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实时增减材制造的柱塞泵配流盘优化制造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柱塞泵的优化设计与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实时增减材制造的柱塞泵配流盘优化制造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柱塞泵的结构优化长期以来一直是产业界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随着仿真技术的发展,通过仿真计算的方法对柱塞泵的结构进行优化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基于仿真软件的优化过程往往缺乏实验的验证过程。此外,对优化结果的验证通常无法与仿真环节进行实时的联动,优化结果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缺乏验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柱塞泵结构优化环节仿真计算与实验测试相对脱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实时增减材制造的柱塞泵配流盘优化制造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对优化环节中,仿真计算优化与实验测试的实时联动与数据交互,同时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思路,通过对增减材制造技术的应用,简化柱塞泵优化结构再制造的环节,提升优化制造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基于实时增减材制造的柱塞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实时增减材制造的柱塞泵配流盘优化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材制造中心(3)、减材制造中心(4)、多自由度机械手(5)、压力流量特性测试中心(6)、高性能计算平台(7)、云平台(8)、数据网关(9)、振动传感器(10)、噪声传感器(11)、压力传感器(12)、流量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4)、驱动电机(15)、柱塞泵安装台架(16);由模块化转子组件(1)和模块化端盖组件(2)同轴连接组成的被试泵安装在所述柱塞泵安装台架(16)上,所述驱动电机(15)也安装在所述柱塞泵安装台架(16)上,用于与被试泵连接;所述压力流量特性测试中心(6)通过油管与被试泵连接,油管上安装所述压力传感器(12)、流量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4),用于对被试泵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评估;所述振动传感器(10)安装在模块化端盖组件(2)上,所述噪声传感器(11)安装被试泵周围;所述多自由度机械手(5)用于搬运模块化端盖组件(2)到所述增材制造中心(3)和减材制造中心(4);所述增材制造中心(3)和减材制造中心(4)分别通过增材或减材实现阻尼槽结构的实时优化修正;所述高性能计算平台(7)与所述压力流量特性测试中心(6)、压力传感器(12)、流量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4)、驱动电机(15)、增材制造中心(3)、减材制造中心(4)、多自由度机械手(5)电连接,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将整个优化制造系统检测的数据传输至阻尼槽的优化设计模型,实现对阻尼槽结构的在线优化设计;所述云平台(8)通过所述数据网关(9)与所述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海波,洪昊岑,王柏村,王承震,白洁,徐楠,张威,杨华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