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目标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目标识别方法,研究其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属于信息收集领域,具体处于信息分析处理阶段。
技术介绍
[0002]在当前环境下,需要准确地把握环境态势,通过完整的态势信息了解双方状态、完成策划及资源部署。在态势生成中,首先需要通过分析各传感器获得的信息得到目标态势,而目标态势生成的过程,就是对各个目标位置、类别、类型、航向、方位、身份等信息识别的过程,它是当前环境每个目标识别结果的集合体。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准确地识别各类目标,才能获取有效、可靠的环境态势。
[0003]Dempster
‑
Shafer证据理论本质上是对Bayes理论的拓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数据融合决策理论。D
‑
S证据理论在广泛的使用过程当中,理论本身存的问题是:对存在高度冲突的证据进行融合时,其结果经常产生与人们直觉或常理相悖的情况,甚至产生一票否决的极端现象;而且随着个数的增长,其计算量也呈指数级增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针对不同传感器,依据已有的传感器先验知识,得到不同传感器探测目标类别的信任度;步骤2、根据目标类别的信任度构建不同传感器输出的证据向量,并计算证据之间的距离;步骤3、根据证据之间的距离计算证据的相对冲突度,并根据信任系数对概率进行二次分配;步骤4、使用Dempster
‑
Shafer公式对二次分配的概率进行融合处理,得出置信的目标类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证据理论的目标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2
‑
1、根据目标类别的信任度设定不同传感器对应的概率分配函数分别为;其中,下标m为传感器个数;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刚,戎纪光,马培博,李宝莲,马茜,钟麟,李祥民,康彦肖,任志国,刘保柱,马晓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