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制板互联型子卡供电自适应匹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79881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制板互联型子卡供电自适应匹配方法,属于数字电路技术领域。其包括使用至少一子卡与载板互联接插件引脚用于互联指示端口,使用至少一子卡与载板互联接插件引脚用于载板为子卡供电端口,使用至少一子卡与载板互联接插件引脚用于载板上对应子卡供电的二次电源的供电设置端口;子卡通过子卡与载板的互联引脚供电设置端口设置为子卡供电的二次电源的输出电压值;载板接收到互联指示端口信号,使能为子卡供电的二次电源;载板为子卡供电的二次电源接收到使能信号后,依据子卡设置的输出电压值,为子卡进行供电。本发明专利技术较传统识别方法更加灵活,通用性更强,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载板对子卡的兼容性。进一步提升了载板对子卡的兼容性。进一步提升了载板对子卡的兼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印制板互联型子卡供电自适应匹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字电路
,具体是指一种印制板互联型子卡供电自适应匹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印制板互联接口作为一种拓展接口形式,可实现子卡与载板间大数据带宽的通信,其中处理和复杂逻辑可放置在尺寸较大的载板上,一些需要进行拓展的功能模块位于尺寸较小的子卡上,改善了通信系统功能模块的互换性和系统配置的灵活性。较小尺寸的子卡可放置的功能芯片数量有限,为了在子卡内放置更多的功能芯片,通常会将子卡内功能芯片的供电放置在载板上,由载板为子板提供固定电压输出。由于功能芯片的供电电压不同,采用载板为子板提供固定电压输出的方法,仅能适配使用供电电压相同的功能芯片的子卡,载板的适配范围较为狭窄。随着新型功能芯片的不断推出,子卡对使用不同供电电压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若载板可以依据子板的供电需求为子卡提供自适应电压输出,则载板对子卡的适配范围将更加广泛。
[0003]现有的自适应供电方法包括通过开关控制切换、通过变压器切换、通过电压检测器及控制电路切换等方式。其中通过开关控制切换主要针对供电电压种类确定的条件,且如果针对不同电压值的切换,需要在供电前进行明确,不适用于子卡与载板间互联后自适应切换的应用场合。通过变压器切换的方式通常情况下变压器尺寸较大,且该方式通常用于针对同一种电压的冗余供电,不是用于子卡对多种电压需求的应用场合。通过电压检测器及控制电路切换方式需要在子卡上增加额外的检测电路,该检测电路会占据部分子卡电路空间,不适用于尺寸较小的子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载板适配范围狭窄的缺陷,提出一种印制板互联型子卡供电自适应匹配方法,该方法将二次电源放置在载板上为子板供电,使用子卡与载板间连接器部分引脚作为反馈信号,该反馈信号一是用于子卡与载板间互联指示,一是用于设置载板上二次电源输出电压。当子卡未插入载板,载板的二次电源不使能;当子卡插入载板后,载板上的二次电源使能,同时载板上的二次电源依据子卡反馈引脚预先设定的电压值,输出对应的子卡供电电压。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印制板互联型子卡供电自适应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使用至少一子卡与载板互联接插件引脚用于互联指示端口,使用至少一子卡与载板互联接插件引脚用于载板为子卡供电端口,使用至少一子卡与载板互联接插件引脚用于载板上对应子卡供电的二次电源的供电设置端口;
[0008]步骤2,子卡与载板互联后,子卡通过子卡与载板的互联引脚供电设置端口设置为子卡供电的二次电源的输出电压值;
[0009]步骤3,子卡与载板互联后,载板接收到互联指示端口信号,使能为子卡供电的二次电源;
[0010]步骤4,载板为子卡供电的二次电源接收到使能信号后,依据子卡设置的输出电压值,为子卡进行供电。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互联指示用于指示子卡是否与载板互联,子卡未与载板互联时,互联引脚悬空,用以指示子卡与载板未连接;子卡与载板互联后,互联引脚偏置为高电平或低电平,用以指示子卡与载板已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子卡供电引脚数量依据互联接插件引脚的过流能力及二次电源提供的驱动能力确定。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用于设置载板上对应子卡供电的二次电源的输出的反馈引脚,在子卡上使用但不限于上拉偏置、分压偏置、下拉偏置的方法,具体的偏置方法依据载板所使用的二次电源的芯片手册进行设置。
[001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子板与载板间互联引脚作为互联指示端口、供电设置端口、子卡供电端口,以互联指示引脚作为载板为子板供电的二次电源使能,以供电设置引脚配置载板为子板供电的二次电源的输出电压,在不引入额外功能电路条件下,可使载板依据子卡的供电需求通过供电引脚为子卡供电,因此使用本专利所述方法后进一步提升了载板对子卡的兼容性。
[0016]2、本专利技术通用性强,易于工程实现,可使载板依据子卡的供电需求提供对应供电电压。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供电自适应匹配原理框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子卡与载板互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20]一种印制板互联型子卡供电自适应匹配方法,该法用于印制板互联型子卡自适应供电。该方法在不引入额外功能电路条件下,可使载板依据子卡的供电需求通过供电引脚为子卡自适应供电。实现方法如下:
[0021]如图1所示,
[0022]步骤1,定义连接器引脚S1

1、M1

1为互联指示引脚,定义连接器引脚S1

2、M1

2为子卡供电引脚,定义连接器引脚S1

3、M1

3为供电设置引脚;
[0023]步骤2,将子卡与载板进行互联设置,完成互联指示网络,即连接子卡S1

1至载板M1

1,连接载板M1

1至电平转换电路输入C1

1,连接C1

2至二次电源供电使能端P1

1;
[0024]步骤3,将子卡与载板进行互联设置,完成子卡供电网络,即连接子卡S1

2至载板M1

2,连接载板M1

2至二次电源供电输出端P1

2;
[0025]步骤4,将子卡与载板进行互联设置,完成供电设置网络,即连接子卡S1

2至载板M1

2,连接载板M1

2至二次电源输出电压配置端P1

3;
[0026]步骤5,子卡插入载板后,二次电源P1输出电压配置端口P1

3识别子卡S1

3引脚指示的供电设置参数,并依据供电设置参数完成对二次电源P1输出电压的设置;
[0027]步骤6,子卡插入载板后,二次电源P1供电使能端口P1

1识别子卡S1

1引脚指示的子卡与载板的互联指示,启动二次电源P1;
[0028]步骤7,子卡插入载板后,二次电源P1依据子卡设置的输出电压,在接收到供电使能信号后,通过P1

2输出子卡供电至S1

2,为子卡提供工作电压;
[0029]步骤8,子卡在接收到其设置的供电电压后,开始配合载板正常工作。
[0030]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子板与载板间互联引脚作为互联指示端口、供电设置端口、子卡供电端口,以互联指示引脚作为载板为子板供电的二次电源使能,以供电设置引脚配置载板为子板供电的二次电源的输出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印制板互联型子卡供电自适应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使用至少一子卡与载板互联接插件引脚用于互联指示端口,使用至少一子卡与载板互联接插件引脚用于载板为子卡供电端口,使用至少一子卡与载板互联接插件引脚用于载板上对应子卡供电的二次电源的供电设置端口;步骤2,子卡与载板互联,子卡通过子卡与载板的互联引脚供电设置端口设置为子卡供电的二次电源的输出电压值;步骤3,子卡与载板互联后,载板接收到互联指示端口信号,使能为子卡供电的二次电源;步骤4,载板为子卡供电的二次电源接收到使能信号后,依据子卡设置的输出电压值,为子卡进行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制板互联型子卡供电自适应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建王锡志赵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