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模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9368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牙齿模型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基于被切割后的相邻的两个原始牙齿模型数据,判断两个原始牙齿模型是否符合牙齿模型邻接规则;当符合牙齿模型邻接规则时,获取其中一个需修补的原始牙齿模型在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的相交部分内的两组分别相对设置的左右邻接点;基于两组左右邻接点、预设的曲线拟合规则,得到两组左右邻接点的连接曲线;在两条连接曲线之间添加新面片,以使相交部分的邻接区域形成封闭孔洞;对封闭孔洞进行补洞,以得到需修补的原始牙齿模型修补后的牙齿模型数据。本申请通过两组左右邻接点和预设的曲线拟合规则,优化邻接面边缘翘边,使得输出的牙齿模型保留切割前的原有形态,保证了切割后的牙齿模型数据处理的输出质量。模型数据处理的输出质量。模型数据处理的输出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牙齿模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牙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牙齿模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正畸软件中对牙弓模型进行预处理时,需要先对牙齿进行切分,由于部分相邻的牙齿模型之间因为牙齿畸形存在接触面,会有部分相邻切割后的单颗牙齿模型的牙冠会丢失邻接区域的形态,极大程度上影响后续的虚拟牙根和虚拟牙龈的生成质量,所以需要对分割的牙齿模型做邻接面修补操作。
[0003]目前,现有的邻接面修补技术中,主要是将单颗牙齿模型的邻接面上的左右邻接点直接连接形成封闭孔洞,再对连接后形成的封闭孔洞进行补洞。然而单颗牙齿模型被切分后,单颗牙齿模型的牙冠所裁剪的邻接区域边缘容易出现翘边,在出现翘边的情况下,采取上述方式对分割的牙齿模型进行邻接面修补的操作,容易导致修补的邻接面在修补的边缘区域仍存在翘边,进而影响牙齿模型数据处理的输出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牙齿模型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采用现有的邻接面修补方法仍然会存在邻接面的修补边缘区域翘边,进而影响牙齿模型数据处理的输出质量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牙齿模型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被切割后的相邻设置的两个原始牙齿模型数据;
[0006]基于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数据,判断两个原始牙齿模型之间是否符合牙齿模型邻接规则;
[0007]当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之间符合所述牙齿模型邻接规则时,获取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的相交部分,并获取其中一个需修补的原始牙齿模型在所述相交部分内的两组分别相对设置的左邻接点和右邻接点;
[0008]基于两组分别相对设置的所述左邻接点和所述右邻接点、预设的曲线拟合规则,得到两组分别相对设置的所述左邻接点和所述右邻接点的连接曲线;
[0009]在两组分别相对设置的所述左邻接点和所述右邻接点的所述连接曲线之间添加新面片,以使所述相交部分的邻接区域形成封闭孔洞;及
[0010]对所述封闭孔洞进行补洞,以得到所述其中一个需修补的原始牙齿模型对应的修补后的牙齿模型数据。
[0011]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数据,判断两个原始牙齿模型之间是否符合牙齿模型邻接规则的步骤,还包括:
[0012]从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数据中其中一个原始牙齿模型数据中获取第一最大轮廓线和从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数据中另外一个原始牙齿模型数据中获取第二最大轮廓线;
[0013]基于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和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之间的宽度距离判断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是否相交;及
[0014]若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相交,则基于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和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二者中的任意一者与预设参考面之间的高度距离判断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的相交部分是否符合牙齿邻接修补条件。
[0015]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和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之间的宽度距离判断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是否相交,还包括:
[0016]遍历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上的点和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的点之间的宽度距离,将宽度距离小于预设宽度阈值的点确定为候选点;
[0017]将候选点的数量与预设数量阈值进行比对,以判断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是否相交;
[0018]若所述候选点的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则确定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相交;
[0019]若所述候选点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则确定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不相交。
[0020]可选地,所述若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相交,则基于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和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二者中的任意一者与预设参考面之间的高度距离判断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的相交部分是否符合牙齿邻接修补条件,还包括:
[0021]若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相交,则遍历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的剩余点与预设参考面之间的第一高度距离,遍历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的剩余点与所述预设参考面之间的第二高度距离,其中,所述剩余点包括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除其上的所述左邻接点、所述右邻接点以外的点、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除其上的所述左邻接点、所述右邻接点以外的点;所述预设参考面为人体上下牙齿咬合平面;
[0022]获取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的所述左邻接点和所述右邻接点分别于所述预设参考面之间的第三高度距离,获取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的所述左邻接点和所述右邻接点分别于所述预设参考面之间的第四高度距离;
[0023]将最大的所述第一高度距离对应的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上的剩余点确定为第一备选点,将最大的所述第二高度距离对应的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上的剩余点确定为第二备选点,将最大的所述第三高度距离对应的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上的点确定为第三备选点,将最大的所述第四高度距离对应的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上的点确定为第四备选点;
[0024]将所述第一备选点和所述第三备选点之间的高度距离与预设高度阈值进行比对,将所述第二备选点和所述第四备选点之间的高度距离与预设高度阈值进行比对,判断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的相交部分是否符合牙齿邻接修补条件;
