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与实收账款的核销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931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收账款与实收账款的核销方法及装置,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根据待核销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分别生成对应的应收账款集合和实收账款集合,并基于应收账款集合以及实收账款集合中的元素进行遍历比对核销;若仍存在未被核销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则根据未被核销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以及预设的全排列矩阵得到应收账款全排列集合以及实收账款全排列集合;基于应收账款全排列集合以及实收账款全排列集合中的元素依次进行遍历比对,得到比对一致的元素对;根据元素对以及对应的全排列矩阵列向量对未被核销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进行核销。本申请解决了机构间客户交易应收与实收账款普遍存在的对账匹配难的痛点。的对账匹配难的痛点。的对账匹配难的痛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收账款与实收账款的核销方法及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应收账款与实收账款的核销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B2B对公支付结算领域,收款方通常将产生的多笔账单分别发送给付款方,而付款方可能不会按照各笔账单分别付款,而是将多笔账单对应的金额通过一笔或者无明确对应关系的多笔汇款操作完成支付;对于长期存在合作的双方,付款方可能采用定期汇款的方式进行款项支付,而付款方实际支付的金额可能与应付金额不一致;对于具有多种业务或具有多个子公司的集团公司而言,通常存在多个业务或多个子公司共用同一个付款账号进行代付的现象。
[0003]对于收款方而言,以上情况提升了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的对账难度。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备注填写唯一标识码的方式进行应收、实收账款的匹配,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账的工作量,但需要付款方配合完成,且这种方式的局限性较大,仅适用于在账单单笔、批量录入指定附言的情况。
[0004]现有技术大多需要依赖人工进行账款核销,效率低、易出错,导致应收账款较难核对,从而拉长回款周期,不利于企业资金周转,同时也对财务做账提出了较大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应收账款与实收账款的核销方法,包括:
[0006]根据待核销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分别生成对应的应收账款集合和实收账款集合,并基于所述应收账款集合以及所述实收账款集合中的元素进行遍历比对核销;
[0007]判断遍历比对核销后是否存在未被核销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若是,则根据所述未被核销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以及预设的全排列矩阵得到应收账款全排列集合以及实收账款全排列集合;
[0008]基于所述应收账款全排列集合以及实收账款全排列集合中的元素依次进行遍历比对,得到比对一致的元素对,所述元素对均包括一个应收账款全排列集合元素和一个与所述应收账款全排列集合元素一致的实收账款全排列集合元素;
[0009]根据所述元素对以及对应的全排列矩阵列向量对所述未被核销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进行核销。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应收账款集合以及所述实收账款集合中的元素进行遍历比对核销,包括:
[0011]将所述应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应收账款与所述实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实收账款依次进行一对一比对核销、一对多比对核销以及多对多比对核销。
[0012]在一实施例中,将所述应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应收账款与所述实收账款集合中的各
实收账款进行一对一比对核销,包括:
[0013]将所述应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元素分别与所述实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元素进行比对;
[0014]将比对一致的应收账款集合元素和实收账款集合元素对应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成对删除。
[0015]在一实施例中,将所述应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应收账款与所述实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实收账款进行一对多比对核销,包括:
[0016]基于一对一比对核销后未被核销的第一剩余应收账款和第一剩余实收账款分别生成第一剩余应收账款集合、第一剩余实收账款集合、第一剩余应收账款累加集合以及第一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剩余应收账款集合中的元素为第一剩余应收账款,第一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元素为第一剩余实收账款,第一剩余应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第i个元素为第一剩余应收账款集合的第1至i个元素之和,第一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第j个元素为第一剩余实收账款集合的第1至j个元素之和,i、j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0017]将所述第一剩余应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元素分别与所述第一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各元素依次进行比对,并将比对一致的第一剩余应收账款集合元素、第一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元素及其对应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成对删除,并同步更新所述第一剩余实收账款集合和所述第一剩余应收账款累加集合;
