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尖形袖窿落肩袖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8866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服装制版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尖形袖窿落肩袖的设计方法。其通过直接将前肩斜线延长得到第一延长段、并在第一延长段上截取第一袖长,可以使得第一袖长和前肩斜线共线,同理,得到的第二袖长与后肩斜线共线,避免了现有方案中肩斜线和袖长线不共线的现象发生,同时,通过直接在衣身袖窿上设计落肩袖山弧线,避免了现有方案中袖子和衣身在缝合后的袖身结合部出现重叠(阴影部分)的现象发生,以使成衣后的圆形袖窿更加美观。以使成衣后的圆形袖窿更加美观。以使成衣后的圆形袖窿更加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尖形袖窿落肩袖的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设计制版
,具体涉及一种尖形袖窿落肩袖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落肩袖服装是近几年流行的时尚袖型,其由于落肩袖服装的简约大气之美,既有包容性,又有活动的舒适性,受到广大人们的喜爱。
[0003]落肩袖服装的袖窿的形状分为圆形、方形和尖形等。在设计尖形袖窿落肩袖时,其步骤为:如附图1所示,设计人体腰节以上部分的衣身框架;依据衣身框架设计出前尖形袖窿弧线ADO、后尖形袖窿弧线BEO,随后完成落肩设计,如附图2所示,在衣身框架中找出前肩斜线、后肩斜线并进行延长处理,确定落肩量后,在延长后的前肩斜线和后肩斜线上分别将前袖窿弧线AD、前袖窿斜线DO、后袖窿弧线BE、后袖窿斜线EO和侧缝线进行平移得到前袖窿弧线A

D

、前袖窿斜线D

O

、后袖窿弧线B

E

、后袖窿斜线E

O

和侧缝线(由虚线变为实线的部分);如图3所示,依次设计袖山高、袖肥线、前袖山斜线A”O”、后袖山斜线B”O”、前袖山弧线A”D”和后袖山弧线B”E”,并结合图2后,令袖窿弧线D

