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锚定件、植入物、经导管心脏修复系统及其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锚定件、植入物、经导管心脏修复系统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是常见的心脏疾病。近年来,通过微创介入的方式治疗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其中,针对由瓣环扩张、心室扩大等因素导致的继发性二尖瓣反流或三尖瓣反流,瓣环成形术是一种有效的介入修复术式:在二尖瓣瓣环或三尖瓣瓣环上植入若干通过缝线串联的锚钉,并借助缝线来缩小锚钉之间的间距以缩小患者瓣环尺寸,从而达到减轻血液反流的目的。
[0003]现有技术中,锚钉通常为螺旋钉,螺旋钉上设置供缝线等线形件穿过的穿线结构。由于螺旋钉需要通过旋转的方式锚入瓣环组织,容易出现线形件缠绕锚钉的情况,阻碍相邻锚钉之间间距的调节,进而引发手术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锚定件。所述锚定件用于锚入目标组织,包括连接部、锚定部及穿线部。所述锚定部包括至少一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的锚定支杆;所述锚定支杆被配置为能够由其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定件,用于锚入目标组织,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锚定部及穿线部;所述锚定部包括至少一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的锚定支杆;所述锚定支杆被配置为能够由其收缩状态自膨至其扩张状态;相较所述收缩状态,所述扩张状态下的所述锚定支杆的至少部分区段在所述锚定件的径向上发生扩张;所述穿线部包括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位于所述连接部之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状态下,所述锚定支杆的邻近其末端的区段自所述锚定支杆的在所述径向上的最外侧部位在所述径向上向内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支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及第三区段,所述第一区段连接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三区段邻近所述末端;所述扩张状态下,所述第一区段至少沿所述锚定件的轴向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区段至少在所述径向上向外延伸,所述第三区段自所述锚定支杆的所述最外侧部位在所述径向上向内延伸。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支杆的第三区段自所述锚定支杆的所述最外侧部位在轴向上向上延伸的同时在所述径向上向内延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支杆还包括过渡连接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三区段的承接区段,所述扩张状态下,所述承接区段由在所述径向上向外延伸翻转至在所述径向上向内延伸,所述锚定支杆的所述最外侧部位位于所述承接区段上。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段的形状为直线形或曲线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支杆的末端呈尖锐状。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三区段之间的夹角或者所述第二区段上各部位的切线与所述第三区段上各部位的切线之间的夹角的角度范围为[30
°
,60
°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状态下,所述锚定部大体呈船锚状,包括多个在所述锚定件的周向上均布的所述锚定支杆。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状态下,所述锚定部大体呈笼状,包括多个在所述锚定件的周向上均布的所述锚定支杆、以及多个在所述周向上均布的骨架杆;自所述连接部起,所述骨架杆先沿所述锚定件的轴向向下同时沿所述径向逐渐向外延伸,再过渡转变至沿所述轴向向下同时沿所述径向逐渐向内延伸;一所述锚定支杆对应凸设于一所述骨架杆上。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杆上设有容置槽;所述收缩状态下,所述锚定支杆可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在所述周向上均布的辅助锚定支杆;所述扩张状态下,一所述辅助锚定支杆对应凸设于一所述骨架杆上,所述辅助锚定支杆于所述骨架杆未设置所述锚定支杆的一侧先沿所述轴向向下同时沿所述径向向内延伸,再翻转至沿所述轴向向上同时沿所述径向向外延伸。13.如权利要求1
‑
12任一项所述的锚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支杆的截面形状呈矩形或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兵,冯沅,张庭超,郭荣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