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9918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正极材料包括第一粒子,包括三元材料和存在于三元材料表面的快离子导体层;惰性层,存在于第一粒子的表面,惰性层存在露出第一粒子的表面的空隙。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正极材料的界面稳定性,避免锰等金属离子的溶出以及产气等现象,同时兼顾提高三元材料的离子电导率等性能,进而提高电池的循环等性能。进而提高电池的循环等性能。进而提高电池的循环等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三元材料作为正极材料,其能够满足锂离子电池的长寿命和低温放电等性能要求,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然而,三元材料普遍存在着界面稳定性差等问题,容易发生锰等金属离子溶出、以及产气等现象(例如三元材料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导致的产气等现象),同时三元材料还存在着离子和电子电导率差等问题,这些问题不利于其作为正极材料的功能发挥,影响电池的循环性等性能。
[0003]因此,如何提高三元材料的界面稳定性,避免发生锰等金属离子溶出、以及产气等现象,同时兼顾提高三元材料的离子和电子电导率等性能,提高电池的循环性等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能够提高正极材料的界面稳定性,避免锰等金属离子的溶出以及产气等现象,同时兼顾提高三元材料的离子电导率等性能,进而提高电池的循环性等性能,有效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粒子,包括三元材料和存在于所述三元材料表面的快离子导体层;惰性层,存在于所述第一粒子的表面,所述惰性层存在露出所述第一粒子的表面的空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快离子导体层均匀包覆于所述三元材料的表面,所述惰性层存在于所述快离子导体层的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快离子导体层的厚度为5nm

3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快离子导体层包括快离子导体,所述快离子导体包含W、B、F、P、Ti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快离子导体包括钨酸锂、硼酸锂、氟化锂、磷酸锂、钛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粒子的表面存在所述惰性层的区域的面积为所述第一粒子的表面面积的1

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第一粒子的表面为基准,所述惰性层的高度为a,0<a≤100nm。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层包括多个分散在所述第一粒子的表面的凸起部。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层包括惰性氧化物,所述惰性氧化物包含V、Al、Ce、Zr、Mg、Y、Sr、Nb、Mo、Sb、Ta、Ge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元材料包括镍钴锰三元材料和/或镍钴铝三元材料。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的通式为Li
x
Ni
y
Co
z
M
c
E
d
Q
f
O
g
,其中,0.9≦x≦1.1,0.6≦y≦1,0≦z≦0.4,0<c≤0.2,0<d≤0.02,0<f≤0.02,g满足所述Li
x
Ni
y
Co
z
M
c
E
d
Q
f
O
g
的正负化合价为0,M包括Mn和/或Al,E包括W、B、F、P、Ti中的一种或多种,Q包括V、Al、Ce、Zr、Mg、Y、S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国征于建王尊志袁徐俊戚洪亮孟祥鹤罗帅杨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