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电池温度精准估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电池光纤传感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电池温度精准估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池储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对储能电站中电池储能技术越来越重视。储能电池不管是状态估计还是故障预警都离不开储能电池信号数据。在储能电站电池信号的采集中,电信号的采集已经非常成熟且较为精确,但是温度信号的采集则受到了挑战。目前常用的温度测量设备有热电偶、热敏电阻、红外热成像等。然而,热敏电阻和热电偶等电类温度传感器在对储能电池测量时,需要进行绝缘封装,且每个温度测量点都要占用单独的信息通道,长期使用时金属测量探头易氧化,因而电类温度传感器不适于大规模的储能电池模组的测量。
[0003]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温度测量设备
‑‑‑‑‑
光纤温度传感器以其体积小、质量轻、抗电磁干扰,天然绝缘以及易复用组网等优点,受到了储能电池采样的关注。借由FBG传感器测量电池组的温度值,不仅可以为状态估计提供准确的温度参数,还可以为热失控等预警提供更标准的温度指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电池温度精准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采集光纤温度传感器不同温度值下对应的第一波长偏移量,构建第一样本集;S2:基于FCM算法建立第一模型,设置迭代终止的条件变化值,利用第一样本集对所述第一模型进行训练,通过反复迭代,获得温度变化与第一波长偏移量的线性关系;S3: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采集电池监测数据和对应的第二波长偏移量,所述电池监测数据至少包括电池SOC值和循环次数,构建第二样本集;S4:基于EMD算法建立第二模型,设置迭代终止的条件变化值,利用第二样本集对所述第二模型进行训练,通过反复迭代,获得电池监测数据变化与第二波长偏移量的非线性关系;S5:对步骤S2获得的温度变化与第一波长偏移量的线性关系和步骤S4获得的电池监测数据变化与第二波长偏移量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叠加,生成温度测量值和波长偏移量的校准关系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电池温度精准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基于FCM算法设计的目标函数如下式所示:约束条件如下:其中,N是输入样本的个数,P是集群中心矩阵,U是隶属函数矩阵,u
ij
为样本j属于第i类的隶属度,c为聚类数目,m为模糊指数,x
j
为样本值,c
i
为聚类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电池温度精准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对FCM模型进行优化,得到迭代公式,具体包括隶属函数矩阵公式和聚类中心矩阵公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电池温度精准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隶属函数矩阵公式为:其中,t为迭代次数,d
ij
为样本x
j
到聚类中心c
i
的距离,d
kj
为样本x
j
到聚类中心c
k
的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电池温度精准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类中心矩阵公式为:
其中,c
i
为聚类中心,u
ij
为样本j属于第i类的隶属度x
j
为样本值。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光纤传感的电池温度精准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复迭代的具体步骤包括:S2.1:设置迭代终止的条件变化值,随机生成初始聚类中心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毅,周琦,高磊,袁晓冬,袁宇波,李鹏,孔祥平,王晨清,易文飞,林金娇,张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