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饰线轨道对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07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饰线轨道对接机构,第一对接底座与第二对接底座的下表面设有调节地脚,第一、二对接底座上均通过压块固定设有第一轨道单体与第二轨道单体,第一轨道单体的首端与第二轨道单体的尾端间隔对接,在第一对接底座上设有对接限位机构,在第二对接底座上固定设有对接轨道,在第一轨道单体尾端位置设有旋转台机构,旋转台机构上设有可与第一轨道单体的尾端以及对接轨道的尾端实现对接的旋转对接轨道,在第二轨道单体首端位置设有固定直道装置,固定直道装置上设有与第二轨道单体的首端对接的固定直道轨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内饰线对接机构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现场安装时只需稍做调整就可完全实现对接,便于维护与维修,便于施行自动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饰线轨道对接机构,属于输送机械

技术介绍
随着输送机械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工件在输送过程中的自动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内饰线中工件在由旋转台改变工件输送方向的输送过程中轨道对接需要准确、可靠,对接时便于施行自动控制,对接各方向的尺寸便于调整。目前对接机构多采用导杆插销式定位,使用滚轮导向,其定位自锁性和导向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线性滑轨向,凹形半圆柱面与导轮定位的对接机构。 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内饰线轨道对接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对接底座与第二对接底座,第一对接底座与第二对接底座的下表面均设有调节地脚,第一对接底座与第二对接底座上均通过压块固定设有第一轨道单体与第二轨道单体,第一轨道单体的首端与第二轨道单体的尾端间隔对接,在第一对接底座上设有对接限位机构,在第二对接底座上固定设有对接轨道,在第一轨道单体尾端位置设有旋转台机构,旋转台机构上设有可与第一轨道单体的尾端以及对接轨道的尾端实现对接的旋转对接轨道,在第二轨道单体首端位置设有固定直道装置,固定直道装置上设有与第二轨道单体的首端对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饰线轨道对接机构,其特征是: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对接底座(1)与第二对接底座(13),第一对接底座(1)与第二对接底座(13)的下表面均设有调节地脚(17),第一对接底座(1)与第二对接底座(13)上均通过压块(4)固定设有第一轨道单体(2)与第二轨道单体(3),第一轨道单体(2)的首端与第二轨道单体(3)的尾端间隔对接,在第一对接底座(1)上设有对接限位机构,在第二对接底座(13)上固定设有对接轨道(14),在第一轨道单体(2)尾端位置设有旋转台机构(19),旋转台机构(19)上设有可与第一轨道单体(2)的尾端以及对接轨道(14)的尾端实现对接的旋转对接轨道(12),在第二轨道单体(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雷张元兴唐中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