[0018]将最新的第一剩余实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元素分别与最新的第一剩余应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各元素依次进行比对,并将比对一致的第一剩余实收账款集合元素和第一剩余应收账款累加集合元素及其对应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成对删除。
[0019]在一实施例中,将所述应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应收账款与所述实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实收账款进行多对多比对核销,包括:
[0020]基于一对多比对核销后仍未被核销的第二剩余应收账款和第二剩余实收账款分别生成第二剩余应收账款集合、第二剩余实收账款集合、第二剩余应收账款累加集合以及第二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剩余应收账款集合中的元素为第二剩余应收账款,第二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元素为第二剩余实收账款,第二剩余应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第i
”’
个元素为第二剩余应收账款集合的第1至i
”’
个元素之和,第二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第j
”’
个元素为第二剩余实收账款集合的第1至j
”’
个元素之和,i
”’
、j
”’
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0021]将所述第二剩余应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各元素分别与所述第二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各元素依次进行比对,并将比对一致的第二剩余应收账款累加集合元素和第二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元素对应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成对删除。
[00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全排列矩阵包括应收账款全排列矩阵和实收账款全排列矩阵;
[0023]所述根据所述未被核销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以及预设的全排列矩阵得到应收账款全排列集合以及实收账款全排列集合,包括:
[0024]对所述未被核销的应收账款按照账单结束时间进行升序排序,得到第三剩余应收账款集合,以及对所述未被核销的实收账款按照收款时间进行升序排序,得到第三剩余实收账款集合;
[0025]将所述第三剩余应收账款集合与所述应收账款全排列矩阵进行叉乘运算得到应收账款全排列集合;
[0026]将所述第三剩余实收账款集合与所述实收账款全排列矩阵进行叉乘运算得到实收账款全排列集合。
[002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应收账款全排列集合以及实收账款全排列集合中的元素依次进行遍历比对之前,还包括:
[0028]获取所述第三剩余应收账款集合中各元素对应的应收账款权重集合以及所述第三剩余实收账款集合中各元素对应的实收账款权重集合;
[0029]将所述应收账款权重集合与所述应收账款全排列矩阵进行叉乘运算得到应收账款权重全排列集合;
[0030]将所述实收账款权重集合与所述实收账款全排列矩阵进行叉乘运算得到实收账款权重全排列集合;
[0031]基于所述应收账款权重全排列集合中各元素的大小调整所述应收账款权重集合中对应元素的位置;
[0032]基于所述实收账款权重全排列集合中各元素的大小调整所述实收账款权重集合中对应元素的位置。
[003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元素对以及对应的全排列矩阵列向量对所述未被核销的应收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收账款与实收账款的核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待核销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分别生成对应的应收账款集合和实收账款集合,并基于所述应收账款集合以及所述实收账款集合中的元素进行遍历比对核销;判断遍历比对核销后是否存在未被核销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若是,则根据所述未被核销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以及预设的全排列矩阵得到应收账款全排列集合以及实收账款全排列集合;基于所述应收账款全排列集合以及实收账款全排列集合中的元素依次进行遍历比对,得到比对一致的元素对,所述元素对均包括一个应收账款全排列集合元素和一个与所述应收账款全排列集合元素一致的实收账款全排列集合元素;根据所述元素对以及对应的全排列矩阵列向量对所述未被核销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进行核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收账款与实收账款的核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应收账款集合以及所述实收账款集合中的元素进行遍历比对核销,包括:将所述应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应收账款与所述实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实收账款依次进行一对一比对核销、一对多比对核销以及多对多比对核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收账款与实收账款的核销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应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应收账款与所述实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实收账款进行一对一比对核销,包括:将所述应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元素分别与所述实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元素进行比对;将比对一致的应收账款集合元素和实收账款集合元素对应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成对删除。