[0025]若所述第一备选点和所述第三备选点之间的高度距离、所述第二备选点和所述第四备选点之间的高度距离二者中的任意一者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高度阈值,则确定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的相交部分符合所述牙齿邻接修补条件;
[0026]若所述第一备选点和所述第三备选点之间的高度距离、所述第二备选点和所述第四备选点之间的高度距离均小于所述预设高度阈值,则确定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的相交部分不符合所述牙齿邻接修补条件。
[0027]可选地,所述预设宽度阈值和所述预设高度阈值均是根据其中一个原始牙齿模型的面片的平均边长属性预先设置得到。
[0028]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两组分别相对设置的左邻接点和右邻接点、预设的曲线拟合规则,得到所述两组分别相对设置的左邻接点和右邻接点的连接曲线,还包括:
[0029]根据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的相交部分,获取被切割后的其中一个需修补的原始牙齿模型的邻接区域的轮廓线上的一组相对设置的第一左邻接点和第一右邻接点以及另一组相对设置的第二左邻接点和第二右邻接点;
[0030]计算所述第一左邻接点相对于一领域的第一平均法向,计算所述第一右邻接点相对于一领域的第二平均法向,计算所述第二左邻接点相对于一领域的第三平均法向,计算所述第二右邻接点相对于一领域的第四平均法向;
[0031]根据所述其中一个需修补的原始牙齿模型对应的牙齿原始牙根方向、所述邻接区域的轮廓线的最高点、所述第一左邻接点以及所述第一右邻接点,确定第一截平面,根据所述其中一个需修补的原始牙齿模型对应的牙齿原始牙根方向、所述邻接区域的轮廓线的最高点、所述第二左邻接点以及所述第二右邻接点,确定第二截平面;
[0032]根据所述第一截平面和所述其中一个需修补的原始牙齿模型,计算得到所述第一截平面和所述其中一个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牙齿模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被切割后的相邻设置的两个原始牙齿模型数据;基于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数据,判断两个原始牙齿模型之间是否符合牙齿模型邻接规则;当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之间符合所述牙齿模型邻接规则时,获取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的相交部分,并获取其中一个需修补的原始牙齿模型在所述相交部分内的两组分别相对设置的左邻接点和右邻接点;基于两组分别相对设置的所述左邻接点和所述右邻接点、预设的曲线拟合规则,得到两组分别相对设置的所述左邻接点和所述右邻接点的连接曲线;在两组分别相对设置的所述左邻接点和所述右邻接点的所述连接曲线之间添加新面片,以使所述相交部分的邻接区域形成封闭孔洞;及对所述封闭孔洞进行补洞,以得到所述其中一个需修补的原始牙齿模型对应的修补后的牙齿模型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牙齿模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数据,判断两个原始牙齿模型之间是否符合牙齿模型邻接规则的步骤,还包括:从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数据中其中一个原始牙齿模型数据中获取第一最大轮廓线和从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数据中另外一个原始牙齿模型数据中获取第二最大轮廓线;基于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和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之间的宽度距离判断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是否相交;及若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相交,则基于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和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二者中的任意一者与预设参考面之间的高度距离判断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的相交部分是否符合牙齿邻接修补条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牙齿模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和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之间的宽度距离判断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是否相交,还包括:遍历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上的点和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的点之间的宽度距离,将宽度距离小于预设宽度阈值的点确定为候选点;将候选点的数量与预设数量阈值进行比对,以判断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是否相交;若所述候选点的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则确定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相交;若所述候选点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则确定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不相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牙齿模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相交,则基于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和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二者中的任意一者与预设参考面之间的高度距离判断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的相交部分是否符合牙齿邻接修补条件,还包括:若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相交,则遍历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的剩余点与预设参考面之间的第一高度距离,遍历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的剩余点与所述预设参考面之间的第二高度距离,其中,所述剩余点包括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除其上的所述左邻接点、所述右邻接点以外的点、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除其上的所述左邻接点、所述右邻接点以外的点;所述预设参
考面为人体上下牙齿咬合平面;获取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的所述左邻接点和所述右邻接点分别于所述预设参考面之间的第三高度距离,获取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的所述左邻接点和所述右邻接点分别于所述预设参考面之间的第四高度距离;将最大的所述第一高度距离对应的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上的剩余点确定为第一备选点,将最大的所述第二高度距离对应的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上的剩余点确定为第二备选点,将最大的所述第三高度距离对应的所述第一最大轮廓线上的点确定为第三备选点,将最大的所述第四高度距离对应的所述第二最大轮廓线上的点确定为第四备选点;将所述第一备选点和所述第三备选点之间的高度距离与预设高度阈值进行比对,将所述第二备选点和所述第四备选点之间的高度距离与预设高度阈值进行比对,判断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的相交部分是否符合牙齿邻接修补条件;若所述第一备选点和所述第三备选点之间的高度距离、所述第二备选点和所述第四备选点之间的高度距离二者中的任意一者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高度阈值,则确定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的相交部分符合所述牙齿邻接修补条件;若所述第一备选点和所述第三备选点之间的高度距离、所述第二备选点和所述第四备选点之间的高度距离均小于所述预设高度阈值,则确定所述两个原始牙齿模型的相交部分不符合所述牙齿邻接修补条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牙齿模型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宽度阈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金志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云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