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及其防回液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9114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及其防回液控制方法,该系统中储液罐出口端的第一路经第一单向阀与节流装置的入口端相连,第二路经制冷剂泵与节流装置的入口端相连;节流装置的出口端经蒸发器与气液分离弯管的入口端相连,三通管的入口端和第一出口端沿气液分离弯管的出口端方向设置,气液分离弯管的出口端经三通管的入口端和第一出口端与第二单向阀的入口端相连;三通管的第二出口端位于气液分离弯管的内侧,且与存液管的入口端相连;存液管的出口端经液体阻力管与压缩机的入口端相连;冷凝器入口端的第一路与第二单向阀的出口端相连,第二路与压缩机的出口端相连;冷凝器的出口端与储液罐的入口端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泵模式下压缩机带液的问题。缩机带液的问题。缩机带液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系统及其防回液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氟泵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及其防回液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变频氟泵空调是为了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践行绿色数据中心发展使命,解决广大客户对高能效产品的诉求而专门开发的新一代变频产品。该产品在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时,利用室外自然冷源,启动泵模式,利用制冷剂泵使室内和室外冷媒循环,达到冷量输送的目的,在夏季室外温度较高时启动压缩机模式,由于制冷剂泵消耗的功率较压缩机消耗的功率要低很多,所以该产品可以起到很好的节能的目的。但是此产品在运行泵模式的过程中,压缩机容易带液,这样泵模式切换压缩机模式的时候,就可能造成压缩机带液启动,造成压缩机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相关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缺陷:在运行泵模式的过程中,压缩机容易带液,这样泵模式切换压缩机模式的时候,就可能造成压缩机带液启动,造成压缩机的损坏,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及其防回液控制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罐(1)、第一单向阀(2)、制冷剂泵(3)、节流装置(4)、蒸发器(5)、压缩机(6)、第二单向阀(7)、冷凝器(8)以及防回液管路(9);所述防回液管路(9)包括利用离心力分离气液冷媒的气液分离弯管、三通管、用于暂存液态冷媒的存液管以及用于防止液态冷媒流动至所述压缩机(6)的液体阻力管;所述储液罐(1)出口端的第一路经所述第一单向阀(2)与所述节流装置(4)的入口端相连接,第二路经所述制冷剂泵(3)与所述节流装置(4)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节流装置(4)的出口端经所述蒸发器(5)与所述气液分离弯管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三通管的入口端和第一出口端沿所述气液分离弯管的出口端方向设置,所述气液分离弯管的出口端经所述三通管的入口端和第一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7)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三通管的第二出口端位于所述气液分离弯管的内侧,且与所述存液管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存液管的出口端经所述液体阻力管与所述压缩机(6)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冷凝器(8)入口端的第一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7)的出口端相连接,第二路与所述压缩机(6)的出口端相连接;所述冷凝器(8)的出口端与所述储液罐(1)的入口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弯管为L形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液管为弯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液管为U形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阻力管为沿重力方向设置的直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蒸发器(5)出口端的温度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凯旋曹维兵曹会龙欧阳超波柳学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艾特网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