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收账款与实收账款的核销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应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应收账款与所述实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实收账款进行一对多比对核销,包括:基于一对一比对核销后未被核销的第一剩余应收账款和第一剩余实收账款分别生成第一剩余应收账款集合、第一剩余实收账款集合、第一剩余应收账款累加集合以及第一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其中,所述第一剩余应收账款集合中的元素为第一剩余应收账款,第一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元素为第一剩余实收账款,第一剩余应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第i个元素为第一剩余应收账款集合的第1至i个元素之和,第一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第j个元素为第一剩余实收账款集合的第1至j个元素之和,i、j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将所述第一剩余应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元素分别与所述第一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各元素依次进行比对,并将比对一致的第一剩余应收账款集合元素、第一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元素及其对应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成对删除,并同步更新所述第一剩余实收账款集合和所述第一剩余应收账款累加集合;将最新的第一剩余实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元素分别与最新的第一剩余应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各元素依次进行比对,并将比对一致的第一剩余实收账款集合元素和第一剩余应收账款累加集合元素及其对应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成对删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收账款与实收账款的核销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应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应收账款与所述实收账款集合中的各实收账款进行多对多比对核销,包括:基于一对多比对核销后仍未被核销的第二剩余应收账款和第二剩余实收账款分别生
成第二剩余应收账款集合、第二剩余实收账款集合、第二剩余应收账款累加集合以及第二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剩余应收账款集合中的元素为第二剩余应收账款,第二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元素为第二剩余实收账款,第二剩余应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第i
”’
个元素为第二剩余应收账款集合的第1至i
”’
个元素之和,第二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第j
”’
个元素为第二剩余实收账款集合的第1至j
”’
个元素之和,i
”’
、j
”’
均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将所述第二剩余应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各元素分别与所述第二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中的各元素依次进行比对,并将比对一致的第二剩余应收账款累加集合元素和第二剩余实收账款累加集合元素对应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成对删除。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收账款与实收账款的核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排列矩阵包括应收账款全排列矩阵和实收账款全排列矩阵;所述根据所述未被核销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以及预设的全排列矩阵得到应收账款全排列集合以及实收账款全排列集合,包括:对所述未被核销的应收账款按照账单结束时间进行升序排序,得到第三剩余应收账款集合,以及对所述未被核销的实收账款按照收款时间进行升序排序,得到第三剩余实收账款集合;将所述第三剩余应收账款集合与所述应收账款全排列矩阵进行叉乘运算得到应收账款全排列集合;将所述第三剩余实收账款集合与所述实收账款全排列矩阵进行叉乘运算得到实收账款全排列集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收账款与实收账款的核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应收账款全排列集合以及实收账款全排列集合中的元素依次进行遍历比对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三剩余应收账款集合中各元素对应的应收账款权重集合以及所述第三剩余实收账款集合中各元素对应的实收账款权重集合;将所述应收账款权重集合与所述应收账款全排列矩阵进行叉乘运算得到应收账款权重全排列集合;将所述实收账款权重集合与所述实收账款全排列矩阵进行叉乘运算得到实收账款权重全排列集合;基于所述应收账款权重全排列集合中各元素的大小调整所述应收账款权重集合中对应元素的位置;基于所述实收账款权重全排列集合中各元素的大小调整所述实收账款权重集合中对应元素的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收账款与实收账款的核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元素对以及对应的全排列矩阵列向量对所述未被核销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进行核销,包括:获取所述元素对中应收账款全排列集合元素对应的第一全排列矩阵列向量,以及所述元素对中实收账款全排列集合元素对应的第二全排列矩阵列向量;根据所述第一全排列矩阵列向量的1元素确定对应的未被核销的应收账款并删除,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全排列矩阵列向量的1元素确定对应的未被核销的实收账款并删除。
9.一种应收账款与实收账款的核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比对核销模块,用于根据待核销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分别生成对应的应收账款集合和实收账款集合,并基于所述应收账款集合以及所述实收账款集合中的元素进行遍历比对核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遍历比对核销后是否存在未被核销的应收账款和实收账款;全排列模块,用于若遍历比对核销后存在未被核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启辰王淼孙毅周毅周妍姚葳郭海林周珠玲邬敏郑哲明赵磊陈福生杨荃淞施嘉焜邹阳施勇周瑶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