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避雷器电阻片缺陷监测方法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892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避雷器电阻片缺陷监测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内容:确定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吸能避雷器每组吸能避雷器的最大并联柱数;基于每组吸能避雷器的最大并联柱数,得到满足预设经济技术条件的实际并联柱数和监测CT精度要求;基于确定的实际并联柱数对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吸能避雷器进行分组,并在各组布置监测CT,对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吸能避雷器中电阻片的缺陷进行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组监测的方式,优化监测CT的配置,减少CT的配置数量,有效测量固定部分的不均匀系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领域。域。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避雷器电阻片缺陷监测方法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避雷器电阻片缺陷监测方法和系统,特别是一种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中吸能避雷器固定部分电阻片缺陷监测方法和系统,属于高压直流输电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中国的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常规直流输电系统因具备距离远、容量大、损耗低的特点,被广泛应用。直流输电工程送端换流站通常建设资源丰富,电网薄弱的地区,当直流系统受端发生换相失败或直流故障闭锁后,会引起送端换流站交流母线暂态过电压。为降低过电压,往往采用限制直流系统的输送功率的方式,不利于发挥大直流能源通道的作用。采用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可以有效限制高压直流工程送端过电压水平,提高直流工程输送功率。
[0003]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采用氧化锌避雷器作为吸能装置,该避雷器由固定部分和可控部分串联组成,为了达到控制交流系统过电压的目的,通常由多柱避雷器并联而成。然而,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的固定部分避雷器每次吸收能量后,电阻片容易出现缺陷,应对其状态进行监测,以确保下次吸能过程中能可靠动作。常规方式中,每柱避雷器均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避雷器电阻片缺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确定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每组吸能避雷器的最大并联柱数;基于每组吸能避雷器的最大并联柱数,得到满足预设要求的实际并联柱数和监测CT精度要求;基于确定的实际并联柱数对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吸能避雷器进行分组,并在各组布置监测CT,对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的每组吸能避雷器中电阻片的缺陷进行监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避雷器电阻片缺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每组吸能避雷器的最大并联柱数,包括:确定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吸能避雷器固定部分健全状态下单柱的不均匀系数;确定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吸能避雷器固定部分出现一个矮片后,该单柱的不均匀系数,作为矮片状态下的最小不均匀系数;基于健全状态下单柱的不均匀系数和矮片状态下的最小不均匀系数,计算得到每组吸能避雷器的最大并联柱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避雷器电阻片缺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吸能避雷器固定部分健全状态下单柱的不均匀系数以及矮片状态下的最小不均匀系数通过试验确定。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避雷器电阻片缺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吸能避雷器的最大并联柱数的计算公式为:β*n<(n

1)*1+α其中,α和β分别为矮片状态下的最小不均匀系数和健全状态下单柱的不均匀系数;n为每组吸能避雷器的最大并联柱数,且n取整数。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自恢复消能装置避雷器电阻片缺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组吸能避雷器的最大并联柱数,得到满足预设条件的实际并联柱数和监测CT精度要求,包括:基于每组吸能避雷器的最大并联柱数,计算得到当前并联柱数所对应的监测CT的精度要求;判断当前监测CT的精度要求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不满足则按照预设步长降低每组吸能避雷器的并联柱数并返回上一步骤,直至得到满足预设条件的实际并联柱数及其对应的监测CT精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商安李明申笑林吴方劼季一鸣王尧玄王玲王奥王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