准不合格;
[0031]S63、记录当前温湿度试验值条件下每一个待检温湿度表的单次校准结果;
[0032]S64、选择新的温湿度实验值,执行步骤S61~S63,直至得到每一个待检温湿度表在所有温湿度试验值条件下的校准结果;
[0033]S65、当待检温湿度表所有单次校准结果均为合格,在该待检温室表校准合格,若否,则最终校准不合格。
[0034]一种温湿度表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0035]检测单元,用于根据需求提供恒温恒湿的检测环境,所述检测环境中设置有放置待检温湿度表的挂架;
[0036]坐标采集单元,用于在图像采集单元移动至每一个待检温湿度表示值区正前方时,记录图像采集单元对应位置的坐标,得到与每一个待检温湿度表对应的图像采集坐标,并将得到的图像采集坐标上传给数据记录单元;
[0037]执行驱动单元,用于根据图像采集坐标驱动图像采集单元移动至对应的位置;
[0038]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在执行驱动单元的驱动下移动至对应的图像采集坐标后,采集对应待检温湿度表示值区的图像得到对应待检温湿度表的示值图像,并将得到的示值图像上传给数据记录单元;
[0039]数据记录单元,用于接收每一个待检温湿度表的示值图像和与每一个待检温湿度表对应的图像采集坐标,将接收的示值图像与对应的图像采集坐标匹配,将匹配后的示值图像上传给数据处理单元;
[0040]数据处理单元,接收每一个示值图像并读取,得到每一个待检温湿度表的检测值,根据与示值图像匹配的图像采集坐标确定每一个检测值对应的待检温湿度表,根据当前检测环境的温湿度实验值得到每一个待检温湿度表的校准结果。
[0041]进一步限定,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
[0042]图像读取模块,用于接收每一个示值图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湿度表校准方法,用于在检测箱中对待检温湿度表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打开检测箱,将全部待检温湿度表安装在检测箱中的挂架上;S2、将图像采集装置依次移动至每一个待检温湿度表示值区的正前方,同时采集图像采集装置位于每一个待检温湿度表示值区正前方时的位置坐标,将每一个位置坐标作为图像采集坐标并记录;S3、关闭检测箱,按照设定的温湿度实验值调节检测箱内的温湿度,在检测箱内温湿度达到设定的温湿度试验值后,图像采集装置根据记录的图像采集坐标依次移动至对应的位置,图像采集装置在每次移动至对应的位置后对正对的待检温湿度表示值区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每一个待检温室度表的示值图像;S4、将当前温湿度实验值、每一个待检温室度表的示值图像和对应的图像采集坐标匹配后记录;S5、更新设定的温湿度实验值,并执行步骤S3~S5,直至完成所有温湿度实验值的更新;S6、根据图像采集坐标得到每一个待检温室度表示值图像对应的待检温室表,通过读取每一个待检温室度表示值图像,得到对应待检温室度表的检测值,通过待检温室度表的检测值与对应温湿度试验值对比,得到对应待检温湿度表的校准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湿度表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为:打开检测箱,将待检温湿度表间隔安装在挂架上,使每一个待检温湿度表的示值区均与图像采集装置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湿度表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S21、建立图像采集坐标系,使图像采集装置于图像采集坐标系中移动;S22、通过图像采集装置的驱动机构带动图像采集装置的采集机构从坐标原点移动至挂架任一待检温湿度表示值区的正前方;S23、记录当前采集机构在图像采集坐标系中的坐标,得到与当前待检温湿度表对应的图像采集坐标;S24、通过驱动机构带动采集机构移动至下一个待检温湿度表示值区的正前方,记录当前采集机构在图像采集坐标系中的坐标,得到与当前待检温湿度表对应的图像采集坐标;S25、重复执行步骤S24,直至完成所有待检温湿度表对应图像采集坐标的记录。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湿度表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S31、关闭检测箱,将设定的温湿度实验值输入检测箱中的温湿度调节机构和检测箱中的温湿度检测机构,使温湿度调节机构根据设定的温湿度实验值调节检测箱内的温湿度;S32、通过温湿度检测机构检测检测箱内的温湿度是否满足设定的温湿度实验值,若是,则关闭温湿度调节机构并执行步骤S33;若否,则保持温湿度调节机构开启,并执行步骤S32;S33、驱动机构根据记录的图像采集坐标带动采集机构移动至任一图像采集坐标的位置,采集机构在移动至对应的位置后对正前方待检温湿度表的示值区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当前待检温湿度表的示值图像;S34、驱动机构根据记录的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卫军刘隽张战国王爱华周苑江莎高旭辉段志龙孟涛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