A

和前袖山弧线A”D”等长、袖窿弧线D

O

和前袖山斜线A”O”等长、袖窿弧线B

E

和后袖山弧线B”E”等长、袖窿弧线E

O

和后袖山斜线B”O”等长;如图4所示,设计袖子的长度;最后,完成尖形袖窿落肩袖的设计。
[0004]但是,由于现有方案在将A

点和A”点吻合、D

点和D”点吻合、B

点和B”点吻合、E

点和E”点吻合后,如图5所示,会看出成衣后的肩斜线和袖长线不共线、以及袖子和衣身在缝合后的袖身结合部出现重叠(阴影部分),导致成衣后的尖形袖窿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由于成衣后的肩斜线和袖长线不共线、以及袖子和衣身在缝合后的袖身结合部出现重叠(阴影部分),导致成衣后的尖形袖窿不美观。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尖形袖窿落肩袖的设计方法,包括:
[0007]步骤S1:设计人体腰节以上部分的衣身框架;
[0008]步骤S2:完成落肩设计;
[0009]步骤S3:取出前衣片,延长前衣片的前肩斜线并得到第一延长段,并在第一延长段上截取第一袖长,过前衣片上的第一袖窿拐点作与第一延长段相垂直的第一垂线,作过第一切点作前袖山底斜线,前袖山底斜线与第二前袖窿底斜线等长,前袖山底斜线和第一垂线在远离第一延长段的一侧具有第一交点,过第一交点作与第一延长段相平行的第一平行线,在第一平行线上截取第一袖内长,得到前袖片;
[0010]步骤S4:取出后衣片,延长后衣片的后肩斜线并得到第二延长段,并在第二延长段上截取第二袖长,过后衣片上的第二袖窿拐点作与第二延长段相垂直的第二垂线,作过第二切点作后袖山底斜线,后袖山底斜线与第二后袖窿底斜线等长,后袖山底斜线和第二垂线在远离第二延长段的一侧具有第二交点,过第二交点作与第二延长段相平行的第二平行
线,在第二平行线上截取第二袖内长,得到后袖片;
[0011]步骤S5:将前袖片与后袖片缝合。
[0012]可选地,上述的尖形袖窿落肩袖的设计方法,所述步骤S2包括:
[0013]步骤S21:确定第一落肩和第二落肩;
[0014]步骤S22:在衣身框架上取出前衣片,作前肩斜线的第三延长段,将第二胸宽线、第二前袖窿弧线、第一前袖窿底斜线和第二侧缝线沿着第三延长段平移,平移量与第一落肩相等;
[0015]步骤S23:在衣身框架上取出后衣片,作后肩斜线的第四延长段,将第二背宽线、第二后袖窿弧线、第一后袖窿底斜线和第四侧缝线沿着第四延长段平移,平移量与第一落肩相等。
[0016]可选地,上述的尖形袖窿落肩袖的设计方法,
[0017]在所述步骤S22中,第二胸宽线和第二前袖窿弧线沿着延长线平移得到第一胸宽线和第一前袖窿弧线,第一胸宽线和第一前袖窿弧线相切得到所述第一切点。
[0018]可选地,上述的尖形袖窿落肩袖的设计方法,
[0019]在所述步骤S23中,第二背宽线和第二后袖窿弧线沿着延长线平移得到第一背宽线和第一后袖窿弧线,第一背宽线和第一后袖窿弧线相切得到所述第二切点。
[0020]可选地,上述的尖形袖窿落肩袖的设计方法,
[0021]所述步骤S22中的第一前袖窿底斜线的长度与所述步骤S3中的前袖山底斜线的长度相等。
[0022]可选地,上述的尖形袖窿落肩袖的设计方法,
[0023]所述步骤S23中的第一后袖窿底斜线的长度与所述步骤S4中的后袖山底斜线的长度相等。
[0024]可选地,上述的尖形袖窿落肩袖的设计方法,
[0025]所述步骤S21中的所述第一落肩的长度和所述第二落肩的长度相等。
[0026]可选地,上述的尖形袖窿落肩袖的设计方法,
[0027]所述步骤S3中的第一袖长的长度和所述步骤S4中的第二袖长的长度相等。
[0028]可选地,上述的尖形袖窿落肩袖的设计方法,
[0029]所述步骤S3中的第一袖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袖内长的长度。
[0030]可选地,上述的尖形袖窿落肩袖的设计方法,
[0031]所述步骤S4中的第二袖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袖内长的长度。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尖形袖窿落肩袖的设计方法,其包括:步骤S1:设计人体腰节以上部分的衣身框架;步骤S2:完成落肩设计;步骤S3:取出前衣片,延长前衣片的前肩斜线并得到第一延长段,并在第一延长段115上截取第一袖长,过前衣片上的第一袖窿拐点作与第一延长段相垂直的第一垂线,作过第一切点作前袖山底斜线,前袖山底斜线与第二前袖窿底斜线等长,前袖山底斜线和第一垂线在远离第一延长段的一侧具有第一交点,过第一交点作与第一延长段相平行的第一平行线,在第一平行线上截取第一袖内长,得到前袖片;步骤S4:取出后衣片,延长后衣片的后肩斜线并得到第二延长段,并在第二延长段上截取第二袖长,过后衣片上的第二袖窿拐点作与第二延长段相垂直的第二垂线,作过第二切点作后袖
山底斜线,后袖山底斜线与第二后袖窿底斜线等长,后袖山底斜线和第二垂线在远离第二延长段的一侧具有第二交点,过第二交点作与第二延长段相平行的第二平行线,在第二平行线上截取第二袖内长,得到后袖片;
[0034]步骤S5:将前袖片与后袖片缝合。。
[0035]此尖形袖窿落肩袖的设计方法,通过直接将前肩斜线延长得到第一延长段、并在第一延长段上截取第一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尖形袖窿落肩袖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设计人体腰节以上部分的衣身框架;步骤S2:完成落肩设计;步骤S3:取出前衣片,延长前衣片的前肩斜线(101)并得到第一延长段(115),并在第一延长段(115)上截取第一袖长(102),过前衣片上的第一袖窿拐点(M)作与第一延长段(115)相垂直的第一垂线(103),作过第一切点(K)作前袖山底斜线(106),前袖山底斜线(106)与第二前袖窿底斜线(113)等长,前袖山底斜线(106)和第一垂线(103)在远离第一延长段(103)的一侧具有第一交点(P),过第一交点(P)作与第一延长段(115)相平行的第一平行线(116),在第一平行线(116)上截取第一袖内长(114),得到前袖片(1);步骤S4:取出后衣片,延长后衣片的后肩斜线(201)并得到第二延长段(215),并在第二延长段(215)上截取第二袖长(202),过后衣片上的第二袖窿拐点(N)作与第二延长段(215)相垂直的第二垂线(203),作过第二切点(L)作后袖山底斜线(206),后袖山底斜线(206)与第二后袖窿底斜线(213)等长,后袖山底斜线(206)和第二垂线(201)在远离第二延长段(215)的一侧具有第二交点(Q),过第二交点(Q)作与第二延长段(215)相平行的第二平行线(216),在第二平行线(216)上截取第二袖内长(214),得到后袖片(2);步骤S5:将前袖片(1)与后袖片(2)缝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尖形袖窿落肩袖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步骤S21:确定第一落肩(31)和第二落肩(32);步骤S22:在衣身框架上取出前衣片,作前肩斜线(101)的第三延长段(217),将第二胸宽线(108)、第二前袖窿弧线(109)、第一前袖窿底斜线(111)和第二侧缝线(112)沿着第三延长段(217)平移,平移量与第一落肩(31)相等;步骤S23:在衣身框架上取出后衣片,作后肩斜线(201)的第四延长段(2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从相闵悦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服装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